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新課改,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新課改,讓語文教學更精彩。“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為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課堂的實效,就是在課堂40分鐘獲得最大的效益,達成教學目標即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那么在課堂中老師應該怎樣才能更好的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呢?
一、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一堂語文課,要向學生傳授幾個知識點,培養(yǎng)哪種能力,使他們受到什么教育,必須有一定的確定性,否則,就很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往,課堂教學實效性不能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師上課時存在著隨意性、盲目性,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教學無論如何也不能提高教學效率。明確了學習目標,就會避免課堂教學內容的隨意性,實際上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如在為《數(shù)星星的孩子》第二課時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這樣定位: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②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③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通過拓展了解更多有關天文的知識。目標的表達準確、清晰,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fā)。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得就比較人性化。
二、導入巧妙而引人入勝
要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要讓孩子們產生有一種向往學習的心態(tài)。一個好的導入可以從一開始就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整節(jié)課做好一個良好的鋪墊,并且會給這節(jié)課增色不少。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自我約束力很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要想讓學生的思路跟著老師走,就要從一開始就抓住他們的眼球,因此,導入很重要。
那怎樣才能給學生開展一個好的導入呢?一段動畫、一首小詩、一張掛圖、一首樂曲、一個謎語,乃至教師刻意安排的一組細小動作,只要教師善于把握教學時機,隨機應變,就能恰到好處地發(fā)揮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在課的伊始就為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孩子們的求知欲,真可謂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良方。
比如說在教學拼音時,我會制作一個羅盤,把羅盤劃分成許多的小格,每個小格都有一個完整的音節(jié)。讓學生用手旋轉羅盤上的針,針停在哪兒,學生就認讀音節(jié)。同時,全班實行互動,幫助那些讀錯音的同學,學生的熱情總是很高。教學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學生就主動參與到了文本中了,因此整堂課一開始就事半功倍,后面的時間就顯得輕松多了。也很容易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在興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一個人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起著重要作用。它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語言文字變得更生動形象化,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高更濃。因此,我們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 在語文教學《孔子拜師》中,通過師生表演孔子與老子的對話、表情和動作,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使學生對課文的角色產生親切感,很自然的加深對人物的了解。在輕松愉快的表演氛圍中,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激活了整個課堂。記得我在上喜怒哀樂的寫作時,先講解喜怒哀樂的表情特點,再運用游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先在黑板上畫了四個沒有嘴巴的人頭簡筆畫,再選出四個學生蒙上眼睛,根據(jù)同學們的提示畫出相應表情的嘴巴,再發(fā)揮想象說說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表情,整節(jié)寫作課充滿了歡笑聲,學生的參與的興趣高漲,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寫作,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四、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教學中,廣泛引進和采用各種新的有力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實驗室教學等,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加深印象。多媒體教學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展現(xiàn)出來,用絢麗的色彩,生動形象的動感畫面,把學生帶進愉悅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到課文內容中來,學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習便成了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給學生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圖像信息、惟妙惟肖的聲音信息,用文字、聲音、動畫等動態(tài)信息代替課本插圖、投影圖片等靜止畫面,營造一種課文再現(xiàn)情景的氛圍,使學生能身臨其境,親身感知。學生的主體性被調動起來,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當看到雷雨變化時,學生能根據(jù)具體情景的變化而改變語言表述內容。學生主動表達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同時使朗讀和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訓練,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一個平臺,如何在這個平臺上,使我們師生雙方的收益都達到最大化,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所企盼的。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學習的獨立體,因此,沒有固定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只要你在你的崗位上再多一份愛心,多一點細心,多一點熱情,多一點執(zhí)著,多一點鉆研,多一點付出,多一點反思,相信你的課堂一定會比現(xiàn)在的課堂更精彩,更充滿教學智慧!而我們的教育也就是在不斷的付出中,不斷的反思中,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