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課后練習對所學課文知識內容的鞏固、消化、吸收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為此,文章結合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后練習存在的問題,具體從導入設計、把握課文重難點、多維空間實踐情境的創設等方面具體分析初中語文課后練習處理優化策略,旨在更好地促進初中語文教學。
關鍵詞:課后練習;語文課程;教學優化
一、 引言
課后練習是教材編者根據語文教材文本獨有的教學價值,精心編著出來的,能夠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學習的練習。課后練習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對深化學生的語文學習,增強學生語文學習體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初中語文教師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要求,實現對課后練習內容的合理應用,不斷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提升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成效。
二、 初中語文課后練習存在的問題
(一) 練習題缺乏具體方法的指引
練習題缺乏具體方法的指引是說課后練習題的要求明確,但是缺乏明確的實施操作方法。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理想》一課有這樣的一道課后題“舉行一次朗誦比賽,比一比,看誰朗誦比較好。”這一題目的設置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語感,提升個人語文綜合素養,但是對于“朗誦得最好”缺乏明確的標準,相應的朗誦技巧、朗誦方法等也缺乏明確的提示。
(二) 缺乏有效課后練習情境的設計
學習情境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通過想象、手工、口述等手段來提升學習成效。良好情境的創設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知識。但是從現階段的初中人教版語文課后練習設置來看,缺乏對相應情境的設計。
(三) 練習要求較低
新課標將初中語文練習學習目標設定為四個階段,在不同時期對學生的練習學習要求不同。但是初中人教版語文課后練習的設計對知識和能力訓練呈現出較低的水平。比如八年級語文《蘇州園林》課后練習是讓學生寫一篇介紹園林的文章。
三、 初中語文課后練習題的設計優化策略
(一) 利用課后練習題設計導語,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課堂導語的設計深刻影響課程教學成效,為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利用課后練習精心設計導語。比如在學習陶淵明《飲酒》的時候,課后有這樣一道練習題:“有人認為陶淵明不僅是一個田園詩人,而且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以之前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作品,談一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針對這個課后練習題教師可以做出靈活處理,巧妙設計導語。“陶淵明的詩歌充滿田園氣息,在讀其詩的時候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景色迷人、風景美妙的環境中,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下陶淵明的詩歌《飲酒》。”導語的設計實現了對課后練習題的充分利用,在帶領學生回顧舊有知識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對接下來課程的學習興趣。
(二) 利用課后練習題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課文重難點內容
第一,利用課后題增強師生互動,攻克教學重難點。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重難點和課后練習題密切結合,將練習題作為幫助學生分析課文、師生互動的重要內容,將練習題作為理解課文重難點的突破口。比如在學習初中人教版語文《荷塘月色》一課的時候,通感和博喻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在課后練習題中,有一道題目和教學重難點密切關聯,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后題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達到語文學習目標。第二,借助課后題把握文章學習內容。初中語文課后題的設計和文章內容存在密切的關聯,通過課后題的學習和解答能夠幫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比如在《登泰山記》課后設計了這樣三個問題:①找出課文第二段的登山路線;②文章景物描寫的順序;③第四、五段的內容大意及這樣寫的好處。在學生完成題目的過程中也進一步理解了文章內容。再比如學習《祝福》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完成戲劇表演的方式來讓學生把握課文的書寫脈絡,充分把握故事情節發展走向。
(三) 利用課后題為學生創設語文學習多維空間情境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人教版初中語文課后練習題總體顯示出開拓的空間視野和綜合實踐意識,注重在情境的渲染和熏陶中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第一,借助課后練習題將語文學習引向更為開闊的資源空間。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語文的學習要植根于現實世界,樹立長遠目光。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社戲》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學習自我情感體驗,通過文章段落的比較閱讀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文也更加注重引導學生體驗和關注實際生活,在關注實際生活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有意識、有計劃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另外,新時期,初中語文課后練習還注重引導學生關注自然和文化,通過觀察、體驗自然來進行語文實踐。比如在《社戲》學習之后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說說下面幾句話表現了平橋村怎樣的民風……你能用幾句話寫出你家鄉的好民風嗎?”這道課后題充分體現了教材編寫者對民族特色文化意識的關注,注重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的學習延伸到更為廣闊的社會文化認識中,感受多重文化價值。第二,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實踐。初中語文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將課內書本知識和課外實踐有效結合。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社戲》課后練習設計不僅關注課堂實踐,而且注重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根植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性的課外閱讀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內知識。第三,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初中語文學科本身承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培養美育的任務。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規定:“語文訓練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統一的,語文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陶冶學生的語文情操。”為此,語文課后練習也要注重啟發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道德情操。人教版初中語文《社戲》中寫到的平橋村村民純樸、善良、好客的好民風,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熱愛民族地域文化的感情有很好的啟發作用。為此,課后練習題的設計中需要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平橋村的民風,體驗鄉土文化精神,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后練習是初中語文教材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對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讓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的關鍵。為此,需要教師結合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需要,靈活處理課后練習,從而有效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凌火元.閱讀教學的課堂調控[D].福建師范大學,2001.
[2]丁喜梅.巧用課后練習優化語文教學——談初中作文素材之積累[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9):75.
[3]郭召輝.靈活處理課后練習優化課堂教學[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01):56.
作者簡介:
鄒金山,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宿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