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松
上學期我們學校安裝了全校全覆蓋的網絡使用空間,每個教室都有無線信號,同時學校也在每個教室內為每個學生提供了IPAD,目的是輔助課堂教學。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無處不在,終于挺進了日常教學環節。
硬件條件都具備了,可是一個擺在我們一線教師的問題又出現了:怎么合理有效的使用網絡為日常教學服務?如何避免學生在使用中脫離教學內容去玩游戲、看視頻、聊天等。可以說作為有15年教學經驗的我而言,還是有很多的顧慮與擔憂,但時代在變革,教育也在變革之中,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畢竟有它的優勢,就看我們教師如何去把握了。下定決心之后,經過我們美術備課組的集體商討,最終我們美術學科確定了新的學習方式:網絡環境下美術學科混合式學習。
網絡環境下混合式學習與傳統的課堂相比有哪些優點呢?
1.符合初中生學習特點
以我教的這屆初一學生為例,學生活潑、好動、易興奮、課堂專注學習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混合式學習方式,既有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又有網絡任務驅動輔助;即用到了美術教材的內容、又包含網絡知識的最新消息,這種混合式學習能讓孩子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學習選擇。在學習模式的選擇上更加多樣,學生不斷被啟發,課堂更加豐富,學生通過聽、看、借助于網絡的學與實踐,一節課充實而有層次,適合初中生心理生理的學習要求。甚至于小學不喜歡美術的學生,通過混合式學習方式的學習,表現出對美術極大的興趣,原來美術課還可以這樣學、這樣做。
2.在教學中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打開美術教材,除了單純的圖片、文字,課堂練習、學習建議等,再無其他美術內容。教材中既無多媒體演示,也沒有技法的動態視頻,這讓學生閱讀起來,會有一種跟其他文化課教材一樣的心理閱讀感受。現在的傳統媒體,比如《大眾攝影》雜志,在每個專欄都有一個二維碼,用微信掃描之后就可以看到這張照片的動態講解以及后期處理視頻,這種學習形式能讓學習更直觀、高效。于是,我們也創立了延慶三中美術公眾號。公眾號的成立讓我們學生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都可以觀看教學課件、教材拓展、在線視頻以及更多形式的美術作品。
3.將教學內容以任務驅動方式向學生展開,避免教師一言堂
對于一線美術教師而言,一節課45分鐘,既要講,還要練,最后還要點評分析。如何設計教學環節?如何設計每個環節的時間?給學生畫畫的時間夠不夠?老師得講多長時間能將重難點突破而不影響學生畫畫的時間?這些問題經常在日常備課中花費我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和設計。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展開,借助網絡資源,能更加高效的突破重難點。這樣,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教師不用再一味的講,學生不能自己學懂的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設計課堂網絡學習任務,時間上分配更加自由。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自如,主動探究目的性會更加明確。教師掌握好時間節點,到每個小組中去,跟學生一起觀察、分析、探究,幫助學生“圖像識讀”“文化理解”,提高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同時也能督促學生、檢查學生學習的狀態,避免學生利用PAID玩游戲、聊天等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4.拓展了教學的寬度和深度
美術核心素養里面強調要幫助學生提高“美術表現”“創意實踐”的能力。那如何提高呢?現有教材的編寫是在2013年完成的,而5年的時間,許許多多有趣的美術表現、有趣的創意實踐并沒有出現在教材中。這種情形下,混合式學習方式的出現就有效彌補了這個教材短板。打開互聯網,各種教學視頻、美術技法、創意實踐層出不窮,即豐富了學生的眼界,同時也幫助教師拓展了教學的寬度和深度。教師備課時,可以設計這樣的環節,控制好時間,突破教材的局限性,讓學生的學習內容緊跟時代的步伐,培養出適合這個時代的美術人才。
5.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生實際獲得感
比如在美術練習環節,一個教師要同時對應40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輔導,如何高效輔導呢?美術練習的時間假如是25分鐘,這40位學生每人的繪畫水平不同該如何分配給每個人的時間呢?如果平均分配,每個學生甚至連30秒都不到,教師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做什么呢?凡此種種,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以讓一個老師變成40位老師,一對一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習效果會高效很多。多媒體資源可以是教師自己課前制作的微課、動畫演示、PPT分步演示等,也可是在網上教師找到的跟自己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由于每年的教學內容都基本相同,這樣一旦我們制作出每節課的教學多媒體資料,以后我們再使用時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使用了。同時,教師之間、學校之間、區級之間也可以分享這種教學資源。
6.加強師生互動行為
為了落實核心素養根本要求,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構建智慧生態課堂。日常教學中,我依托延慶三中智慧課堂云平臺和延慶三中美術公眾號,推進做好網絡環境下混合式學習的教學工作。在后臺,學生會把自己在美術課以外畫的作品分享給我,也會留言征得老師的點評。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老師都可以進行有針對的指導。這樣,大大加強了美術老師只有在美術課上才可以跟學生互動的局限性,在公眾號和云平臺的留言,極大的加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探討美術技法、美術知識等等,讓美術持續學習成為可能。
使用網絡環境下美術學科混合式學習方式這半年,我們的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普遍提高,對美術技法的掌握更加多樣,課堂的練習梯度也更加豐富,學生實際獲得感加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如果進入一線課堂,課堂會迎來混合式學習方式的更大變革。教師的經驗變得更加重要、技法的學習會變得更加容易,對一線教師的網絡應用水平會提出更多的要求,而培養出的學生也會更加符合整個時代的培養要求,讓我們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