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明
摘要:目前,我國的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信息系統現已在鐵路系統廣泛應用,成為鐵路運輸生產、安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基建工程配套信息系統工程越來越多,做好基建配套信息工程施工的過程管理,是保證信息工程乃至整個工程質量的保證。從基建配套信息工程的實施過程程序出發,對信息工程施工過程管理的方法進行思考,闡述信息工程施工過程管理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鐵路;信息工程;施工過程;管理;思考
引言
隨著我國“十三五”規劃的穩步前進以及“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思想的科學實施,鐵路作為重要的運輸和裝載設施,被推向新的臺階,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并把它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和優先考量,這就為我國鐵路在以后發展的道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我們必需加快鐵路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鐵路車輛信息化建設迫在眉睫,由于鐵路車輛信息化建設的復雜化、多樣性,為鐵路車輛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難題,因此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必須站的更高、看的更遠,從不同的層面、全新的視角全面的剖析和研究鐵路車輛信息化建設和我國現代化發展之間的問題,以鐵路車輛各個方向的信息化去推動整個鐵路系統的創新和升級。
1鐵路信息化建設及共享現狀分析
鐵路信息化建設以《鐵路信息化總體規劃》為指引,開展信息共享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建設,采用SOA架構建構鐵路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建立集中共享數據庫、企業服務總線技術注冊發布服務等方式,實現鐵路信息數據的共享。然而,受到觀念、技術等方面的限制,信息共享程度較低,并大多聚焦于共享服務領域,而對信息共享底層技術、資源支持、服務檢索等方面較少關注,為此,鐵路也開始加強業務系統的整合,建構了客票和清算系統交換信息、車輛5T系統、貨運安全監控系統、行車安全監督系統、工務系統、機務系統等,較好地實現信息的交互和集成性應用。鐵路信息共享架構也經歷了不同階段,極具典型性的信息共享架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業務系統直接連接架構。在業務信息共享需求不高時,通常采用點對點的系統直接連接方式,使應用系統的接口相連,實現對信息的接收、發送、映射、轉換、加工處理。然而其缺陷在于缺乏相關的規范和標準,接口是獨立、非模塊化的,無法實現重用。(2)基于中間件的共享架構。在應用集成技術快速發展的趨勢下,對應用系統的專用數據加以獲取,并在中間件平臺的映射、轉換和傳輸機制下,實現數據的交換和傳輸安全,突顯其集成化管理、模塊化的特點,然而其數據接口復雜且缺乏通用性,無法實現大規模數據的交換共享。(3)面向服務的SOA架構。它可以采用企業服務總線技術管理發布服務,對外提供同步或異步調用方式,靈活地獲取服務,具有重用性和松耦合性。然而,單一企業服務總線的信息共享交換效率較低,而分層分布架構下的企業服務總線存在信息共享的難題。
2信息工程施工過程管理
2.1對系統方案進行審查,做好交底
要做好施工過程管理,就要做好比如技術,物資設備,勞動力組織,施工現場要求等各項準備工作,并要對工程實施過程進行督促檢查。前期設計方案審查、技術交底,是關系工程實施質量的前提,是項目實施的技術準備,只有經過這些過程,用運用管理、檢修標準和后期運行維護要求來克服設計和方案中不足缺陷,才能保證建成的系統滿足生產需要。經過對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部署,質量保證措施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審查,充分考慮現場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提前預想,就能保證施工過程的順利安全。鄭徐客專配套信息工程實施過程中,對前期的可研,初設,施工圖進行認真審查,結合路局的運維經驗和已開通項目的實施情況,對設計院提供的相關設計文件進行審查,提出專業意見,確保了項目建成后符合路局的管理要求。
2.2并行編程技術
云計算系統要對海量數據進行精準的計算和分析處理,原有的單處理器和串行計算技術顯現出遲滯性,為此采用多臺計算機和處理器協同工作的并行處理技術,在對任務進行分解的前提下,不同的處理器可以對分解的子任務進行處理,運用并行編程模型,實現數據和任務的分配、進程或線程的消息傳輸。如:Google提出的MapReduce模型,就將多個鍵值相整合,提高了處理速率。
2.3加強現場督促檢查
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必要的現場檢查,發現施工過程中的不符合規范和要求的地方,隨時督促整改,確保工程實施的質量。另外,自己在工作中的缺點,可能不能馬上覺察,需要在檢查中發現,所謂“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因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嚴格檢查,不走馬觀花,不走過場,落實檢查的問題,并及時整改解決,保證了最后的施工質量。鄭徐客專合計進行平推檢查,驗收前檢查等6次,發現問題85項,基本都在督促檢查中把問題消滅,使得項目實施順利,保證了靜態驗收、動態驗收、動態檢測和安全評估順利實施,保證了按期開通運營。
2.4制定質量控制措施
(1)職責落實,人員落實,保證質量控制人員的配置;(2)確保施工單位資質要求??偘鼞峁┓职毯凸こ桃笙喾馁Y質證明,要求具有專業許可和實施經驗。(3)對于進場材料、設備要進行抽檢。在平推檢查中發現,現場的防靜電地板包裝標識為辦公地板,為保證地板的防靜電效果,要求施工單位進行防靜電測試,并提供測試報告,保證了信息機房的防靜電要求和效果。(4)加強對隱蔽工程實施過程的記錄檢查和現場抽查。加強對隱蔽工程監理記錄的檢查,真正發揮監理的作用,保證信息系統工程的監理質量。(5)積極開展質量改進措施管理。在變化中成長,在變化中提高,不斷積累經驗,及時總結改進措施,匯編成冊,留檔交流,成功經驗在今后的項目工程中推廣和在運維中借鑒。
2.5強化網絡和信息資源的安全性
制定嚴格的安全防范機制,科學合理的鐵路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積極應用密碼技術、訪問準入控制、防火墻、入侵檢測、數據防災與恢復技術、安全綜合審計、漏洞掃描和防病毒技術,確保鐵路信息系統的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和可控性,提高信息網絡的防護能力,消除信息安全隱患,提高網絡安全事件處置能力,提升管理和業務人員專業水平,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信息化優勢,提升鐵路運輸行業管理水平。
2.6做好結合部管理
(1)溝通管理。做好施工單位和運營接管單位,施工單位和維護維保單位,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等之間的溝通管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在溝通中確保相互的認可和支持。朝著共同的目標推進信息工程的實施。(2)全局管理。明確目標,積極實施全局管理,大局觀念,做到局部服從全局。保證工程實施各方的目標是一致的,各方都要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才能實現全局的目標。(3)資源管理。要管理好結合部的問題,就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協調各方面的資源,兼顧各方的利益,調集一切可用資源,協調分配資源,充分利用資源,保證資源利用最大化,才能使得信息系統工程的順利實施,提高信息工程的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云計算技術迅猛發展的態勢下,要探索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鐵路信息共享平臺建構,并思考鐵路信息共享平臺的關鍵技術應用舉措,基于鐵路信息共享服務的業務需求,建構和完善云計算的鐵路信息共享平臺,形成具有一定邏輯的物理架構,涵蓋鐵路信息共享平臺先進的支撐體系、存儲體系、安全體系等,充分突顯鐵路信息共享平臺的優勢特點,滿足行業內信息共享和交換的需求,不斷推進鐵路信息共享的應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鐵路貨車運用維修規程》(鐵總機輛[2018]184號)中國鐵道出版社,2018.
[2]葉劍.車輛段鐵路貨車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
(作者單位:內蒙古集通鐵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