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
一、前言
當前,基礎教育要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體育課課堂教學要從傳統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灌輸傳授中解脫出來,引導學生自覺學習,自主鍛煉,培養獨立思考與改革創新能力。我校多年來應用的“導學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對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以及體育教學論、教育學等書籍的查閱,收集與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通過對這些文獻資料和書籍的閱讀和總結,為論文的撰寫提供了理論支撐與研究思路。
2.邏輯分析法
采用歸納總結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特點
體育教學是在教師的細心指導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下,按照體育教學大綱和學校體育教學計劃,由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技術。體育教學有3個主要特點:1、有機體直接參與教學活動。2、思想活動和集體活動相結合。3、通過反復的身體練習,掌握體育技能、技術,發展身體素質和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
(二)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任務
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增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奠定基礎。小學體育教學的任務;全面鍛煉身體,促進身體正常生長發育,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態,增強學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個性發展,培養組織紀律性和生動活潑、勇敢頑強、富于創造的精神,陶冶美的情操,培養文明行為。
(三)實施“導學式”教學法改進體育課教學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激起是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前提基礎。學生只有對于事的活動產生興趣,才會更完善地掌握動作。可以說95%以上的學生都愿意上體育課,一提到上體育課,學生就會表現出情緒上的興奮。教師要通過努力,將優勢轉化為勝勢。
2.動作表象激發
體育運動是以大肌肉活動為主要活動方式,所以運動表象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調空,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內容的盡快掌握。
體育課教學中技巧教材的學習始終是一個難點,如果教師能夠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將動作做得完美一些,無疑會對技能、技術的傳授起到促進作用。
在教授低年級團身前翻滾運動時,教師干凈利落的動作表象,是學生鍛煉積極性提高的前提基礎。高年級分腿騰越器械練習時,教師優美飄逸的完成動作,會削弱學生對器械練習的恐懼心理。教學進程中,可以在分析與判斷中糾正錯誤動作,在強化動作細節的學習中激發學習興趣。另外,也可以讓動作完成較好者講講自己的練習感受,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動覺表象,最終讓學生能用科學的術語陳述自己的運動表象。這樣通過動作表象的激發使學生樂學、會學,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3.語言激發
教師講解要準確生動、精煉、簡明扼要,讓學生既聽得懂,記得住,又激發興趣。
在體育課學習中,將動作的要領講解得既有邏輯性,又富啟發性,對于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的課堂語言不能過多地運用專業術語,那樣只會讓學生聽不懂,理解費勁,造成知識學習的枯燥乏味,阻礙了動作技能的形成;但也不能過于平白,過于平白則有礙于規范知識的掌握。有利于教師更及時、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辦法。此外,將動作要領編成合轍壓韻的口訣傳授給學生,也能激起學生的練習興趣,便于正確技術動作的掌握。
4.情境激發
情境教學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往往是最容易激發學生練習興趣的方式之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必須以課的中心任務為創設核心,圍繞課的中心任務創造新穎而有趣的學習情境。在低年級階段,許多活動內容都是以發展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為前提,以模仿活動為主要手段,如發展上肢活動,可以模仿成大雁的飛翔或蝴蝶的飛舞;發展下肢的運動,可以是模仿小鴨走或小兔跳等活動形式。
情境激發中還要注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情境的創造者。針對某些發揮性很強的運動內容如:投籃、舉重物、劃船等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及知識的積累情況,創造性地完成動作,教師針對學生們的動作完成情況,評析其規范程度,鼓勵動作創造性強的學生,然后示范正確的動作。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力,一舉兩得。學生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學習過程自然很充實。
5.指導探索新知
知識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教師要在教師現有體育基本知識技術與技能的前提下,鼓勵學生開拓思路,積極動腦,自主學習。在自然地形跑的教學中,教師可指導性地提出地形要求,并提供一些創造設施,將創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本人,鼓勵他們開動腦筋,創造合理而新穎的地形。另外,對于跳高技術的演變可以進行介紹,鼓勵學生將平時練習中過桿較高的魚躍過桿動作怎樣轉變為單腳起跳的形式而努力探究。任何知識都是在不斷探求中獲取的,所以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有著深遠的意義。
6.教給學習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與學的辨證統一,需要一個合理的學習方法來維系。體育運動項目中,要求教師正確教授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真正學會方法,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徹底搞懂方法的要求與作用,知道為什么用這種方法進行鍛煉,最終掌握方法將方法總結成自己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7.培養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加快素質教育的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育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導學式”教學法則著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知識和方法轉換為技能,最終實現技能的遷移。
四、結論與建議
“導學式”教學法在體育課教學中的作用還正在實踐探索中,不足之處還有許多,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加以改進,不斷完善,使之最終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