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幼兒園區域活動內容豐富,組織形式靈活多樣,深受幼兒喜愛,備受教師追捧。區域活動以其自身獨特的價值為落實學前教育綱領性文件提供了可能性,也成為當下學前教育改革的一個新方向。本文通過結合教學實踐,客觀分析美工區域活動,以及對幼兒園美工區域活動的理論研究,為幼兒教師如何利用鄉土資源開展美工區域活動提出相應的教育建議。
一、正確利用鄉土資源指導幼兒的美工區域活動
(一)正確利用鄉土資源
鄉土資源是一個地方的象征,鮮明地突出了每個幼兒園的亮點。正確利用鄉土資源開展活動是一個幼兒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二)樹立科學的美工區域活動觀念
教育觀念是教育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區域活動不是幼兒的自由活動,也不是幼兒完成作業的活動,更不是教師的休息時間。 對于追求藝術獨特性的美工活動來說,以區域的形式開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所以,要開展好美工區域活動,首先要從觀念上充實教師,加強對區域活動的理論學習。
二、挖掘鄉土資源,有效利用環境資源
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陳鶴琴主張教育應該當以大自然、大社會為活教材,與實際緊密結合。當下,農村的幼兒園大多數都已經規范化,活動室里雖然沒有太大的地方專門用來創設美工區域活動。但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尋找美工區域活動適合的地方。鄉村幼兒園周圍有很多農田,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有生機盎然的的田野,縱橫的河流,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林木;它們姿態萬千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這能成為幼兒探索新知的良好素材。我們的教師可以擺脫課堂和課本的限制,可以帶著孩子們走出幼兒園,來到田野里,讓孩子們通過自已的感官去體驗,去思考,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知識經驗。
鄉村自然資源豐富,大自然中有取之不盡的材料,同時也是天然的活動區。幼兒園不能把目光僅限于幼兒園這個小天地里面,而要將活動區擴展延伸到大自然中去,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自然材料。例如:農村中多的是土,用土做成泥,用泥做糖葫蘆,做窩窩頭,做汽車,還可以撿樹葉,做標本,貼畫,拼畫??在大自然中,幼兒的想象力盡情放飛,創造力盡情地發揮,同時盡情感受大自然的美。美術區帶領幼兒到田埂邊、沙丘旁,利用沙、土、石子為材料進行繪畫、泥塑、挖地道、筑長城、壘高山等等游戲。這種動態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可彌補農村幼兒園活動地方小,幼兒人數多,教學材料少的問題。
三、合理利用鄉土資源,遵循經濟性原則
在經濟資源上,鄉村總體上比城市貧困,受條件所限,鄉村幼兒園普遍存在著區域活動操作材料缺乏的問題,所以鄉村辦園必須把經濟劣勢轉換為生態優勢,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特色,建構富有本土特色的園本課程,發動全體教師和幼兒自制區域活動材料。自制區域活動材料就是一種美工區域活動。無論是粘在墻壁上精美的卡通畫,還是活動室里吸引幼兒眼球的擺放物品,都需要教師帶領幼兒動手操作,制作這些裝飾的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而且發展了幼兒的美感。
四、多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多元化利用資源
(一)同種材料指向不同目標
同一種材料在不同的美工區會有不同的用法,達到的目標也不同。因此要注重拓展思路,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率,使鄉土材料在各個活動中多元化使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同種材料指向不同年齡段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手上動作的發展規律,要注重挖掘同一種資源在不同年齡段中的教育價值,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學習獲得發展。根據鄉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材料的特性,分別從手工、繪畫、欣賞等方面設計相應的活動方案。如由于小班幼兒想象的經驗、動手能力等有限,利用植物的根莖葉的自然形狀設計出系列印畫活動,有根須印畫、莖葉印畫等。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想象力動手能力都有所發展,利用植物自然形狀的切面、植物的自然色彩等引導幼兒用鄉土材料進行拼盤、貼畫。大班幼兒生活經驗不斷豐富,想象創造的能力不斷提高,因此利用多種自然材料,設計了各種創造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形式進行創造表現。同時幼兒在編織、縫紉、紙漿等許多傳統手工藝中感受到了家鄉的本土文化。這些有效的途徑和方法逐步培養起了孩子們的審美創造力,放飛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
(三)同種材料指向不同孩子個性特點的使用
因材施教,鄉土材料的投放要考慮到不同幼兒的個性特點。
(四)多種材料的組合使用
鄉土資源的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類型,孩子可以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變、組合讓各種材料在孩子的嘗試、探索、操作中相互組合,獲得更好的發展。
(五)材料的投放要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促使幼兒的機體得到發展
這是開展美工區角活動的前提也是宗旨。由于一些材料隱藏著危險,所以首先在投放之前,我們將這些材料進行分類,按不同年齡投放下去,確保幼兒的安全性;然后我們對幼兒進行了一些必備的安全教育,使幼兒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最后,我們還與幼兒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區角活動的活動規則,切實保證美工區角活動的正常開展。
五、多渠道豐富幼兒感性經驗,激發幼兒審美情趣
(一)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指導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鄉土材料開辟家庭美術活動區
向家長開放美工區活動,孩子們絢麗多姿的作品、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促使向家長們提出的收集要求也得到了響應,由勢指導家長從以下一些方面利用自然資源來引導幼兒觀察想象,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二) 利用鄉土材料創設特色美術教育環境
從幼兒的發展需要和特點出發,利用鄉土資源全面營造積極、豐富的有鄉土材料特色的美術教育環境,提供多種地方材料,引導幼兒觀察、想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廣闊的鄉村為幼兒提供了天然、豐富、開放的活動場地,豐富的鄉村資源成為幼兒學習的得天獨厚的材料。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我們需要以更專業的眼光去探索、發掘并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各種區域活動,促進幼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