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男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城市和農村地區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比如城市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而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的破壞還不是很嚴重。國家在提出城鄉一體化建設后,對于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環境藝術設計能夠從多個方面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推動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城鄉一體化建設;積極作用;研究分析
1 前言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環境藝術設計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全文在具體分析中從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就環境藝術設計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分析如下。
2 環境藝術設計概述
環境包含了物質環境和非物質環境,自然環境以及人工環境屬于物質環境,而經濟、文化、藝術、政治等相關內容則屬于非物質環境。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環境也就是人們實際生存的和生活的場所,在該場所內有自然因素、環境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主要是通過藝術設計方法對人們生活和生存的環境進行設計和規劃,從而最大程度的實現人類生活環境中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的和諧統一,促進新型綠色生態文明的城鄉一體化建設。
3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觀念落后
農村地區主要以農民為主,而農民對于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不到位,對于新鮮的事物保持中立,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對,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反響較小,不能積極的參與其中,也不能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所創新。
3.2 科學技術整體力量不足
農村地區生活的農民主要以務農和出外打工作為生存之道,在文化知識以及科技力量、資源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現階段農村地區存在的農產品主要以地科技含量、粗放型的農產品為主,缺少一些精細化的農產品以及對農產品的二次加工,農產品中缺少具有高技術含量以及競爭力強的優良品種,科學技術的不足是影響農村地區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呈現挺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因素。
3.3 農村地區落后的生活習慣
農村地區由早期的土坯房已經逐漸發展成為磚房、樓房等,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影響,農村地區存在著生活垃圾隨意傾倒、牲畜類糞便隨意排放到河流、露天茅廁較多等問題,這些對于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會產生不利影響,嚴重影響到城鄉一體化的建設。
3.4 土地污染日益嚴重
早期土地中以農家肥為主,隨著各類化學肥料的出現,為提高糧食產量,增加土地經濟收入,在土地中食用了大量的化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污染,此外,部分地區采用的塑料薄膜在土地中有殘留,農田除草除蟲也普遍使用各類的除草劑和化學藥劑,多個因素的影響都使得農村地區的土地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相應的也會影響到城鄉一體化建設[1]。
4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是保證農村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相互協調以及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遵循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4.1 以人為本的原則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采用的環境藝術設計,其最終是為了提高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保證城鄉人口的生活質量,進而促進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也就是說城鄉一體化建設以及環境藝術設計均是為人們服務的,因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掌握城鄉地區人們的需求和愿望,并以此為根據進行環境藝術設計,保證基于環境藝術設計的城鄉一體化能夠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2]。
4.2 環境保護的原則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環境藝術設計需要重視環境保護,從環保的角度對居住環境進行改造、減少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能源消耗,實現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應堅持環境保護,保證環境意識設計中符合環保、生態特點。
4.3 因地制宜的原則
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的環境藝術設計還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也就是在環境藝術設計前需要充分的掌握農村生態環境的地質水文條件、地形地貌、周邊環境等,這種充分的掌握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才能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結合實際情況,從科學的角度進行規劃設計,實現環境藝術設計與實際情況的有機結合。
4.4 環保材料的使用
現階段,我國可供使用的環保材料較多,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明確不同環保材料的特點以及使用范圍,從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結合實際地理位置條件以及不同環保材料的特點,充分的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使用環保材料,進一步促進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
4.5 充分的利用已用資源
環境藝術設計中,農村地區有著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具有一定的旅游資源,因而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環境藝術設計中,可充分的使用已有資源,實現現代旅游業與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融合,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可從旅游、飲食、住宿、出行、休閑娛樂以及購物等多個方面進行設計,通過使用已有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當地的經濟收入。
5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分析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農村環境的建設屬于重點,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對農村地區已有的自然環境資源進行充分的分析,從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能夠充分使用已有資源,在明確該地區總體環境的基礎上,保證環境藝術設計部分能夠融入原有的環境中,使得設計完成的部分與已有的自然資源之間相互融合。在村落布置方面,村落的環境藝術設計可采用“質樸平和”的設計方法,在總體規劃基礎上,重視局部地區的環境藝術設計。
6 結束語
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可促進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在具體設計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避免千篇一律,保證不同地區的環境藝術設計具有鮮明的特色。
參考文獻:
[1] 朱沛鋒.生態城市規劃中的環境藝術設計分析[J].大眾文藝,2016(16).
[2] 董峻巖,李克超,邢越男,譚騰龍.淺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城市環境關系[J].智能城市,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