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軍 施紹洪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走進了我們的教學課堂,作為抽象性和邏輯性的數學學科,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教學資源。只有巧妙的將多媒體應用到我們的數學課堂中,才能更好的實現數學課堂的生動性,更高效的突破學生學習數學的重點、難點,并為我們的數學教學服務,讓學生更加快樂的學習數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多媒體;巧妙運用;合理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各個學校的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先進的技術被普遍與成功的應用起來。巧妙的、有效的應用多媒體技術來開展初中數學的教學,會比教師的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更具魅力、更直觀、更有趣。現在就以魯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展開如何“巧妙應用多媒體,打造精彩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的探究,并達到更好的服務于我的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巧妙應用多媒體,增加數學課堂的生動性
中學生正處于發育發展的良好時期, 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增加數學課堂的生動性,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軸對稱》的內容時,總覺的單純的講理論、做練習,雖然比較實用,但缺少了幾何圖形給學生帶來的直觀性和感受性,于是,在課前的備課工作中,我利用多媒體搜集了大量的圖片和資料,例如:漂亮的蝴蝶,大紅的雙喜,火紅的楓葉,唯美的剪紙等等,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同學們,給學生帶來大量的視覺體驗和感受,并利用這些圖片和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分析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等,并進一步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相關性質,這些知識點在學生已經深入領會軸對稱之后就非常容易的接受和理解了。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無論是學習效率還是學習熱情,都會更高。
二、巧妙應用微課程,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完全依托于多媒體的。對于初中數學課堂來說,它既是教師教學的新的選擇,也是學生學習的新的方式。在應用微課程的過程中,我主要在引導學生預習新課和講授重點概念、重點題型的處理上做了研究,從而突破重點和難點,更好的服務于教學。
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有理數的加法》,是本章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對于法則的理解是這節課的關鍵,而且這節課也是之后學習有理數的減法以及混合運算的基礎,這部分如果掌握不好,之后的學習會很吃力。鑒于這么關鍵性的一節課,我在學生預習階段,專門針對“有理數加法的法則”制作了微課,并通過班級 QQ 群提前發給學生和家長,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利用家庭作業時間反復進行預習與理解,在第二天的數學課堂上,我們進行了預習的展示并針對自己在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這樣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難點很容易就突破了,微課的最大優點就是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多次研究,解決了課堂上教師講過后,還是沒有掌握的問題。
在復習階段,我也會將重點、難點的題目制成微課程,通過班級QQ群發給同學們,提高學生復習的效率。
三、巧妙應用多媒體,實現課內課外的有效結合
人版初中數學課本的幾何圖形部分的內容比較多,難度也挺大。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我利用課外時間組織了七巧板活動小組,并借助計算機,讓學生實現人機交互,興趣小組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通過鼠標的拖動拼出教師指定的圖形,并能夠自己進行獨立創作。七巧板興趣小組的建立非常有效的解決了學生學習幾何圖形的困惑,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而且也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幾何空間思維。
四、巧妙運用多媒體,使數學形式多樣化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 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 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一堂課的教學中,教師要盡量讓學生擺一擺、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猜一猜,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調動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獲取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如:“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畫不同的三角形,并量一量角的度數進行猜想、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方法,教學過程 中,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闊的探究空間,從動手測量、計算內角和,發現測量過程中會出現誤差,引導學生通過量、撕、拼、折等一系列活動找到自己的驗證方法,并 運用多媒體展示幫助學生總結。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多種學習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 的主動性,從而完成自主學習。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還可以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跨越時空的限制進行互相交流,實現自由討論式的協 同學習,這顯然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與之相提并論的。我們要從實際需要出發,合理運用多媒體,靈活處理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學生的數學學習就可能取得預期的 效果。
五、巧妙應用多媒體,實現與學生、家長的良好溝通
當前的中學生,更加熱衷于通過網絡與人溝通,目前較為實用的有校訊通、 QQ 群、微信群等,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可以通過校訊通與家長保持聯絡,以取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作為數學教師,會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表現通過校訊通傳達給家長,并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家長都特別理解教師的工作。同時與學生的溝通主要是通過班級QQ群來實現的,學生在做家庭作業遇到難題時,會在班級QQ群里進行討論交流,教師也會參與其中,給他們解決燃眉之急,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習數學的效率,而且也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
成長·讀寫月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