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禮
當今是一個信息時代,今天的小學生做為新世紀的未來接班人,他們對信息收集,處理能力直接關系個人與民族的發展。當前,各級各類學校都開設有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小學而言,一周一次的信息技術課正處于一個啟蒙階段。如何讓這極短的四十分鐘發揮出高效,是當前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致力探討的課題。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時代發展特點的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學”的主動性,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的作用體現在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最有效地進行學習,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從小就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使他們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養。那么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精心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每節課我都注意選擇好的導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學“電腦繪畫”,我通過電腦演示幾幅本校學生的精美電腦繪畫作品導入,在學生一片贊嘆聲中,我趁機插入:“同學們,這些圖畫都是我校學生通過電腦畫出來的。畫出它們其實也不難,只要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也能畫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庇袝r我又以游戲導入,如教學“指法”這一內容,我演示一個叫做“機器貓”的指法練習游戲,同學們在感受“緊張”氣氛的同時,興趣大增,一個個躍躍欲試,這為講授新課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學以致用,寓教于樂
學習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與意識。要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所學的為自己的需要而服務。因此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學以致用。首先,教學內容的制定要與學生的應用相結合。在教學時,制定的教學內容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例如,初期學習鍵盤,認識鍵盤,通過字母游戲進行訓練;鼠標的練習,可通過“畫圖”來訓練,學生可以利用它來設計賀片,送給他人;“WORD”文字操作,可以讓學生利用它寫作文、寫信、制作表格;“錄音機”,學生可以利用它放自已喜歡的樂曲,學英語。這樣,在課堂上學的都能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都能服務于現實生活,都是學生所需要的,學生學起來就會有興趣,樂于學。其次,在應用中練習,鞏固知識。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是為了應用,有了應用的可能,應用的需求,才會來強化鞏固自己的知識。這說明在計算機課堂上,設計練習時還要注重實用性。
三、大膽放手,激發創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努力嘗試,營造積極探索,具有創造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強調在課堂上,只要敢于嘗試,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學生制作幻燈片時,同學面對功能強大的“Powerpoint”軟件,無從下手。模仿較多,創新較少,制作出來的演示文稿,沒有新意。這時,可仔細觀察學生作品中的特殊地方,讓同學發表意見,接著大家一起試一試。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的思路就開闊了,也愿意動手嘗試了。學生們不僅認識到了動手操作、手腦結合的重要,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淡化了失敗的感覺,體會到了大膽嘗試就會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激活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培養了創新意識。課堂上,要努力探索創造性學習新途徑。例如,在平時教學中,鼓勵學生不以老師和同學所做的作為標準,強調自己的作品要與眾不同;同時注意學生的作品,讓其進行展覽,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就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另外,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參與創新。這樣逐漸幫助學生樹立了創新意識。
四、合作學習,培養能力
學生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應當以啟發引導為主,以輔導為副。“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毙W生好奇心強,持久性差。課堂上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會感到厭煩,打不開思路。所以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當多考慮小學生的特點,應當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即師生合作,學生之間合作。課堂上,學生有問題可以與老師交流,尋求幫助;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體現合作。比如剛學習鼠標操作時,通過游戲軟件的操作,大家的合作幫助,很快掌握鼠標的操作。在課堂上,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注意他們的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可采用問答、游戲、比賽等形式參與學習活動。高年級學生可進行作品展示操作速度等進行活動。全體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生們都參與到教學中,既學會了知識,又得到自我展現。
五、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隨著高科技產業的突飛猛進和信息技術的普及,電腦開始走進了家庭,這樣就使部分小電腦愛好者掌握了一些相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學生個體間也存在差異。根據這些情況,我在班級授課的基礎上做了適當調整,按照不同學生的情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因材施教,進行分層次教學。具體做法是先分析教材,對內容進行整合,把知識分塊,將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若干小組,通過教學網“分組教學”的功能對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對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給難一點的知識,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從簡單的指法、鼠標的使用方法教起,只要學生完成基本任務就算完成了教學要求,這樣肯定了絕大多數同學的成績,使他們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給部分學生留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完成所要達到的擴展任務,并且進行互相激勵。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總之,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要全面考慮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要。努力創造條件,以積極參與、學以致用為本,激發興趣、合作學習、大膽創新為手段,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大膽探究,合作學習,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