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博
[摘要] 目的 探究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將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該院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為單胎)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母嬰結局。結果 觀察組產婦行剖宮產及發生胎盤早剝、產后出血、HDCP、泌尿系統感染的的比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胎兒發生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及早產兒的比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母嬰結局,值得采納應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b)-000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singlet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excellent nursing, and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s of placental abrup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HDCP and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after the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intrauterine distress, neonatal asphyxia, macrosomia, neonatal hypoglycemia and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xcellen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which is worth recommend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 Effect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發生于妊娠期女性的糖尿病癥型,其中4/5的患者是在妊娠后方出現糖尿病癥狀,或存在潛在糖耐量減退的跡象,一般來說分娩后即可恢復正常,但在此之后患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1-2]。該疾病在臨床上表現為血糖劇烈波動且持續偏高,這會威脅到母嬰的安全,影響妊娠結局,必須采用合理的治療手段,并加強護理干預,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改善孕婦的生理狀態,確保胎兒的健康發育,保障母嬰安全。該次試驗選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段在該院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為單胎)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前瞻性研究原則,采用擲幣隨機法,將之分為兩組,各50例。患者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1歲、38歲,中位數年齡(26.57±4.18)歲;孕周為36~41周,平均孕周為(38.73±1.05)周;其中,初產婦32例,經產婦18例;②觀察組。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0歲、37歲,中位數年齡(26.15±4.20)歲;孕周為36~42周,平均孕周為(38.24±1.16)周;其中,初產婦33例,經產婦17例。根據上述信息可知,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具備統計學價值。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經75 g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確診,符合2011年《中國妊娠糖尿病診治指南》中的病癥診斷標準,伴有多飲、多食、多尿癥狀[3-4];②此次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在其監理下進行,患者知悉試驗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產婦;②治療依從性極差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根據患者的主訴需求及臨床癥狀,嚴格按照婦產科護理工作流程進行操作,定期進行產婦生命體征指標檢查,對胎兒的發育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如有異常及時反饋給臨床醫師,為其治療及護理方案的調整提供信息支持。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具體方案為:①健康宣傳教育。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醫學知識,包括病因病機、易感人群、病程進展、不良后果、治療方式及自我管理事宜等,提高患者的病癥認知水平,在口頭宣導的基礎上,發放相關的健康知識卡片,加深患者的理解和記憶;②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觀察患者的神情及行為,根據患者的話語,逐步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家庭信息,明晰患者的心理特點,仔細傾聽患者的煩惱和顧慮,合理勸慰引導患者,及時疏導其焦慮、抑郁、恐懼的負性情緒,介紹成功治療個案,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同時聯合家庭及社會支持,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指導患者每日監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③飲食護理干預。告知患者飲食管理對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糾正患者及家屬的一些飲食認知誤區,根據患者及胎兒的營養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計劃,食用一些低熱低脂、富含維生素或者粗纖維的食物,嚴格控制鈉和鉀的攝入,及時補充機體所需的礦物質元素,保障胎兒的健康發育,避免餐后高血糖及饑餓酮癥的發生;④日常行為干預。患者應少食多餐,循環進食,在餐后30 min,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上肢運動鍛煉,兩手舉起中午進行交替運動和上下運動,持續15 min,3次/d。同時,患者可每日在家屬的陪同下,在醫院花園適當走動,并且進行一些簡單的肢體伸展動作,或者在護理人員的監管下進行瑜伽等有氧運動。
1.4 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母嬰結局,記錄兩組行剖宮產及發生胎盤早剝、產后出血、HDCP、泌尿系統感染的例數,計算百分比;記錄兩組胎兒發生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及早產兒的例數,計算百分比。
1.5 統計方法
該次試驗所記錄的基礎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產婦行剖宮產及發生胎盤早剝、產后出血、HDCP、泌尿系統感染的的比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胎兒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胎兒發生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及早產兒的比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孕婦發生糖尿病,將導致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畸形,并且造成流產、剖宮產及新生呼吸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5-6]。為了保障母嬰安全,在加強治療的同時,還必須實施優質護理干預,通過健康宣傳教育提高其病癥認知水平,指導患者自我監測血糖,通過心理護理干預改善其心理狀態,通過嚴格的飲食控制及適量運動,將孕婦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此次試驗中,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優質護理,其母嬰結局均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加強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結局,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麗萍,黃明惠.護理干預對分娩疼痛及結局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6(3):55.
[2] 魯春菊,王蕊,張學蓮.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4(12):66.
[3] 戴美龍.臨床護理路徑對剖宮產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5(29):78.
[4] 張衛莉.妊娠高血壓產婦實施優質護理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6,8(5):88.
[5] 陳冬梅,戴克思.社區干預妊娠高血壓對孕產婦母嬰結局的影響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5,8(8):114.
[6] 張鳳梅,趙瑩.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17(17):45.
(收稿日期: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