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丙春
【內容摘要】愛心成就夢想,愛心傳遞希望,愛心喚醒力量,愛心鑄就輝煌。再讀《愛心與教育》使我感受頗深,《愛心與教育》理論給我以啟迪,從而指導我的教學實踐,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愛永遠是教育的真正內涵,要做好后進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就要給他們一份特別的愛,那就是信任、鼓勵和寬容。用信任,搭起溝通心靈的橋梁、用鼓勵,點亮迷途心靈的明燈、用寬容,收獲超出預期的驚喜。
【關鍵詞】愛心 后進學生 信任 鼓勵 寬容
愛心成就夢想,愛心傳遞希望,愛心喚醒力量,愛心鑄就輝煌。再次捧起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帶給我的依舊是感動,是欽佩。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它啟發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
再讀《愛心與教育》使我感受頗深,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理應做一個有著愛心的平凡的教育工作者 ,做一個有愛心的教育實踐者,做一個愛的傳播者。李鎮西老師的做法猶如一盞指路明燈,給我們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使我真正領略到了教育的內涵。特別是多年來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差生轉化問題,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李老師在書中提到了“后進學生”的教育方式,強調如下幾點:一是民主,即用心靈贏得心靈;二是科學,即把教育主動權交給學生;三是個性,即不以分數論英雄。這是對待后進生的態度,我們要民主地,科學地教育學生,并且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關于轉化“后進學生”,李老師也提出要注意的幾點:第一,注重感情傾斜。教師對“后進學生”真誠的愛,是轉化他們的第一劑良藥。第二,喚起向上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這對“后進學生”同樣適用。第三,引導集體輿論。教師要善于把自己對某一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變成集體對這個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第四,講究有效方法。對學生們付出真切之愛。
《愛心與教育》理論給我以啟迪,從而指導著我的教學實踐,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愛永遠是教育的真正內涵,要做好后進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就要給他們一份特別的愛,那就是信任、鼓勵和寬容。
一、用信任,搭起溝通心靈的橋梁。
后進生與一般孩子的差異不僅僅在于行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后進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受到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批評甚至責罵,因而會滋生出一種抵觸情緒。同時,由于后進生在改正缺點的過程中會出現反復,因而容易使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缺乏信任。后進生與家長、老師、同學之間缺乏應有的信任,往往又會造成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家長與子女關系的緊張,而這種緊張關系不利于后進生的轉化。因而,老師要充分信任后進生,幫助后進生找到值得信賴的角色感覺。
二、用鼓勵,點亮迷途心靈的明燈
后進生對別人缺乏信任,對自己也缺乏信心。許多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就那樣,改不了了。所以,給予后進生鼓勵和期待,鼓勵他所取得的每一個細小的成功,期待他會做得更好,就為孩子點亮了心靈的燈盞。在教育過程中,對后進生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要給予誠懇的鼓勵,并對他寄予期望。心理學研究證明,夸獎的話常被人無意之中記在心上,即使不能夠從理性上加以解釋,仍然具有支持鼓舞的力量。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外來的對教育主體的期望,可以轉化為一股巨大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育主體對目標的追求和實現。因此,在后進生轉化過程中,鼓勵期待起建設作用,而懲罰抱怨起破壞作用。
三、用寬容,收獲超出預期的驚喜
后進生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會一次兩次就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俗話說:“心急吃不成熱豆腐”,一些有了壞習慣的后進生,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常常會反反復復,所以要學會寬容,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著名的歷史學家歐文就說過,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我認為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寬容是一種感化引導的力量。
對于每一位差生,應多一份諒解,少一份刁難,多對后進生進行家訪,充分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變原來的體罰為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試著走進他們,欣賞每一位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慢慢的同他們打成一片,搭起信任的云梯,建起溝通的橋梁,運用激勵機制,循循善誘,步步為營,這樣你會慢慢發現后進生的在轉變,一步步的縮短和大部隊的距離,一個愛學習、守紀律、懂禮貌、求上進的班級正在形成。
《愛心與教育》給我感受較深的還有:教師首先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尊敬、信任甚至崇拜的基礎上接受老師的教育,學生受到的教育會更深刻,效果也更好。還有,教師也應該努力和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師在書中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復證明的那樣:“師生間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塊基石。”而離開了老師的愛心,感情的建立便是無源之水。有人曾這樣說過:“熱愛一個學生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則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教育首先是愛的教育,學生更是渴望能得到老師的愛。作為老師,更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把愛的種子撒向每個學生的心田。
愛心成就夢想,愛心傳遞希望,愛心喚醒力量,愛心鑄就輝煌。學生需要愛,教育需要愛,現代教育需要愛,現代素質教育更需要愛。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積極行動起來,去播撒愛的種子,用愛心耕耘,收獲愛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