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堂/廣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中職教育的主要特點就是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和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財經類專業的社會應用性明顯,因而在教學中,學校以多種方式鼓勵和促進學生的實踐訓練。針對我國中職類院校財經專業教學中的主要問題,需要在尊重國家教育部教育要求和國家財政部經濟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展開研究。[1]
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實踐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專業的高素質人才,重視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和專業技能水平提高。實踐教學對中職財經專業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進行實踐教學,主要通過對學生專業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就業水平增長,使其更好的融入社會工作中。隨著我國教育體系變得不斷完善和教育課程的改革,實踐教學已經成為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社會活動的參與和改造,將人文意識運用其中,使實踐意識與行為、人與自然的有效融合,促進學習和發展,實現自我價值。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教學,以多種形式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直接面對或模擬生產活動,幫助學生更加透徹的來接工作任務和生產要求,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在財經專業實踐教訓中,一般是由老師帶領和組織學生入崗觀察、操作實際工作,并對其操作手法和操作技能進行指導。
實踐教學對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學校通過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更好的將課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的生產實際中,做到學習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教學實踐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通過現場指導、現場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增強自我學習意識,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獲得一定職業經驗和職業素養。另一方面,中職院校在組織財經類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同時,將教學活動賦予了實踐意義,是教育理念轉變和教學手法創新的表現,豐富了專業版教學內涵。中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接受的學生年齡較小,受文化教育課時間相對較少,學生面臨社會工作壓力較大。而學校在專業教學中以實訓的方法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和適應工作環境和內容,具有鮮明的教學意義和人文促進意義。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彌補了理論教學的不足,豐富學生專業學習內容,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課本理論部分,提高實際應用和和轉化能力,對于培養社會財經專業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2]
要促進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既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學體制,對老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作出明確的規范和約束。順暢的教育體制是實現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正常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實踐教學體制要求學校積極實現校企聯合、工學統一,通過學生的實踐訓練,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的。但是在實踐中發現,中職院校教學體制上存在漏洞,對于實踐教學浮于表面,并沒有建立完備的技能實訓和技能考評制度,人才培養模式不夠完善,實踐教學效果不佳,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高。財經專業教學實踐體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中職院校人才流動和企業人才流動管理不善,沒有形成有效的雙向人才流動模式,使工學教學無法形成銜接和轉換。另外在實踐教學中,學校安排學生定崗實訓后,并沒有進行跟蹤教學,財經專業教學老師沒有進入崗位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失去原本意義,學習效率不高。對于這些,需要學校和企業做好溝通和交流,將中職學生財經專業實習作為制度化管理,將科學的規章制度合理運用到學生實踐學習的管理和指導中。
中職院校教學主要是通過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授和培訓,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相較于一般高等類院校,中職財經教育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技能型,因而在課程內容安排上也要關注到這一點。但是在實踐中發現,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課程內容呈現分散現象,專業知識集中度不夠,欠缺綜合性。財經專業課程學習主要包括賬務處理程序、財經法規知識和會計電算化操作等,對于這些內容,需要在課本中以串聯和融合的形式向學生展現。財經知識不是單一性的,是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集中體現的。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要更好的實現實踐教學就要在課程設置上更加系統化和專業化,對于課程內容選擇要注重實用性和有效性。有些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課程設置偏重理論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安排單一,不利學生的教育和全面發展,另外對于實踐教學課程安排存在課時少、課時不合理等情況,不能保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進行,影響專業學習效果。
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需要學校提供足夠的基礎教學條件,實踐教學高效化管理。但是在實踐中發現,中職院校與社會企業的對接不夠,不能為學生安排足夠的教育實訓機會。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學生要掌握和學習的法規、理論和操作性知識較多,內容枯燥、知識點多,一味依賴課堂教學學生難以全部消化、掌握,因而需要學校以實踐教學的形式,及時安排學生入崗培訓,在企業實際財務工作中強化知識和技能的運用。但是由于部分中職院校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既沒有與企業實現有效的合作,也沒有建立一定的實訓基地,或者是對實訓基地教學管理不夠,導致財經類專業學生實踐學習的開放度不夠,專業學習缺乏職業性和社會性。促進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需要有做夠完善的基礎教學設施,完善教學條件、優化教學環境。對外,中職院校不能實現與社會企業的合作、促進工學結合;對內,不能充分調動資金、建立和管理專業實訓基地,這些都將影響學校最終教育成果。
中職院校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向社會工作,并且財經類專業在社會中應用較廣,因而在學校教育階段需要綜合以上要求,對學生實現理論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指的是學校和社會企業合作,共同實現工學統一。一般是學校與企業簽訂合同,在中職學生完成課堂專業知識學習后,由學校安排進入企業實際崗位學習操作技能,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有效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境,學生通過實際工作將課本多學與實際相結合,深入了解專業要求和專業內容。企業通過對學生的崗位培訓,能夠直接了解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企業優選人才奠定基礎。因此,中職院校需要積極與相關企業版做好溝通工作,通過職業知道和教師教學對學生實現雙向教育,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加強實踐教學的校企合作,需要學校根據企業位置、發展特點和崗位要求,綜合學生的學習意愿和學習基礎合理選擇。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對專業實訓要求不同,因而需要在不同學習階段安排學生進入不同發展水平企業完成實踐學習。
中職院校專業教育助于職業教育和技能教育,因而在教學計劃中需要增加課外實訓內容,豐富學生的實踐知識、拓展學生的專業技能。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種類較多,常見的有會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以及金融、財務等,這些專業雖然同屬于財經類,但是由于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向不同,因而專業性質上也存在一些區別。中職院校在設置專業時需要根據專業性質區別制定合理的課程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實踐訓練。財經類專業工作范圍為企事業單位,主要從事內容為會計、核算、出納、稅辦等,因此學校在實踐教學技計劃中需要安排不同的實訓內容。同時,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學校都要進行跟蹤教學。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有會計計算機技術、財務處理程序、成本統計、審計等,對于不同的課程需要制定不同的實踐教學計劃。通過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教學計劃的完善,能夠更好的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3]
中職類院校專業教育需要格外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拓展。財經類專業學生主要就業方向是關于經濟、財務一類,對于賬務處理和法規掌握具有嚴格要求,因而在實踐教學中,不能單一的灌輸學生課本知識,需要學生在實際訓練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熟悉財經法規是從事財務工作的的基本要求,也是約束財務人員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的重要手段。學生在參與財務實踐學習中,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會計記賬、損益核算、資產負債處理方法。還要學習財經政策、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做到依法辦事、客觀公正和誠實守信。在實踐教學中,帶課老師和崗位指導老師均要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一點,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實踐教學中,學生不僅要學生成本、費用的核算方法,還要學會利用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資產、負債統計,這就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不僅要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善于學習,實現職業技能拓展。
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是促進學生專業水平提高和職業技能提升的重要方法。在現代教育模式中,傳統的書本教育和課堂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由于中職院校職業教育特點,需要學校在與社會企業聯合中,直線現場教學和在崗教學,全面提高學生專業素養。中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新的人才培養機制,更是社會發展中專業財經類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蔣麗君.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13(02):103~106.
[2]景剛,耿慧敏,于善波.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3(21):123~125.
[3]鄧金娥.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演化及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