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姜佳麗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村學校實現了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了課堂。本文是我校課題的研究成果,從課題實施以來的一些教學經驗以及學習心得入手,談多媒體教學對于小學英語教育的積極影響,旨在為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提高農村學校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英語;積極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走進了農村學校課堂。不僅從手段上,而且從觀念上、教學模式上都引起教學的深層次變革。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資源整合成了教學改革的突破口。農村小學英語課堂運用了多媒體的教學,調動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通過以下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朝積極方面轉化。
第一,創設情境,誘發求知欲。利用多媒體創設課堂情境,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學習氛圍。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僅憑課本上的圖片和教師的講解,雖然也能達到了解英語語法和知識的作用,但是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不利于英語的應用和掌握。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英語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人教版精通英語四年級上Unit6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你的爸爸是做什么的?一課中,教師在Presentation環節中,教師和學生觀看了與本課話題有關的視頻材料,簡潔明了而突出了重點。學生通過教師的這段教學視頻,迅速了解了課文內容在生活中的再現,為后面的模擬真實情景的活動做了自然而順利的鋪墊,這一技術手段,彌補了課堂環節的不足。
第二,在英語學習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演示功能。具體分為四個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迅速導入課堂;多媒體教學更好體現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對學生英語口語提高;多媒體教學對學生在英語課外活動中的作用。
多媒體的演示功能,豐富了農村英語課堂教學。針對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導,且好奇心強的思維特點,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直觀的教學,以形象有趣且色彩艷麗的畫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1. 多媒體有助于小學生迅速走入英語課堂。幾張圖片,一個小故事或者一首英語歌曲,都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精通英語三年級Unit 1 Hello, Im monkey.的教學中,先利用多媒體呈現動物園的一段場景,十分自然生動地引出課文和句子。學生通過直觀的動畫情景,注意力被吸引,自然產生探索學習的欲望。相比較傳統教學方法,學生聽講解做筆記,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多媒體教學使課堂導入新穎生動,自然活潑。
2. 多媒體有利于學生準確抓住英語課堂重難點。多媒體使教材重難點突出,特別是語法的講解與呈現,是教師處理教學關鍵,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成可聽,可看,可感知的動感視圖。例如在三年級Unit 2 This is my pencil.的Lets do環節中,將句子以圖片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會有很強的主觀感受,很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師再稍加解釋,學生很容易就會掌握。同時學生對圖片中文具用品的對話和動作進行展示,學生既覺得有趣,而且樂于參加表演。通過看圖片邊做邊表演,加強學生對句子的掌握和記憶,把枯燥的語言句子的學習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教學效果有顯著提高。
3. 多媒體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英語口語。在三年級教材中側重小學生聽說能力培養,每單元中的Lets talk教學多采用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方式,這種聯系方式比較單一,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條件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有很大的提高。如在Unit 3 Look at my nose.一課中,通過多媒體展示小丑的圖片,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小丑的特征。再點擊鼠標讀出句子:It has small eyes and a big nose.然后讓學生模仿I have...句型造句。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其他一些身體部位圖片,鼓勵學生說出更多的句子,He has big or small...另一方面也避免重復與枯燥,使學生有新鮮感。
4. 多媒體在英語課外活動中發揮的作用。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有效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使用多媒體本身的網絡資源,如英文故事,英文歌曲,英語動畫片等,使學生盡可能多的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體驗語言魅力,開拓視野,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
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的運用,是開展課外活動最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它有助于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能提供標準地道語音語調,這有利于開展課文朗誦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短劇表演等活動。通過現代多媒體開設英語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還能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豐富了學生課外活動,增加用英語交流的機會。
第三,多媒體教學使自主學習方式走進農村小學英語課堂。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改革的各項要求,能夠反映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教學形式要多樣化,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師要以情感人,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為此,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特別是當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要多鼓勵,多與他們相處,真心幫助他們,讓學生喜歡上我的英語課,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如:走進教室我就親切地說一聲“How are you!”學生就會面帶笑容地回答:“Fine,thank you.”見哪位學生有困難,我就走到他面前輕輕問一句:“Can I help you?”即便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差錯,我也不隨意批評指責。
英語學習是一種非母語學習,對學生來說,激發學習興趣并促使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種學習一般是在沒有外部學習環境支持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它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必須不斷激發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潛能,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真正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 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 嚴容.激活擴散模型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
作者簡介:王偉,姜佳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西城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