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的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在工作的四年里也做了一些有效的嘗試與探索。
關鍵詞:情感;師愛;期望;溝通
陶行知說過,老師不僅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在整個幼兒園階段,幼兒把情感需要放在第一位。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在三年的課堂教育教學體驗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是心靈的事業,只有用心經營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孩子。那我根據實踐經驗,來談談自身的體會。
一、 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需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有了適當的營養,才能發生高度的創造力?!比嗽谟變簣@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常常把情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幼兒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常常取決于對任課教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們對這樣的情感尤為敏感。如果老師在活動中微笑滿面,溫柔可親,對全班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帶著進取、信任、向上的心態;在自由活動的時候,盡量創造條件,與幼兒多親近,如與幼兒談心,與幼兒游戲。當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問題了,教師要耐心地為他們找出原因,分析問題,找出戰勝困難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責備和教育。這樣不管在教學活動中,還是游戲活動時,都要使幼兒從老師那里得到真誠的關心和愛護,積極的期待和希望,他們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任和愛戴,與幼兒形成了融洽的師生關系,因為喜歡老師所以喜歡上幼兒園,從而愿意接受老師的指點,并努力將指導變成行動,達到老師的期許。
在教學活動中,我嘗試無錯原則,對孩子的每一次回答我都加以表揚:“你很棒,你進步很大,你很聰明。”而對于基礎稍差,有時回答不出來的孩子,我先請其他孩子回答,再請他復述,等他答上來時,我用手勢“大拇指”表示為他的克服困難和虛心學習而自豪。在平時的游戲活動中,我也注意運用獎勵機制,如吃飯吃得快,吃得干凈的小朋友,通過五角星獎勵的方式積累五角星,達到一定數量換取獎品。在平時交際中,我也采取激勵機制,如園內遇到老師,能和老師打招呼的,給他的玩具柜上敲一顆“★”。午睡睡得好的小朋友,能互相幫助的小朋友等等,我會在他玩具柜上貼一個貼紙,并告訴幼兒一個貼紙抵三顆“★”。兩個星期評一評,誰玩具柜上的貼紙最多,誰就是“文明禮儀星”。
二、 正確引導后進生,發揚“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精神
老師對于這些特殊兒童更應有一顆包容心,讓幼兒看得見,摸得著,每時每刻都在感受溫暖。對于這些特殊兒童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幼兒感受到在幼兒園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激發幼兒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所謂特殊兒童,就是那些情緒比較低落,不愿意敞開心扉與人交流,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比較弱的孩子。對于這些孩子,我們一定要多加關心,并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我記得在我任教第一年的那一年,有一位幼兒經常不認真聽講,課上搗亂,嚴重影響了其他幼兒的學習。一開始我只是一味地對他發脾氣,這樣的方式不僅沒有成效,反而變本加厲。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首先,我向其家長了解了他在家的一些學習生活狀況,然后我與其父母進行了溝通。從溝通中,我知道,他是由爺爺帶著,父母長時間都不在身邊,學習上沒人督促,在家經常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他與老師進行“對抗”或許是缺少愛的表現,希望老師更加關注他。結束與家長的談話后,我把孩子叫到辦公室,進行了很長時間的交流,從交流中,我發現他其實是個懂事的孩子,而且很樂意與我交流。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時刻關注他的行為,階段性地在班級里表揚他細微的進步,讓全班幼兒都知道他在進步,也讓他增強對自己的信心。一個學期下來,我看到了這孩子臉上有了更多的笑容。當我問他長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時,他的回答讓我感動,他說:“我要成為像張老師一樣的老師!”讓我不禁感嘆,老師的愛有時真的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三、 用真心與家長溝通,以換得“真金”的碩果
一個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長,僅靠學?;蚣彝ザ际遣粔虻模處熡^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很難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現,需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合力,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共育新人。
1. 尊重每一位家長,做到一視同仁
林肯曾經說過:“每一個人都喜歡表揚?!睙o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因此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家長和學生對你的信任和尊重,之后的交流溝通才能得以實現。
2. 關心孩子,得到家長的信任
我記得在我的班上有這樣一個孩子,由于家里煤氣泄漏引起爆炸,整整一個月都沒有來幼兒園上課,臉部和手臂二度燒傷。我們兩位老師和阿姨買了些水果和玩具去看望他,關心了他的生活狀況和現在的健康狀況,他也表示非常想念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父母再三感激。對于學習,他的父母也征求了我們老師的意見,非常熱心地配合我們的工作。只有這樣用“心”的付出,當你需要與家長溝通時,他們就會很樂意與你交流,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3. 適時家訪,替家長解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爸爸媽媽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教育影響具有特定性和不能取代性。每個孩子都是在各種相對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教育觀念的差異必然會影響到子女的教育。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家園聯系看到孩子的生活環境,才能對孩子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
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師愛猶如心理發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兒童的心靈發展。只有實施愛的教育,讓每個孩子沐浴在愛與希望的陽光中,才能培養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
參考文獻:
[1]何國華.陶行知教育學[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賴華強.班主任工作案例[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3]王振宇.小學心理學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張冰清,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繡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