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幼兒不能正確認知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其主觀學習激情就稍顯不足。在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引導幼兒參與學習活動,并獲取有用知識是我們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鑒于此,本文即立足游戲策略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及相關問題的分析,進而論述相關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教學
一、 引言
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升幼兒園教學實效性已然成為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問題。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闭\然,玩樂作為學生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元素,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自然應該積極應用游戲策略,以此促進學生融入學習活動,助益其獲得知識。正是教育界對幼兒認知特性、學習規律、身心發展特點的深入研究,才使得游戲策略在幼兒教育中得到很好的普及。游戲策略在幼兒園教學實際中雖然取得了實際性的成果,但也存在諸多問題。立足現狀與問題,進而探究相關的應用策略則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二、 幼兒園教學實踐的現狀與問題
1. 游戲策略目的與價值分析
游戲策略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身心防松,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其價值無疑是寓教于樂,是知識在游戲之中有效滲透。但是在諸多實踐案例中,我們不難窺見游戲策略的應用目的與價值剝離的現象。其最為突出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教學實際中部分幼師過度重視知識滲透,在游戲教學中融入過多知識,從而導致游戲教學變味。其二,部分幼師過度放大游戲教學的娛樂性而忽略了知識的滲透,從而使教學成為華而不實的花架子。
2. 游戲教學中學生自主性缺失
正如上文所言,游戲策略運用于教學實際的條件之一是學生主觀參與。因此在教學實際中,我們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激發自身的潛能并主動的學習知識。但是據部分應用案例來看,在游戲教學實際中卻也存在部分教師過度干預教學活動的現狀,從而導致學生喪失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
3. 游戲教學缺乏創新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幼兒教育也需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也應該契合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策略,以提升教學實效。然而部分幼師在使用游戲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卻不思創新,不切實際地照搬他人的創新成果,從而導致游戲教學實效性不佳。
三、 游戲策略在幼兒園的運用作用
1. 游戲策略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據教學實際而言,興趣是引導幼兒學習知識的源動力。我們在教學中時常會遇到一些注意力不甚集中,學習激情不高的孩子。對于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將原因單純地歸納為“孩子不喜歡學習”。因為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探索新事物的熱情,他們總是喜歡問“為什么”,他們總是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由此可見,在教學實際中,如果孩子們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其關鍵因素不在于學生,而是在于我們的教學方法可能出現了問題。言歸正傳,幼兒教育中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最好的方法無疑就是運用游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總是能夠樂此不疲地享受游戲,這即證明孩子是喜愛游戲的。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融入游戲則不難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2. 有利于幼兒理解學習知識
由于幼兒年齡尚幼,其認知能力稍顯不足,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弱,如果僅靠單純的語言教學則很難使幼兒有效理解知識。游戲作為的孩子比較喜歡的活動形式,其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有效利用游戲語言也更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則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從而幫助其有效理解并掌握知識。
四、 游戲策略在幼兒園實際教學中的運用
1. 游戲策略在科學教育中的運用
幼兒園科學教育是培養幼兒科學理念并激發其探索精神的重要課程。但由于部分科學知識稍顯抽象難懂,因此很難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我們就可以適當采用游戲策略,將科學知識融入到游戲之中,以此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譬如在認識磁鐵的科學教育活動中,為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有效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科學游戲活動。首先我們應向學生提供活動必需的材料,如磁鐵、鐵釘、曲別針、塑料片等。其次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磁鐵互吸、隔山吸物等游戲活動。最后,在游戲活動進程中抑或結束后有效灌輸理論知識,例如在進行隔山吸物的過程中,我們組織兩個學生分別將磁鐵和鐵釘放置在塑料片兩端較遠的距離,然后通過移動磁鐵從而成功將鐵釘吸過去,在此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告訴學生“你看磁鐵的威力多大呀,它竟然可以隔著塑料片將鐵釘吸過來”。通過這樣的游戲教學,學生對磁鐵的性質必然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 游戲策略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本質目的是幫助幼兒認識了解數字,從促使其數學觀念萌芽發展。為了促使幼兒享受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我們同樣也可以將游戲策略融入到數學教學實際中。譬如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融合著節日的濃厚氣氛,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數月餅”數學游戲活動。此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識數、數數能力,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首先組織學生利用橡皮泥和各種模具做出各型各色的“月餅”,有帶有小兔子圖案的長方形月餅、也有大大的圓月餅。做完月餅后,我們組織學生進行“小熊、小白兔互送月餅”的游戲,即邀請兩位學生扮演小白兔和小熊的角色,并要求小熊和小白兔分別送給對方不同數量的月餅。在此過程中,學生們都覺得十分有趣,從而競相參與游戲活動中,并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識數、數數能力,成功地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3. 游戲策略在藝術教學中的運用
據教學實際經驗而言,藝術教學活動通常是學生最為喜愛的內容之一。在藝術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畫畫玩耍。在學生學習興致本來就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將游戲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那么必然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譬如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們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蝌蚪”游戲,即讓學生扮演小蝌蚪在水中游行,并規定“游行的速度應該與音樂節奏快慢保持一致”。在此游戲過程中,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完全跟著音樂節拍行動,但是在我們帶領下進行游戲,學生便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音樂節拍的特性,從而為良好的音樂素養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4. 健康教學中游戲的運用
幼兒園健康教學是幫助幼兒培養健康體能的關鍵要素。在幼兒園健康教學中,我們應該正視理解幼兒好玩、好動的天性,積極在教學實際中融入游戲,從而引導孩子參與教學,如此一來便能夠促使學生在游戲中動起來,在運動過程中鍛煉身體,并逐漸提升自我的身體素質。譬如在教學實際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貓捉老鼠”游戲,讓學生在寬廣、安全的運動場,盡情地奔跑嬉戲,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引導幼兒參與學習活動,并獲取有用知識是我們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據實際來看,以游戲為載體,將教學融入各項游戲活動中,則是新時期幼兒園教學的新方向。于幼兒園教學實際中,為了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掌握知識,并感受到學習樂趣。那么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就需切實將游戲策略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我們在運用游戲策略之前,應該結合相應的運用案例,積極學習其中的優秀經驗,并了解其存在的不足,從而才能夠有的放矢地制定矯正策略。一言以蔽之,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將游戲策略運用于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中,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認知能力,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宗旨。
參考文獻:
[1]趙志芳.淺析游戲策略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12):00146-00146.
[2]劉宏.在幼兒教學中游戲的有效運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7(45):83-83.
[3]高輝.游戲化策略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運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135-136
[4]徐平.淺談游戲教學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7(8):201-201.
作者簡介:
陳丹玲,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實驗幼兒園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