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往往體現出非常細化的教學形式,然而其中卻蘊含著具有很寬廣的現實意義,所以優質的教學需要體現出細節化。在教育部門對小學數學課程提出新標準的背景下,數學教學愈加強調“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的言行舉止也屬于教學細節,也就能夠作為評價的依照。在實行教學過程中,若對有意義的細節及時發現,并及時進行評價,將會給學生帶來較為深遠的影響。那么在本文中將從細節化的角度,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評價進行具體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細節;多元評價;評價價值
學生在意義建構過程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不是單一維度的數值反映,而是對多維度、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對學生學習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小學生思維能力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考慮運用細節化的形式,來堅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所謂“細節、評價”從現實角度來說,就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瓶頸時的有效指導、取得好成績時的表揚、因此在課堂中,對學生所體現細節進行有效評價,也就是充分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更是體現數學教學的科學化、細致化。是實行優質教學的有效渠道。
一、 抓住細節,架起師生互動評價的橋梁
在新課程標準中,重點強調了多方面的評價、關注和欣賞,調動和挖掘學生內在實力。一個評價在不同場合下,所發揮的現實意義都有所不同。所以“抓住時機”是數學教學運用細節化評價要注重的首要問題,需要在學生面對挫折的同時,給予發自內心的欣賞和鞭策,結合學生的天性和特點,尊重其學習興趣、并且還需要考慮欣賞學生所表現出的優勢。比如在小學生“認識圖形”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現實的角度,在教室中找出圓形和方形,學生踴躍發言找出了很多個圖形和方形。其中有一個學生發言說:“人的身材可以用圖形來表示,瘦身材可以用長方形表示,中等又胖的身材可以用正方形表示,矮胖身材可以用圓形表示。”這其實是按人的體型來區分圖形,這個學生的發言體現出了明顯的童趣,卻引來學生的笑聲,我也笑不可抑。這個發言學生的臉上出現了窘迫的表情并低下了頭。我立刻明白了是大家的笑讓他對自己的發言產生了質疑。我便耐心地對他說:“人的身材是有不同,可我感覺到你是一個很細心的學生。我們大家是在用笑聲鼓勵你”。學生聽了這樣的話也高興地抬起了頭。在學生發言過程中,教師能夠及時捕捉到學生的異樣細節,并耐心的鼓勵了學生,讓學生重新找回了自信,并且進一步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二、 關注細節,體現生生之間評價價值的多元
所謂評價價值的多元,也就是說對思維價值的多元化評價,嚴謹的數學教學通常運用“對與錯”來進行評價。這樣評價往往會攪擾學生的思考,以至于降低學生探索知識的主動性。開放的數學教學需要結合學生思維能力和掌握知識的情況而展開多元性的評價。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通常都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起初學生只是片面的運用“對與錯”的方式對對方所發表的觀點進行評價,并且總是以“自我”的角度來表達自以為正確的觀點,這樣的評價既不會增強學生的評價能力,更不會讓學生從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那么在多次的評價活動中,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學會以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評價出對方的閃光點和有待改進的方面。通過這樣的評價給學生提出相應的建議。這樣的評價過程就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判定,而是思維方面的運作。比如在進展減法教學時,我讓幾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相關減法豎式。在學生書寫完畢落座后,以往都是引導學生進行統一核對,結果統一就通過,不統一的結果再找學生明確標準答案。然后我請其他學生對黑板上的做題情況做出評價,有一個學生發言:“我看出黑板上有一個題目所解過程不對,然而從整體來看寫得很規整,是需要我們全體同學向其學習的,若在以后書寫時注意題目細節,準確無誤的抄寫就完美了。”這樣的話使得做錯題的學生將低下的頭重新抬起,并且向做出評價的學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接納了對方的建議。與此同時,又有學生發言:“其實這個題目解的過程是正確的,只是其中數字沒有對齊,我想說這正是要求我們在學習中要加強認真程度的地方。”這樣的發自內心的評價也讓所有學生心服口服。
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時,只要善于引導和訓練就會更加注重細節的問題。同時還要十分注意評價的“相對性”,有些解法雖然繁,但有利于啟發后期思維;有的想法雖然有錯誤,但給其他同學以警示。只有多元評價,善于發現和肯定思維的亮點,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例如,以長為6厘米,寬為4厘米的長方形探究周長的計算方法,學生匯報了如下七種方法:(1)6+4+6+4=20(厘米);(2)6+6+4+4=20(厘米);(3)6×2+4×2=20(厘米)。此時,學生積極地對每一種方法做了評價,被評價者有的露出了笑容,有的著急地為自己解釋思路,有的知道了錯誤的原因,課堂上學生探究的氣氛濃厚,活躍了學生思維。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思維不要做表面上評價,而是需要通過其表現出的狀態來發現本質,重視細節,在學生相互間的評價中找出其中的思維價值,斷而做出多元化的評價,以實現預期狀態。
在現實環境中的微小細節,通常不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然而若有效運用這些細節來加強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意識,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眾所周知,這樣的項目不屬于課程范圍內,然而從專業的角度來說,能夠讓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充分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而處理一些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通過細心觀察和處理事務等活動,進行自身心態的調節,從而運用最有效的處理問題措施。
三、 結語
新課程背景下,多元評價這種方式能夠充分發揮評價主體的作用,使評價結果更為客觀,激發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性。進一步講,多元評價模式的運用重要的意義在于能夠促進現今教學模式上某種改善和創新,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也符合當代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亞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元評價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顏劍英.運用多元評價,展現數學課堂魅力[J].教育藝術,2010(6):68.
[3]陳宇星.多元評價在數學教學中的魅力[J].教育,2016(49):68.
[4]陳蜜.數學教學多元評價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
陳金銘,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盤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