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敏
“營改增”稅改顧名思義就是將營業稅改成增值稅,該項政策是由國務院在2011年批準實施的以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為政策試點、從2013年1月1日其開始實施‘營改增”稅改政策、之后不斷擴大試點范圍。到了2013年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營改增稅改簡化了納稅過程,避免了稅收制度中重復的環節,取消營業稅的征收,將其劃分到增值稅的行列有效的降低了企業稅負、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營改增”稅改的重要意義
(一)完善稅收制度。我國對于企業的稅收是分項目進行的,在對企業進行征稅的時候容易出現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稅收項目之間的重復、這就導致了企業在納稅過程中、出現重復繳稅的現象營改增將營業稅改成增值稅、完善了稅收制度中的不足、避免了企業重復納稅現象的發生、是征稅更加合理化,減輕了企業稅務負擔。
(二)稅收工作與國際接機。國際上的很多國家的營業稅、都是劃分到增值稅中的、在進行國際貿易的時候,如果我們的稅收制度與國際不同、貿易過程中的稅收問題就會出現糾紛、不利于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營改增使我國的稅收制度走向國際化、統一的稅收制度、為國際貿易中的稅收提供了方便、促進了我國國際貿易事業的發展。
(三)促進服務業的發展。營業稅是根據營業額來繳納的、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發展緩慢、是因為其營業額的分工程度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導致在納稅過程中,重復納稅現象嚴重,企業在高額稅務的壓力下始終難以快速發展“營改增”可以避免重復納稅環節減輕了企業財政壓力對于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營改增”稅改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一般納稅人的影響。一般納稅人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的企業、分別是制造型企業、服務型企業以及兩者的混合型企業營改增”對這三種企業的影響是不同的對于服務型企業來說人力資本是企業總資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到了企業總資本的絕大部分、人力資本是服務型企業資本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對于服務型企業來說、通過提供服務才能獲取相應的報酬,服務是企業的主要經濟來源,企業的經濟收入全部是通過服務得到的,沒有服務就不會產生其他類型的收人、就不能獲得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在引進“營改增”之后、服務型企業因為沒有增值稅發票、就不能對稅款進行抵扣,無形中加重了服務型企業的稅務負擔相比于服務型企業稅務負擔的加重、制造型企業和服務制造混合型企業能夠通過“營改增”獲得很大的便利、對于這兩種企業來說、進項稅款是原本就有的稅款、對稅收制度進行改革,實施“營改增”稅改之后、這兩種企業可以對增值稅額進行抵扣、這樣一來,企業的稅務負擔就被大大降低了、緩解了企業的稅負壓力。
(二)“營改增”對小規模的納稅人的影響。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計征標準和營業稅計征標準、在“營改增”稅改前后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之前貨物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增值稅是按照3%的標準進行計征的,文化服務業所產生的營業稅的計征標準為5%在推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稅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當納稅人規模比較小、納稅條件達不到一般納稅人的納稅標準的時候、增值稅的征收標準降到,3%,根據相關統計可以發現,有近十分之七的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在“營改增”稅改之后發生了變化,從原有的5%征收標準降低到了3%,整體稅務分擔下降了四成二。這樣來看、“營改增”稅改是小規模納稅人的福音、在降低企業稅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規模納稅人還可以將減少的稅負資金,投入到企業的自身發展中、提高了企業的生存能力。
三、“營改增”稅改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的稅負造成的影響。對于不同的行業來說,“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不同行業的成本組成結構不同、增值稅進項稅可以抵扣這一特點使得有些企業可以利用“營改增”的優勢、企業的稅負得到了相應的降低、而一些企業則不能對這種稅改措施的優勢進行利用、不但不能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甚至還會因此出現稅負加重的現象、導致企業發展不平衡。對于大量人員組成的企業、在員工方面的資金支出、是無法通過進項稅抵扣來降低人工成本的,整體稅負反而會增加。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指標造成的影響。“營改增”在對企業的稅負造成影響的同時、也會對會計處理和企業的財務分析造成一定的影響會計處理主要包括對企業的稅費和現金流動情況的處理、當勞務價相關條款不發生變化的時候、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凈利潤、都會呈現出小幅度的下降對于交通運輸等相關企業來說會增加企業稅負,企業利潤下降幅度比較明顯。
四、結語
通過實施“營改增”,小規模納稅人從中獲取了比較大的好處但是“營改增”的推廣和實施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工作還不到位、需要不斷對“營改增”稅收制度進行完善、促進企業平衡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發揮更大的應用價值。(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