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耀
小學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基礎知識、語言積累、語感的應用,語文能力的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語文素養還包括對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
第一,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素養的語感結合,豐富了語感。
語感就是對祖國語言的敏感程度,能迅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對文字的分析、理解、體會的過程。小學生表象材料不豐富,教師的講解難以讓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內涵,運用信息技術則可以迅速培養語感,實現語文素養教學中字詞形象化,把抽象變具體。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教學漢字,我們可以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形象直觀教學就是根據漢字造型、偏旁結構、漢字讀音等,對漢字進行形象直觀的講解,從而讓小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在網絡上搜尋圖片,讓小學生體會文字與實物的相似性,讓小學生根據這些圖片進行聯想,讓漢字更加容易的被理解。要讓小學生廣泛閱讀,要加強誦讀,包括背誦。誦讀使他們形成一定的語言反應機制,在背誦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經歷了審美體驗,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利用信息技術,運用教學資源,讀想結合,培養語感。朗讀課文,想象描寫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把課文內容進行配樂朗讀,學生聽說讀寫的結合,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語音、語調、節奏、重音、停頓方面反復練習,豐富了小學生的語感。
第二,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素養教學內容互相結合,實現小學語文素養教學生動化。
信息技術小學階段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操作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以達到為自身提供終身學習條件的目的。而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其人文性和工具性決定了它最終的教學目的,就是學會運用所學會的語文知識、語文技能,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為自已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目標上,信息技術提出,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課標中也提出,培養學生初步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實施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兩門課程的部分內容進行結合。
興趣對小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興趣是小學生們的直接動力,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在課堂教育中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讓小學生們愛上語文并樂于學習語文。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中巧妙的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課堂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并且有利于鞏固小學生們所學的知識,語文素養教學會生動化。
第三,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素養合作探究的結合,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
“合作探究、完成任務”是一種建立在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首先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隱含在單個的任務中,然后讓小學生以分組完成任務的方式領會學習的核心內容。此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根據教學目標和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把總目標進行分解,把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任務落實到具體的幾個項目上,小學生通過對這些項目完成任務要求的實踐和探索,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根據小學生的興趣,自由組合,形成協作小組,選擇學習主題。探究性學習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體性。所以當一大堆問題提出來以后,為了提高探究活動的效率,應該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來展開學習。這樣既能保證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可以研究到,保護了小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小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為了能讓小學生憑自己的興趣,自由組合成協作小組開展“專題”的探究活動。教師就要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小學生,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使小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小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有了一個非常全面的了解。信息技術的介入,使小學生由無奈的聽授,以記憶為主的個體行為的被動地位轉變為個性化的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充分表現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分工合作,資源共享。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小學生學習有計劃,有目標,善于思考。
第四,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素養材料的搜集和處理互相結合,突出了小學語文素養的效果。
提高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現代社會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已成為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資源。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的增加,教育資源極大豐富,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通暢廣泛,正確引導小學生提高搜集和處理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的真偽、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作為小學生課堂應用的基礎能力。這樣就能使學生開闊眼界,豐富眼球,增加知識。因此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獲取、搜集、處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搜集和處理信息,最簡單的說就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通過閱讀、交際、溝通、上網檢索等有效手段,在去粗取精的基礎上獲取跟課文有關的所有信息。讓小學生感受到了上網搜集資料的優越性:方便、快捷、圖文并茂、資料豐富。提高信息的獲取主要有這樣幾個過程:確定信息來源、選擇最佳信息來源;檢索信息來源、在信息來源中查找信息。這一步需要教師的引導,尤其是對一些信息能力較弱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幫助。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是提高小學生處理信息能力的關鍵。
我們需要訓練的是引導小學生根據信息任務和信息來源判斷現有的信息資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條理地整理出來。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素養材料搜索和處理相結合,突出了小學語文素養的效果。教學中就能夠實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效果,提高小學生理解課文能力的效果,增強閱讀能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