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才媛
《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整理復習課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把整理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理清知識系統,彌補之前學習知識的不足;練習落到實處,及時引導矯正。
小學六年級數學整理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發展、綜合應用的重任,而整理復習課的效果,與教師如何運用策略組織好學生進行整理復習有很大的關系。可是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把小學數學六年級整理復習課,變成舊知識的簡單再現和機械重復,搞面面俱到和題海戰術。結果是學生寫得“累+乏味”,教師改得“煩惱+疲憊”。那么,如何上好小學數學六年級整理復習課?小學六年級數學整理復習有哪些策略?
一、建構知識網絡
(一)建構知識網絡的必要性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階段的各知識點在教學中往往是分冊分散出現的,這些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年級的上升而逐漸加深,知識點環環相扣,而學生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遺忘,就會出現“掉鏈子”,數學知識是日積月累的,這時必須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和再現。因此通過復習把分散的知識加以整理、概括,使零散無序的知識變得有序、系統,使所學知識的系統化,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從而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達到提高、升華的目標。
(二)教師更新觀念,把復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1.找準師生各自位置
《新課標》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發展為本”, 教師不再是數學復習課中的“專制者”“講學者”和“評判者”,而是整理復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過去我們的復習課都是由教師包辦代替學生歸納、整理,雖然也完成了對知識的系統化,但學生僅僅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在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和能力發展方面收效微乎其微。因此教師要改變落后的觀念,精確定位,做好學生整理復習過程中的伙伴與朋友。不要把整理復習當作學生知識的回憶和鞏固的過程,而是要把整理復習作為引導學生自主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的過程,要讓學生通過復習得到不同發展的過程。
2.讓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成功快樂
這個過程顯然要求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或通過小組合作去完成,引導學生自主整理,構建知識網絡,使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有新的認識和提高,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3.明確要求,當好“導演”,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復習
對于這樣的學習過程,教師必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由于受到小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對于學生所要整理的知識內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而且提出的學習要求要明確,以便學生能更好地進行整理。二是教師在學生整理時,應適當給予一些幫助,不能全盤放手。
二、精講多練,合作探究
(一)整理復習≠題海練習,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做到精練
整理復習離不開必要的練習,但不能搞題海戰術,這樣只能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效果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生的練習。教師要以《新課標》為綱,以教師用書的建議和借鑒歷年考卷來綜合分析考點,明確復習目標、重難點,制定周密的復習計劃和復習導學案。練習設計要選擇有針對性、典型性、啟發性和系統性的問題,設計基礎題,如“2017年,南寧市市戶籍人口約有2869100人。這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 )萬人,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是( )萬人。”夯實基礎知識;設計對比題,如“①一根繩子長8米,截去3/4 ,還剩多少米?②一根繩子長8米,截去3/4米,還剩多少米?”;設計判斷題、改錯題,讓學生當“小法官”,幫助學生對知識的溝通與辨析;設計綜合題、發展題,讓學生闖關,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使學生通過練習不斷受到啟發,并在練習中進一步形成知識結構。復習課教學應該充分體現“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練為主”的原則,切實提高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效率,鞏固學生已掌握的數學知識。
(二)合作探究,查漏補缺
不可否認,練習查漏補缺是復習課的一個重要內容。很多學生在總復習的梳理知識時,進行了一次查漏補缺,但因為每個學生基礎不一樣,認知水平肯定存在著差異,這時通過練習,讓學生知道自己哪方面知識沒有掌握,通過同桌和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在小組或全班共同交流,集思廣益,也許在其他同學的提醒下提問的學生就想起來了,如此通過合作探究進行查漏補缺,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完善認知。因而,復習需要關注學生主體積極投入狀態下的個性化查缺與完善,鼓勵學生人手一本“總復習錯題訂正本”,對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記錄,靈活運用訂正本,經常翻閱分析,力爭錯誤不再重犯。集中補“缺”,“亡羊補牢”,真正提高復習效率。
(三)有針對性地精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復習不等于做試卷,我們要精講多練。教師如何“精講”呢?不少老師復習就是“練——評——再練——再評”地循環,對學生做過的試卷不加分析,每張試卷都是每題都要講,不講不放心,毫無針對性,效率自然低。
沒有問題產生條件下的學習只能是“接受式學習”,因此在復習課上首先應使學生產生問題,在思考中上課,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
總之,小學數學六年級總復習課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把總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建構知識系統,彌補之前學習知識的不足;練習落到實處,及時“亡羊補牢”。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良好學習習慣和態度的養成,讓數學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生學習數學的活動中的起綜合作用,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