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曼
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學習氛圍不濃厚的現象,使老師感到很頭疼,特別是調皮的孩子,課堂上不認真聽課,精力不集中,思想在課堂以外。因為孩子覺得世界是神奇的。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讓學生的心思在課堂上,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正確簡明、通俗易懂的解答,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教師應做好以下環節的工作。
探究方式分合作探究和自學探究兩大形式,而探究方式分為生生合作探究、小組探究、大班集體探究三種方式,生生探究指的是同桌之間發揮知識的優勢,就相關問題相互啟發,互相研討,然后相互交流下探究的結果,達到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小組合作探究是利用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闊、各抒己見的特點,獲得清楚的概念、準確的結論能夠使同學之間團結互助,合作配合的精神更加緊密,更有利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三是大班集體探究,老師抓住中心議題或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各自發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教師在采用此種方式要注意控制好課堂紀律,掌握好力度,否則很容易造成該課堂的教學失敗,而學生自學探究是學中有探、探中有學,指的是邊學邊探中自行解決問題,對一些不理解和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拿到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去解決問題。在掌握上述幾種學習方法還遠遠不夠的,還得鍛煉學生的探究意志。
學生的探究意志不是天生所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為培養他們的探究意志,教師在適當的環境中,鼓勵學生勇于敢同任務中的困難作斗爭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一些難度大的任務之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同時我們教師必須在豐富學生知識經驗發展學生思維水平上下功夫,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感及提高他們的社會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探究意志,我們可以利用學校教學環節中的出現一些生活現象,讓那些學生感到好奇,卻有無法理解的事例,教師應讓學生參加的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去體驗生活、掌握知識、鍛煉意志,同時培養求知的興趣。怎樣培養學的是探究精神呢?首先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不同的教育模式,即結構式的探究、指導式的探究,自由型的探究幾學習環節的緊密相扣的方式,特別是結構式的探究,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調查研究的問題,解決問題時所用的方法和材料,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概括,發現某種聯系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去尋找穩定答案,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指導式和自由式的探究都以學生為環節,教師只是從中起到輔助性的作用,不管何種方式,教師都應以熱情的態度去面對學生的探究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知識的增長,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創造探究的環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發展把我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分段在課堂探究的過程中,還因為教師的指導不當,或準備不足,會產生一些課堂上的問題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偏差等現象,因此我們教師對待這部分采用寬容、欣賞、指導的態度來解說,把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及時有效的激勵教育,但一度的寬容也是不行的,怎樣才能做到表揚和批評相結合的激勵教育方式呢?
表揚學生有助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與教師情感之間增強,學生會再各個方面加倍努力,特別是學習上,以引起教師的注意和重視,以提高班級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我們教師對于那些處于環境不利的學生,要注意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對他們每一個成功的地方,教師要及時的表揚他們,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對于他們的缺點進行批評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師此時應冷靜下去,思考是否與自己的教學方法有關,如果與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關,就應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的學習,如果是學生本人的問題,那么教師須進行無言的批評,如眼神的暗示,動作的暗示,講話的聲音變化來提示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這種無聲的批評教育,既達到課堂教學的繼續進行下去,順利的完成當堂教學,又對這部分的人格的尊重,他們會在內心深處感覺老師,沒有讓他們在同學面前失去“面子”等思想,不會讓其他學生因為自己的問題而讓同伴們疏遠自己。當然這些方式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課堂教學之中巧妙地采用幽默的批評教育是更為有效的,可以給學生講述身邊的真實的事例來加強其教育,觸及他們的靈魂,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當然,批評教育之后,我們還有后續工作的繼續不能間斷,否者我們前面的工作就會前功盡棄,因為這部分學生的問題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是與其家庭環境及其家庭教育有關,很難意識的激勵教育就能改變過來的,因此,我們在進行批評教育之后,應適當的去安撫一下學生,與學生談心,從談話中去關心學生,使學生能把老師當朋友,愉快的接受老師的批評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