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朝霞
我于2016年3月21日展示了一節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課,課程進度隨教學計劃穩步推進,通過展示第四課第二框題《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我深感榮幸、倍受鼓舞。課后,經過與聽課教師溝通交流,收獲頗豐,每每想起,歷歷在目。
精心備課是前題。課前收集十八大以來落馬高官資料、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與本節課相關的資料;聯系第一單元及第四課第一框題相關知識,做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精心備課為新課教學奠定了基礎。
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復習提問,設疑激趣。與以往提問方式有所不同,默寫上節課重點知識,有效檢測全班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把握程度,做到批改后有針對性輔導,幫助學困生取得新突破。新聞播報,培養能力。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政新聞播報,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民生、生態文明、軍事,涵蓋國內、國際兩個維度。該活動每節課都進行,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關心國家大事;培養中學生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參與政治生活的責任感、使命感。新課教學,師生互動;結合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課堂氣氛濃厚。以十八大落馬高官的案例為切入點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需要探究的問題;注重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各小組代表發言,組員補充,其他小組成員質疑,辯論,教師點撥、解惑答疑。游戲穿插,活躍氣氛。搶砸金蛋活動,進行隨堂鞏固練習,知識進一步升華。總結概括,畫龍點睛。
教學反思收獲頗豐。傳統的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留給學生充分的主動學習和消化時間不多,會導致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從而失去學習政治的興趣。該方法實質上是“重教師,輕學生;重知識,輕能力。因此,新課程理念應運而生。
本節課后的教學反思給我以深刻的啟示,我將與同行一道在今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取得新突破。與時俱進,政治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的政治課猶如一潭死水。幾年的嘗試我認為可以“化”時政知識于政治課的基本理論之中,使兩者有機地結合。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啟發式貫穿課堂全程。打破以往以教師為中心,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教學的真諦。有效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名青年政治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我在教學中將一如既往努力鉆研、探索,不斷向富有經驗的教師求教,提升學識魅力,投身于迎接新課改的浪潮中。
教無定法,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