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理解如何應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原理,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德育目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教學重點難點
應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原理結合實際工業生產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二、學情分析
教師先通過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讓學生理解,甚至有時候干脆讓學生記住合成氨的條件,至于合成氨的發展前景這個擔負著學生情感教育的知識點,往往只是讓學生自學。因此,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這些內容考試又不考,看也是白看,索性就不看,學生情感的教育落空。
三、教學方法
合成氨這一節的教學內容,它不僅是對剛剛所學的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還蘊含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化學史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教育。
四、學法指導
觀察法、討論法、練習法,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利用實物模型構建學生頭腦中的思維模型。
五、教學媒體
氣球、幻燈片
六、過程設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與教學方式 設計意圖
1.創設情境--
設疑 教師利用幻燈片引導學生了解相關化學史料。 觀看、思考、領悟
播放幻燈片
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2.復習引入-溫故
提出問題:
【問題1】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問題2】要使一個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可改變哪些條件?
【引導探究】 首先,引導學生分析合成氨反應的特點 討論后回答:①可逆反應②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 ③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培養思維的有序性
其次提出問題:“假設聘你為某合成氨工廠的技術顧問,你為提高生產效益提供哪些參考意見?” 討論
換位思考的方式解決問題
最后明確任務:“如果我們就是合成氨生產車間的技術人員,具體應如何解決上述的兩個問題?” 相互交流意見
討論一 根據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要使合成氨的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分析后回答:高壓、高溫、使用催化劑、增加N2、H2的濃度。
組織討論 從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兩個方面來分析
討論二 根據化學平衡原理,要提高平衡混合氣體中NH3的含量,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分析后回答:高壓、低溫、催化劑無影響、增大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
矛盾焦點 從反應速率的角度和化學平衡的角度來看,在高壓的條件下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益,那壓強是不是越高越好?
交流探討
讓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
創設情境
讓兩位學生表演吹氣球 讓一位學生吹氣球(1個),另一位學生也吹氣球(3個疊加)。看那個氣球先炸裂。 實驗演示
(情境再現)
激勵探究精神,詮釋壓強對設備的要求。
矛盾焦點 從反應速率的角度分析,反應要求在高溫下進行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分析,反應要求在低溫度下進行有利于平衡右移。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交流探討
對學生滲透矛盾論思想
創設情境 展示不同溫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氣含量(體積分數)變化 對比數據,查找異同,得出結論 播放幻燈片
情境再現 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
【板書】2、溫度:5000C 理解并筆記
4.課堂小結--點睛
【板書】
一、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①壓強 ②溫度 ③催化劑 ④濃度
二、合成氨工業的發展前景
學生總結
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歸納能力
此文為省級“十二五”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探索性研究》(課題號:GS[2015]GHB07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