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勤
[摘要] 目的 總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搶救治療體會。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4年6月—2017年5月期間診治的5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分析,觀察并分析治療效果,明確有效的搶救治療方法。 結果 在50例患者當中,通過綜合治療,1例患者由于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死亡,死亡率為2.0%,1例患者仍然需要繼續住院觀察。其余的48例患者全部康復出院,恢復正常;患者以及家屬滿意度達到了96.0%。結論 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來說,及時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關鍵詞]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搶救治療方法;胰島素;治療體會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b)-0176-0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糖尿病急性合并癥,該疾病主要的發病機制為胰島素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導致機體出現高血糖、高血酮以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癥狀,此病發病較急,需要及時搶救,否則將會導致患者喪失生命。為了總結最佳的臨床搶救經驗,該文將該院在2014年6月—2017年5月期間診治的5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治療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患者共50例,選取自該院診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對所有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所有患者都符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標準,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6~69歲,平均(49.54±8.34)歲,糖尿病病程1~19年,平均(9.52±2.11)年,患者相關的各項指標情況見表1。
1.2 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療時都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特征,其中意識障礙、陷入昏迷的患者3例,腹痛患者6例,呼吸不暢、明顯深快患者11例,惡心、嘔吐、乏力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脫水情況,并且呼氣當中有爛蘋果味道。
1.3 發病誘因分析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發病因素比較多,其中最常見的因素就是感染,在該研究的病例當中,其中42例患者都是由于感染而發病,具體感染類型如下:皮膚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以及胃腸道感染,由于沒有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導致發病的患者4例,3例由于飲食失調導致發病,還有1例患者沒有明確發病的原因。
1.4 治療方法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入院之后,需要立即開展搶救工作。首先,抓住治療的關鍵環節,即輸液治療,因此需要盡快開通第一靜脈通道,補液治療可以幫助相關的組織和器官得到改善和復原,這樣在注射胰島素之后可以促使胰島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效果。根據患者的體重以及失水程度確定患者具體需要的補液量,開始1~2 h靜脈滴注生理鹽水1 000~2 000 mL,前4 h需要補充患者所失水分的1/3,這樣可以盡快補充患者的血容量,改善患者的周圍循環,提高腎功能,然后需要根據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情況來決定輸液量,并合理調整輸液速度。在接下來的4~6 h之內,需要補液1 000 mL左右,24 h補液量與患者所失水量以及部分繼續失去的水量相同。該院對診治的該組患者在24 h內補液量達到了4 000~6 000 mL,在補液1~2 h后開通了第二靜脈通道,實施小劑量( 短效) 胰島素治療方案,具體實施如下:0.1 U/( kg·h) 胰島素加入 0.9% 氯化鈉中持續靜脈滴注,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以使患者的血清胰島素濃度達到100~200 μU/mL,每小時都需要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檢測,根據患者血糖水平下降的速度來調整治療方案,將血糖下降的速度控制在3.9~6.1 mmol/L之間比較合適。當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降到13.9 mmol/L時,就可以開始靜脈滴注5%葡萄糖溶液,并按照葡萄糖(g) 和胰島素(U) 2∶1比例加入胰島素,對患者的酮體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繼續輸液,如果患者機體的酮體消失,則可以停止輸液,如果患者可以進食,也可以停止輸液。定時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檢測,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來注射胰島素,胰島素注射需要放在餐前,皮下注射。對于嚴重缺鉀的患者,還需要注意補鉀。另外,還需要根據患者酸中毒的情況確定治療方案,對于輕度酸中毒患者,一般在補液和注射胰島素之后可以自行緩解,如果不能自行緩解,則需要進行補堿治療。對患者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提前預防患者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祛除誘因,對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積極治療,并配合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預防患者出現異常情況。
2 結果
患者綜合治療的時間為6~14 d,通過綜合治療,1例患者由于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死亡,死亡率為2.0%,1例患者仍然需要繼續住院觀察。其余的48例患者全部康復出院,恢復正常;患者以及家屬滿意度達到了96.0%。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飲食喜歡的不斷變化,糖尿病發病率逐年提升,成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多種嚴重的并發癥,這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積極控制血糖,治療并發癥至關重要。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就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胰島素缺乏是主要的發病機制。在機體長期缺乏胰島素的情況下會導致出現糖、脂肪以及蛋白質代謝紊亂情況,進而導致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失調,從而出現酸中毒。
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目前臨床上已經有了較為系統的治療方案,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補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發病之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癥狀,而脫水會進一步加重機體代謝紊亂情況,嚴重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循環衰竭,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一定要盡快進行補液治療,在輸液的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的觀察,以調整合適的輸液量和速度,以防對患者造成不利的影響。補液之后實施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方案,注意控制注射速度,監測患者血糖下降情況,防止患者出現低血糖問題。
另外,在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對于有缺鉀情況的患者來說,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補鉀。如果患者是嚴重的酸中毒患者,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堿治療,并注意祛除誘因,防止患者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感染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最主要的發病因素,這就說明需要根據患者情況適當使用抗生素,對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隨著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綜合治療方案,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在該組研究中發現,該院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采取綜合對癥治療,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在50例患者中,除了1例需要繼續住院觀察,1例患者由于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死亡(死亡率為2.0%),其余的48例患者均恢復健康,各項相關指標均恢復正常,各種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來說,及時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防止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死亡了,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 楊貽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25例的搶救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9):683-684.
[2] 許嵐,周建方,邱蔚,等.急診搶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4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2,35(13):53-54.
[3] 程恩荷,朱玉琢,彭紅丹,等.微量泵注入胰島素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15(4):344-346.
[4] 鄭曉萍,陳紅,陳曉春,等.24例重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的急救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96-1097.
[5] 翁麗娟,陳濤英,張亮明,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搶救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8):474,476.
[6] 常麗,曹玉芝,蘇宏,等.老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2例臨床特點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6,15(7):644-646.
[7] 王艷,周廣舉,陳玉華,等.合并高血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搶救方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2):34-35.
[8] 錢林,朱艷玲.1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并高滲性昏迷搶救1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6):661.
[9] 潘義英.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9例搶救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3):77-79.
[10] 張紅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8例患者的臨床搶救[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24):1930-1931.
(收稿日期: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