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唐榮 曾李鳳
[摘要] 目的 討論并研究社區慢性病干預措施對糖尿病患者療效及護理過程中的作用。 方法 選取2017年3—10月在該社區分管的社區醫院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共280例。將這28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均為140例。該社區醫護人員給予對照組較為常規的社區慢性病治療及護理管理。實驗組在進行常規的社區慢性病治療及護理管理的同時,還在社區范圍內建立糖尿病疾病學習小組,同時還在家庭等較小的單位自主成立學習小組,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優質治療及護理,同時定時為患者進行血糖的檢測并記錄患者血糖情況。 結果 實驗組在血糖控制情況(血糖達標率)、對糖尿病疾病的了解程度、生活方式的改變、能否按時按量服藥幾項統計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的糖尿病患者,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一系列社區慢性病干預措施能夠有效地增強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療效,無論是生理指標上的控制血糖,還是心理上的增強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和治療積極性,社區慢性病干預措施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都有較為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 社區慢性病干預措施;糖尿??;治療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b)-0186-02
現如今,人民生活水平高,糖尿病作為“富貴病”也越來越多。其作用機制較為復雜,治療較為繁瑣,是最為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不僅與臨床給藥及注射胰島素相關,還與患者對糖尿病的了解程度,能夠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能否控制飲食,按照醫生建議的生活方式與積極治療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社區慢性病干預措施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防與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聯系。該文通過對比單純進行常規治療與常規治療外在社區范圍內建立糖尿病疾病學習小組,同時還在家庭等較小的單位自主成立學習小組,對患者的運動、血糖、飲食進行監控兩組患者預后治療情況進行對比,意在推廣對糖尿病患者更為有效的治療護理措施和方法,并最終更好的控制病情,分析2017年3—10月間在該社區醫院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社區分管的社區醫院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共280例。將這28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個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均為14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50例,女性患者共13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共75例,女性患者共65例,年齡范圍為35~79歲,平均年齡為(58.34±9.45)歲;患者病程范圍為2~12年,平均病程時間為(7.34±3.55)年;實驗組中男性患者共71例,女性患者共69例,年齡范圍為39~76歲,平均年齡為(57.53±6.78)歲;患者病程范圍為2~15年,平均病程時間為(7.74±2.97)年。醫護人員給予對照組常規的社區慢性病治療及護理管理;同時給予實驗組常規社區慢性病治療及護理管理的同時,還在社區范圍內建立糖尿病疾病學習小組,同時還在家庭等較小的單位自主成立學習小組,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優質治療及護理,同時定時為患者進行血糖的檢測并記錄患者血糖情況。進行該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簽署了治療護理知情同意書,同意進行上述方案的治療,并堅持實驗完成。該文兩組患者在病程、年齡、性別、遺傳病史、家庭背景以及受教育程度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干預管理方法
醫護人員給予對照組較為常規的社區慢性病治療及護理管理。實驗組在進行常規的社區慢性病治療及護理管理的同時還在社區范圍內建立糖尿病疾病學習小組,同時還在家庭等較小的單位自主成立學習小組,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優質治療及護理,同時定時為患者進行血糖的檢測并記錄患者血糖情況[1]。
1.2.1 教育內容 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管理主要從運動、心理、用藥、血糖與飲食5個方面對患者進行教育和管理。同時,邀請了各大型醫院的內分泌專家來該院社區為實驗組的患者進行關于糖尿病的講座及各類知識講解,內容主要為糖尿病的影響因素、發病原因、組織學員進行病情交流和討論為主。同時根據每位患者病情設計合理的生活作息方式與時間,同時記錄患者身體指標,血糖情況等,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1.2.2 教育形式 該社區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分區域教育。形式包括開專家座談會、貼海報、發放宣傳冊、醫療講座、定期電話隨訪等。
1.3 血糖控制情況
該社區根據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分為3個等級:①優秀:空腹血糖4~6.1 mmol/L,餐后2 h血糖<8 mmol/L;②良好: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③較差: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其中優秀和良好標準算作達標[2]。
1.4 生活方式改善程度
該社區醫護人員根據糖尿病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變化,分為3個等級。①無改善:飲食和運動方面無明顯改變;②一般:飲食控制較為不主動或較不自覺,運動次數較少;③顯著:遵醫囑控制飲食,降低糖份的攝入,積極運動。
1.5 疾病認知度與服藥依從性
該社區利用調查問卷的形式統計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將認知程度分為兩個等級。①無效:治療護理期間遵從醫囑并按時按量用藥時間未達到85%及以上;②有效:治療護理期間遵從醫囑并按時按量用藥時間達到85%及以上。
1.6 統計方法
該文所有研究均使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n(%)]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在血糖控制情況(血糖達標率)、對糖尿病疾病的了解程度、生活方式的改變、能否按時按量服藥幾項統計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的糖尿病患者,在認知度方面,實驗組有效135例,無效5例;對照組有效90例,無效50例(χ2=54.67);在服藥依從性方面,實驗組有效125例,無效15例;對照組有效68例,無效72例(χ2=36.47);在生活方式改善情況方面,實驗組改變顯著138例,不顯著2例;對照組改變顯著95例,不顯著45例;(χ2=38.79);血糖控制情況實驗組空腹血糖(7.34±1.65)mmol/L,2 h血糖(9.05±1.44)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8.66±1.89)mmol/L,2 h血糖(10.22±2.34)mmol/L,t=15.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表2。
3 討論
現今,在我國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為三大最常見的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有逐年增長的趨勢。據研究,我國20歲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0%,人數約為9 000萬左右[3],所以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是極有意義的。目前的治療和控制除了利用醫療機器和胰島素,患者生活方式和自控力也極為重要。據報道[4],2型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社區是必不可少,也是主要的力量。治療糖尿病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患者從自身提高認知和重視程度。同時也要提高糖尿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效的糖尿病管理和護理,基層力量顯得尤為重要。有研究表明[5],采取以社區為單位的健康教育活動,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展。而筆者進行的這項研究更加確定的說明了這個觀點,根據數據可以說明一系列社區慢性病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的增強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療效,無論是生理指標上的控制血糖,還是心理上的增強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和治療積極性,社區慢性病干預措施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都有較為明顯的效果。
綜上所述,社區慢性疾病的干預措施非常適用于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預和治療,能夠使糖尿病患者更加加深對糖尿病的認識和了解,從內心深處更加重視糖尿病的治療,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積極性。為患者的糖尿病治療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具有非常良好的臨床意義和推廣性。
[參考文獻]
[1] Hanefeld M, Temelkova-Kurktschiev T. Control of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an essential part of good diabet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2,12(2):98-107.
[2] Wolpert HA, Atakov-Castillo A, Smith SA,et al.Dietary fat acutely increases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nd insulin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carbohydrate-based bolus dose calculation and int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J].Diabetes Care,2013,36(4):810-816.
[3] 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575-578.
[4] 柴云,汪文新,樊宏,等.成都市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社區衛生服務利用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3):314-316.
[5] 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575-578.
(收稿日期: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