岑素靜
當前,重視小學古詩文教學,不僅是語文新課標改革在全球化、國際化上追求教育民族化、本國化的一種措施選擇,同時也是弘揚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捍衛中國母語主權、促進學生個體生命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表現。學生通過誦讀經典去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增強文化底蘊,提升語文素養,也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誦讀古詩文也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新資源。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誦讀興趣
古詩詞的教學離不開學生興趣的培養。我們知道古詩詞的意境是很深刻的,學生在初學過程中,很難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而產生枯燥、乏味的想法。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古詩詞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受罪。如何讓學生被經典古詩文所吸引,真正做到“樂讀”“美讀”呢?我精心設計了許多活潑有趣的活動形式,引領孩子們在玩中、在樂中誦讀經典,如安排好誦讀的時間,每天利用課前3分鐘的學習時間,開始是集體讀,讀的形式很多,有領讀,引讀,接龍讀,師生配讀,男女生對讀,方法靈活多變。實踐證明,“多樣誦讀”可以大大激發誦讀興趣,從而親近并熱愛母語,景仰祖國悠久文化。后來因為學生記憶的快慢拉開了距離,我又用獎勵的辦法,凡是背誦下來一首詩的,我就獎他一朵小紅花,最后看誰的小紅花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誦讀經典之星。在這種積極的鼓勵之下,學生們的背誦熱情一天天增長。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班級涌現出大批的經典誦讀之星。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講解。比如,創設情境法的使用。在學《游子吟》的時候,開課我就先跟同學們說,最疼愛你們的人是誰?當你自己離開她的時候你會想念她嗎?想念的時候又是怎么做的呢?學生在自主說的同時,注意力自然而然的會進入到課文中。
二、感悟古詩詞意境,提升學生的素養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接觸到各個時代、各個主題的古詩詞,不同的古詩詞所表達的意境也不同,它蘊含著詩人不一樣的人文情懷。小學生由于知識基礎的局限性,背古詩詞容易,但要真正走進作品所表達的意境,體會作品的內涵,并與作者產生共鳴,對小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所以,教學中我就利用多媒體巧插圖畫讓學生感悟詩歌意境,把古詩教學的著眼點放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上,從而引導學生真切地去感受詩人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直觀地理解詩意,體會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細細品味和感悟古詩詞中的人文精神,從而真正讓學生的情感與古詩詞融為一體。
如教學古詩《題西林壁》時,詩中涉及的許多事物是學生未曾見過的,教學時如果僅靠課本中那僅有的插圖,是很難喚起學生的感覺的,尤其學生從未看過廬山,感悟詩意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再現廬山“真面目”,把學生帶進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真實情景中,是解決古詩重點難點的關鍵,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于是,我在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時,從網絡上搜集了許多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廬山美景,選擇若干個相互連接、前后呼應的鏡頭,運用多媒體,使廬山遠景、近景、全景交替出現,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圖像。課堂上,我輕點鼠標,學生便從屏幕上看到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景象,再加上課件上山澗潺潺的的水聲,青山綠水的美景,這一切都震撼著每個學生的心靈,刺激著他們的視覺、聽覺。這樣,學生在欣賞了廬山美景的同時,也從整體上初步領會了圖中所描繪的景色和詩句的聯系,激起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學生在這些聲像的感染下,能自主地深情地朗讀詩文,體味感受詩中美的景色,美的語言,容易與作者發生情感共鳴,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
三、反復誦讀,增強古詩誦讀語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強調了誦讀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誦讀尤為重要。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能初步感知詩詞的意境,增強語感,拓展思維能力。古詩詞具有節奏感、有韻律,讀起來會比較容易上口,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加強誦讀方法的指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對詩中的生字詞、節奏、基調等進行逐一指導,如教師范讀,或采用多媒體播放標準朗讀音頻等,讓學生讀準詩中每個字詞的音,分清朗讀時的輕重音,指導學生明確全詩的情感基調。另一方面,教師要重視誦讀質量的檢測,隨時掌握學生的誦讀情況。學生掌握古詩的誦讀方法后,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變的檢查形式進行科學的檢測,如對學生進行分組朗誦,或者單獨挑選幾個學生對古詩進行通篇誦讀,主要是對古詩的字詞誦讀是否正確,音調、節奏是否和諧等進行檢查,并采取適當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糾正不足之處,同時激勵學生發揮良好的表現。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春曉》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古詩的標準朗讀音頻,學生跟著音頻小聲讀,掌握多音字“覺”在詩中的讀音為“jué”,并在詩句中生“曉、眠、啼”標上拼音,引導學生根據錄音對詩句進行斷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最后全班學生模仿古人讀詩時的動作、表情自由誦讀。通過反復吟誦,學生增強了誦讀的語感,引發了對古詩情境的想象,從而體驗詩人的感受,品味詩詞的意境。
古詩文誦讀,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性地再現作品,還原生活,拉近與古人的距離,與之氣息相通,與之心靈相融,從而為課堂教學注入更為濃烈的人文色彩,對于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