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應用現狀以及途徑等等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當前合作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意義;現狀;途徑
一、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這種良性的互動能夠喚醒學生能夠學習語文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其次,合作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上的主導者,學生在課堂上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和新課改的逐漸深入人心,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已經成為當前我們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一個目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相互之間的互助、合作,能夠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起到引導作用,而發揮主體作用的則是學生。再次,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教學的要求不再單單是取得較高的考試成績,而是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合作協調能力、思考能力等等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這些都是當前合作學習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不僅對于學生的語文水平有著積極的影響,而且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當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得到一定范圍的應用,但是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就導致當前我國的合作學習走向了兩個極端,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盲目地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偏離了實際的教學情況;另一些教師則對合作學習存在偏見,認為合作學習的方式沒有什么實際的效果,反而會降低課堂的進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少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其次,合作學習缺乏一定的監督與指導,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比較新興的教學方法,教師以及學校在這方面都缺乏經驗,因此在執行的過程中沒有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評判,阻礙了合作學習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
三、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 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合作學習
教師要增強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和認識,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廣大教師積極地進行實踐和探索,尤其是要不斷地加強對合作學習的認識,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從而能夠更好地應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應當積極地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向有經驗的教師取經或是參加一些教學的研修班,加深對于合作學習的理解和認識。此外教師在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使用過程中還應當堅持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教師在課下要做好備課工作,合作學習并不是完全讓學生脫離教師的掌控,教師在課堂上依然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尤其是對課堂內容的指導和教學節奏的把握,因此教師在課下做好備課工作。其次,在使用合作學習法時應當堅持適度原則,根據教學的內容來選擇教學的方式,不要盲目地運用合作學習法。
(二) 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開展合作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科學的開展合作學習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分組的過程中要堅持合理、科學的原則,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時既要考慮到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學習水平,又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實現互補,促進合作學習的開展。其次,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背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并且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課堂上形成一種和諧的、活潑的氛圍,使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更加高效。再次,在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再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合作性的教學活動,合作性的教學活動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研究性的活動,如介紹當地的一些名人等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查找相關的資料,并進行分析和展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協調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外出去參觀一些博物館或是在不同的季節出去郊游,然后讓學生通過游記的方式來簡單的介紹這些活動,通過這些合作性的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四、 小結
合作學習的方式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并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進一步加強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理解和認識、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來科學的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合作學實習的發展水平,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敖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9).
[2]黃毅.“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2,(01).
[3]梁為麗.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
[4]趙立娟.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下的學生合作能力培養[A].可持續發展教育專業區域中心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7.
[5]吳海榮.合作認知對不同學習策略水平的初中生物理解題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
[6]閆長松.千呼萬喚始出來——評小學語文系列景觀片《資料庫》[A].中國教育電視:挑戰與對策——第四屆中國教育電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3.
[7]譚良石.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實效性的探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
作者簡介:
孫洪玲,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五十家子寄宿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