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艷
和諧是心智的交流,心靈的滋養,靈性的啟迪。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因此,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必須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探討研究中來,讓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們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從語文中獲得情趣、獲得素養、獲得生活的樂趣,體驗學習的魅力 。
一、熱愛學生,融洽氣氛
第一,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發號施令。師生之間沒有人格的尊卑、貴賤之分。例如,當一個學生有缺點或出現過失時,教師對其進行幫助、教育以至嚴肅的批評,都是必要的,但必須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才能為學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只能引起學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師生間就會出現一道鴻溝。
第二,教師要由衷地信任學生。信任學生是一種特殊的尊重,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學生往往從教師的信任和期待中體驗到人的尊嚴,激勵自己不斷進取。而無端猜測則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事實上,教師把學生當什么樣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
第三,尊重學生,平等信任,后進學生更需要教師給予他們純真的愛。他們渴望得到同學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和信任。教師善意的一言一笑,都能產生極佳的心理效應。反之,一旦他們發現有人輕視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時,就會產生“敵意”,妄自菲薄。
二、交流合作,活躍思維
(一)合作學習,主動思考
傳統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產生疑問時,教師往往不考慮學生產生疑問的原因,更沒有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而是將答案和盤托出或作一廂情愿的講解。學生只有聽的份,沒有經歷思考、探究的學習過程,只能成為知識的“接收器”。這樣的師生關系,不但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更談不上學生的發展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師生互動,共同發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好伙伴,只有讓每個學生主動思考、合作探究,才能激發學生質疑的積極性,才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使師生得以共同發展。
(三)交流溝通,加深了解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一些微笑,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課下要多些關心和多些談話,和學生們多聊一些關于他們的生活、興趣以及其他功課的學習等各方面的話題。彼此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更利于師生雙方對彼此的了解。從而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啟發。
三、創設情境,豐富課堂
(一)豐富語言,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一堂生動的語文課,一定是師生共同感悟文本內容,共同走進文本所提供的情境中去,所以語文教師的語言必須豐生動而有色彩,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能夠把學生的發散思維集中起來,讓學生在你有聲有色的描繪中展開想象。因此,語文教師要廣采博聞與教材有關的童話、故事、格言、警句、成語、典故、詩詞等,按照教學需求把它們引入課堂,調動自如,以活躍氣氛,拓展思維,獲得知識。教師在授課中,還可以根據教學進程,根據學生的情緒反映,穿插一些幽默性的話語,真正達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境界。
(二)借助多媒體,愉悅學生身心
多媒體的使用使學生對文本的解體更走趨于立體化現實感,適時的運用多媒體,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并與老師密切地配合,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讀《鄧稼先》時,可以播放神六、神七的發射圖片、視頻,插播歌曲《精忠報國》《我的中國心》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有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鄧稼先的愛國精神、奉獻精神。
四、優化評價,全面發展
(一)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傳統的對學生評價的模式只是對學生的課業學習情況通過考試分數來評價,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品質的評價,評價方式呆板,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打擊了許多學生的積極性。而新課改要求在評價學生時,不是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質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要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評價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評價方式科學、優化、客觀、多元,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
(二)及時評價,給予學習的信心
語文課程標準上對評價的建議是:“應充分發揮語文課評價的多重功能,恰當的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評價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認可,能給學生以學習語文的信心與勇氣。所以,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面帶微笑,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靈活多變的評價。
和諧,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線條與色彩搭配巧奪天工;如同一首歌曲,音韻與旋律融合醉人心緒;更如一處風景,高山與流水依傍相映成趣。和諧能夠衍生出巨大的能量,它產生美,產生動力,產生最佳效益。一個和諧的集體必然是堅如鋼鐵磐石、作戰無往而不勝的團隊,它的每一個成員都會呈現出積極的精神狀態,迸發出無限的熱情,有著對成功積極追求的熱切渴望。總之,農村學校語文教師與學生之間必須注重和諧關系的創建,這是農村語文教師的迫切任務與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