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新的課改下,我們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去用心關注的課題,那么當前很多教師的課堂效率不高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我們將采用什么的對策來進行應對,我將對此進行一一分析。
關鍵詞:課堂教學;語文;反思;效率;小學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導致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進行不斷地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哪些方面需要我們去改進,只有在不斷地反思過程中進行不斷地調整,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通過自己這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我覺得在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這些方面是導致我們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下文我將和大家進行一一分析。
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 受應試教育和傳統觀念的制約和影響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往往都顯得比較急功近利,這種影響難以在我們的日常語文教學中得到較好的轉變,所以我們往往會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養,有時候反而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因為在這種影響下,不能更好地將學生變成我們課堂教育的主體,片面強調了老師的作用。在開展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舊將自身作為教學中心,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就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突出。
(二) 師生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在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我們的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這樣的一種現象,那就是我們沒有和學生建立起一種和諧、平等的關系,所以往往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顯得比較沉悶,難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營造出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還有就是我們的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從我們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這樣就會讓我們根據課本所設計的答案比較固定,所以我們的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就顯得比較機械單一,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性,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顯然不利于我們學生的發散思維的培養和發展。如果我們的教師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那么我們就能夠更好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我們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增進我們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三) 課堂教學的側重點仍舊是知識的學習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很多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上,往往卻忽視了提升我們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這樣時間長了,勢必會造成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只能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難以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進行舉一反三,很顯然不利于我們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 精選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因此,想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就需要最大程度的激發出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怎樣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小學語文教師需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精心選擇,讓學生能從上課的開始到課堂的結束都能保持活躍的課堂氛圍,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課堂中可進行比一比等活動,適當的鼓勵學生之間相互的競爭,比比誰記得更快,記得更牢,而學生間的適當競爭能很好的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此外,在課堂中還可通過角色表演、做游戲、分組討論等手段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不斷引進新的知識,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和學習思路,把握好課堂提問的難易度,從而讓學生在自身基礎上不斷進步,更好的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激發出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 教師需吃透教材,認真備課
教師只有將課備好,才能將課上好。從廣義上講,科學的備課包含教材和學生兩個方面。許多小學語文老師在備課上,“備教材”做得很好,但對“備學生”方面卻并不重視,因此,想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以吃透教材為基礎進行認真備課。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課前需精讀教材,對教材中的重難點有清晰的認識,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需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擴充,進行有效的取舍和不斷優化,最大化地運用教材外的知識引導學生感悟語言世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有利于解決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弊端,不再只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此外,還需要注重“備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與學生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共同去完成課堂的學習。在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是主導者,也過分強調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但是課堂教學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其主體是學生,而教師在課堂中就需要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語文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將原來“備教材”的內容不斷轉變為“備學生”所需要的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教材作為工具,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作為重點,并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 營造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學會在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可以更好地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可以更清楚地去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從而更好地來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在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只有學會不斷地開展教學反思,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我們的課堂教學,在這個反思的過程中,不僅要反思學生的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情況,更要學會從我們自身入手,不斷掌握和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學會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更好地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焦桂香.淺談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J].科技風,2008(24).
[2] 潘來強.引領教師深度反思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1).
[3] 袁向輝.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4(7):28-29.
[4] 王麗榮.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J].赤子(中旬),2014(2):273.
[5] 彭秀清.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93.
作者簡介:劉裕華,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天泉湖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