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婷
【摘 要】在戲劇的創作表演過程中,演員們的肢體語言是最具臺詞的闡述功能,觀眾通過肢體語言的表現就能明白演員表演的含義。可以說,臺詞是演員表演的基礎,而肢體語言是表演的根,所以在戲劇中,肢體語言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過肢體語言的交流,能夠豐富且巧妙表達戲劇中的感情。
【關鍵詞】戲劇導演;肢體語言;創作;巧妙運用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4-0023-01
一、肢體語言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
單純的語言表達在戲劇表演中難免會有些蒼白,如果能夠在適當的表演時機加上合適的肢體語言,將會比通過語言表達來得更加真實。并且通過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夠減少演員對臺詞的運用,使得整部戲劇變得更加簡潔、明了,不會因為臺詞的原因而加長戲劇的表演時長,導致戲劇作品的質量受到影響。
譬如,在表演“哭泣”的時候,僅僅說句“她在哭泣”,并不足于表達出“正在哭泣”的場景,如果演員通過肢體語言,用手掩面,加上聲音的配合,肩膀的聳動,這樣就能夠完整表達出“哭泣”的情景了,與觀眾產生共鳴,同時也能激發演員自身的表演潛能,將整個表演展示得淋漓盡致,讓整部戲劇作品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二、肢體語言
在任何表演中,肢體語言都是能夠直接代表劇本意思的,并且演員通過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夠讓觀眾更好地接受,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這個角色的一切,即使觀眾聽不懂演員所說的臺詞,也能夠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明白其意。
(一)肢體語言的分類
在戲劇表演中,肢體語言并不僅是指四肢動作的表達,其中還包含著表演者的手勢、走路的步法。
(二)關于肢體語言在戲劇中的運用
1.肢體語言的直接運用。戲劇表演過程中,演員走路、打招呼、站住、四肢的活動等,都是根據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和習慣,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劇情的需要[1],做出合適的肢體語言。
2.肢體語言的間接表現。演員在戲劇表演中,根據劇情需要,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劇中人物的情感和內在的心理活動,他們會通過一些微小的肢體語言或者是一些大幅度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理活動,這樣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能夠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去,這對于演員和戲劇作品來說更是一種肯定。
比如在表演“憤怒”的時候,有的戲劇演員會通過手勢“直指”表演對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搭配臺詞,就能夠很直接地表現自己“憤怒”的情感,觀眾在觀賞過程中能夠明顯看出來。再者,有的演員會通過“握拳”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并且通過“砸”的動作,表示已經是憤怒至極。而這些都是通過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內在心理活動。
三、演員關于肢體語言的修養
(一)模仿能力的培養
肢體語言的學習和運用是演員自身素養的體現,更是演員的入門必修課,導演在表演之前,可以組織演員通過觀看以往優秀的戲劇作品中其他演員的表演,培養演員的學習和模仿能力,讓演員置身于戲劇中設定的情景下,把演員的真實反映以及在當時情況下會做出怎樣的行為,會運用到怎樣的肢體語言,盡量在表演中做到自然展示,展示出真實的情感,所有的語言表現都要是當時最真實的表現,這樣在表演的時候才能夠將觀眾代入到自己的戲劇中,提升演員的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提高戲劇作品的質量。
(二)植根于生活,學會去發現
幾乎所有的創作都來源于生活,戲劇作品的展示更是對當下生活情況的反映,演員在進行戲劇表演的時候,要植根于生活,立足于生活,從生活中去發展和學習,這樣的作品才是對生活最好的反饋。
在戲劇表演前,導演對演員的基本功要進行考核,并組織演員從生活中去發現,將戲劇中的情景放在生活中,看看老百姓的反應,體會最真實的感受,從百姓身上學到一些肢體語言的表達形式,通過改進和優化,演變成自己的表演技能。
(三)勇于去嘗試
既然去學習了,那就要嘗試著去表現,演員在學習了肢體語言的運用和表現后,要敢于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展示出來,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
導演可以通過演員在劇中對于肢體語言的運用[2],看出演員在學習階段的成績,還能夠參照以前的表演來看演員的進步程度。讓他們不斷去嘗試新的角色、新的場景,把自己的真實能力展示出來。演員通過實踐,就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優勢,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更加用心和努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合理搭配一些肢體語言,能夠讓整部戲劇作品展現得淋漓盡致,并且通過肢體語言的表述,觀眾也能夠更好地在戲劇作品中找到共同點。當代大部分的戲劇作品都來源于生活,在進行臺詞表演的時候巧妙搭配各種肢體語言,能夠更好地表達情感,讓作品顯得更加真實,促使演員表演情感的迸發,更能夠與觀眾進行情感溝通。
參考文獻:
[1]王帥.探討肢體語言在戲劇導演創作中的巧妙應用[J].戲劇之家,2016,(11):43.
[2]于曄.戲劇導演創作中肢體語言運用的研究[J].藝術教育,2015,(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