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英
[摘要] 目的 探討多次胰島素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該院進行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營養干預、健康教育、運動鍛煉等方式進行非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給藥進行治療,比較2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血糖達標時間、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胎兒并發癥發生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及晚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夜間血糖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低血糖、早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治療后胎兒畸形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宮內窘迫、巨大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采用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可顯著改善孕婦的血糖水平,降低孕婦和胎兒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多次胰島素注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血糖達標時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a)-0099-02
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較大,可造成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早產、產后出血,同時可造成胎兒發生宮內窘迫、胎兒畸形、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極易造成不良妊娠結局[1]。由于擔憂藥物治療對胎兒造成影響,多數患者選用非藥物方案進行治療,但是對血糖的控制及并發癥預防效果并不理想。研究發現,胰島素是大分子蛋白,無法通過胎盤屏障,因此可作為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治療藥物[2]。為探討多次胰島素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該課題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該院進行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在該院進行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24~42歲,平均(31.28±3.76)歲;初產婦26例,經產婦24例;孕周23~37周,平均(28.24±2.16)周;病程15~120 d,平均(56.82±12.53)d。觀察組患者25~40歲,平均(30.87±3.58)歲;初產婦27例,經產婦23例;孕周24~38周,平均(28.63±2.27)周;病程16~126 d,平均(56.41±13.58)d。入選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經2次測定空腹血糖在5.8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在6.7 mmol/L以上,排除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營養吸收功能障礙者及神經系統疾病患者。該課題在倫理委員會批準、監督下進行,患者家屬對護理方案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營養干預、健康教育、運動鍛煉等方式進行非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給藥進行治療:給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諾和靈R,國藥準字J20130021)于三餐前30 min進行皮下注射,劑量為0.3~0.5 IU/(kg·d),晚10:00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諾和靈N,國藥準字J20070044),劑量為4 IU/d,可根據患者血糖變化適當調整劑量。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午餐后2 h血糖、晚餐后2 h血糖、夜間血糖及血糖達標時間[3-5];②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低血糖、早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情況;③比較治療后2組胎兒宮內窘迫、胎兒畸形、巨大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及血糖達標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及晚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夜間血糖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低血糖、早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治療后胎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胎兒畸形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宮內窘迫、巨大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間常見的疾病,主要是因為妊娠中、晚期孕婦對胰島素的需求量增加、而胰島素分泌不足以代償這一生理變化所致,其危險因素主要有年齡、肥胖及遺傳,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陰部假絲酵母菌感染等[6]。當患者血糖升高時,易導致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早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此外胎兒胰島細胞因此會造成過度分泌,從而促進胎兒的蛋白和脂肪合成,形成巨大兒[7]。當胎兒過度發育時,其機體耗氧量增加,易導致宮內窘迫、胎兒畸形、低血糖、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發生。因此,控制患者的血糖對改善妊娠結局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胰島素注射液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適用于Ι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多次胰島素注射可持續地對肝糖原輸出進行抑制,從而迅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營養干預和運動鍛煉是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礎手段,營養干預可使患者的飲食更科學,在保證孕婦和胎兒獲得足夠營養的基礎上,避免營養過度補充的情況發生;運動鍛煉可調節胰島素受體,使肌肉組織能夠充分利用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水平。在注射胰島素的同時進行營養干預和適當的運動鍛煉,有助于胰島素發揮作用,提升治療效果。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及晚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夜間血糖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8];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低血糖、早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治療后胎兒畸形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宮內窘迫、巨大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可顯著改善孕婦的血糖水平,降低孕婦和胎兒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潔,呂曉靜,董閃閃,等.地特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對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氧化應激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3,12(7):502-504.
[2] 鐘根香.循證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9):3758-3760.
[3] 李利平,姜宏衛,劉婕,等.維生素D與妊娠糖尿病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師雜志,2016,18(3):434-435.
[4] 王茜,嚴斌,韓思陽,等.糖化白蛋白檢測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探討[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5,6(12):106-109.
[5] 武晉曉,陳彬,呂肖鋒,等.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西部醫學,2014,26(11):1457-1459.
[6] 謝明聰.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聯合營養干預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對于妊娠結局的影響探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15):54-56.
[7] 李玉鳳,靳淑雁,潘利云,等.量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5):2103-2105.
[8] 吳娜,丁焱.運動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和妊娠結局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11):3066-3067
(收稿日期: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