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蔓
一、引言
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主要針對小學生美術繪畫等方面的發展,從整體上提高素養,以學生發展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美術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小學美術教學更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美術教學,教師只是注重教材與美術基本技能上的教學,忽視了美術對促進學生成長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從而造成了美術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改變這種現狀,教師需要從教學的方式、教學的內容以及對待學生的態度上面著手,打破傳統美術教學枯燥的課堂氣氛,增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以往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教師占主導地位,這與美術教學的方式以及教師的個人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凸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嚴重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也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教師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從而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鼓勵,鼓勵學生敢于表現自己,學生通過自我表達、課堂問答、課堂討論等方式能夠提高對內容思考的能力,積極主動地對美術知識進行思考,從而很自然地融入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比如在學習《瓢蟲的花衣裳》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講解之前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講講心目中瓢蟲身上的花紋都是什么樣子的,隨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播放瓢蟲的相關圖片和食品,讓學生對瓢蟲身上的花紋進行初步的了解。學生通過圖片和視頻的觀看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對瓢蟲身上花紋的想象,從而在畫作上進行創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不僅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了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形成了和諧的互動關系,還能將自己的想法應用到美術創作實踐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注重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藝術來源于生活,對于小學美術教學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聯想到美術,從而感悟到美術的魅力,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升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可以從課堂的教學內容入手,將教材的內容與現實的生活進行結合。例如,在學習《美麗的花邊》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前作業,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或者是放學時間觀察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花邊圖案,比如衣服上、建筑物上、馬路上,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花邊存在。通過課前作業學生對生活中的花邊會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教師接著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討論,問問學生花邊在生活中都在哪些地方應用,然后就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應用的花邊特點進行總結。學生經過課前作業在生活中的觀察與課堂上的討論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學習興趣,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探究,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生活事物的觀察能力,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上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去美術館以及畫廊進行實地的參觀,增強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自我藝術認知,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四、創新教學的內容,明確學生的興趣點,強化學生的個性發展
由于美術教材的編寫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修改與校對,目前很多美術教材內容與時代的發展之間還存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一直以來,美術教材內容在創新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隨著新課標的提出,雖然在實踐性、全面性以及創新性上有了一些提升,但是總的來說,美術教學在教材方面還沒有大的突破。所以美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除了對教材內容進行一定的把握,還需要注重對教材內容的創新和發展。教師需要將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此來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學習《民間玩具》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古代的一些游戲玩具,比如蹴鞠,就是我們現在的足球項目,起源于古代民間,但是在現代的生活中還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對我們人類來說,也是具有很大價值的一項運動。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不僅了解了民間玩具蹴鞠,還了解了足球的發源史,讓學生對足球有了全新的認識。教師明確了學生的興趣點,就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意識,從而引導學生對美術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強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五、結語
小學美術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來說是具有一定促進作用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拓展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的內容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以及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