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學科作為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發展以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何優化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化學學習之初就產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筆者以為,我們教師一定要突破傳統思維,變革教學理念,緊扣課程目標,開創初中化學新穎獨特的課堂模式,從而為化學課堂注入新鮮活力。
關鍵詞:化學;創新;策略
自然科學麾下的化學,悠久而富有活力,但是那繁雜的公式、緊密聯系的元素周期表,還有數不勝數的化學反應,總是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如今的應試教育的模式,更是讓學生談化學而色變。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緊扣教學目標,營造一個輕松的化學課堂氣氛,將化學知識化成甘甜可口的泉水,澆灌給學生,結合實際,將化學教學融入日常生活,潛移默化的構建出學生的化學知識框架。
一、 合理利用生活素材,培養學以致用的價值觀
化學學科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它起源于生活,也被運用于生活。遠古時期,人類鉆木取火、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等,都利用了燃燒時發光發熱的原理;古時候,人們釀谷為酒、染色布料到青銅的出現,都有著化學的身影,化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且繼續推動著社會的變革發展。教師需要將化學教材與生活素材結合起來,培養學以致用的價值觀,但是教師需要將化學的好與惡都展現給學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關于化學知識的應用的負面也逐漸浮出書面,呈現在了學生眼前,教師應該教導學生要分辨是非,懂得善與惡,對化學知識進行正確的剖析。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下冊“酸與堿”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廣泛應用于工業上的硫酸的種類與作用,向學生們講解硫酸通過怎樣的變化才能擁有這么多的能力的。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關于使用硫酸的惡性行為,例如,利用硫酸潑人的臉,教師需要指明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要糾正學生對于硫酸知識的錯誤想法,讓學生理性面對酸的應用。合理利用生活素材,深度解析化學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使他們在化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培養他們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二、 增加探究實驗課程,彌補實驗課程教學的不足
眾所周知,化學這門學科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任何化學反應規律都是在實驗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來的。然而,化學實驗往往伴隨著一定的危險發生。學生可能會因為經驗的不足,或者是對化學物品的不完全了解,而導致一些危險發生,因此,學校可以使用一種網絡系統軟件,讓學生利用電腦就可以了解實驗的步驟,增加學生探究實驗課程的機會,避免危險的發生,彌補實驗課程教學的不足。例如:在開展“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這個實驗過程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電腦來進行實驗操作。在進行這個實驗時,學生可能會因為疏忽了先加熱還是先通入CO的問題,而導致實驗的失敗,致使實驗產生爆炸聲,突如其來的聲響會讓學生記牢這一步驟順序,避免下次意外的發生。像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保證學生們的安全,避免由于疏忽而產生的危害事件,也可以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熱情。在進行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與動腦能力,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他們開拓化學知識領域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三、 開展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化學探究能力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思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定勢”,而且這種定勢會影響學生的思維創造。學生在接觸化學知識之前,會有一定的固定性思維,不了解因為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現象,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抵觸,甚至會導致思維紊亂。教師應該開導學生,解放他們的思維,讓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擅于利用已知知識和生活中的常識,能夠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例如,準備一個空的鋁制易拉罐,將氯化氫氣體通入其中,在倒入適量的水后,密封起來。這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懸念:些許時間后,這個易拉罐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踴躍解答。學生在已有知識的范圍內,會說出這樣的答案:氯化氫溶于水,會使易拉罐里的壓強變小,易拉罐會由于內部氣體體積的減小而凹進去。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說出正確的答案:易拉罐是由鋁生產的,鋁與氯化氫溶解產生氫氣,易拉罐就會被氫氣撐大而鼓起來。教師可以一步步的開導學生,打破學生的慣性思維,要求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探究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化學探究思維,還能讓學生對化學世界產生興趣,進一步地探究化學。
四、 開辟第二課堂,拓寬學生的化學知識視野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講解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開辟第二課堂至關重要。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化學知識視野,還可以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進一步的去了解化學。例如,在學習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大小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后的時間,開展一個鉀、鈉和水的反應的活動,讓學生自己記錄發生了什么樣的反應,接著,滴入無色酚酞,引導學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的知識,解答出最后的生成物,讓他們正確寫出化學反應公式:2K+2H2O2KOH+H2↑,2Na+2H2O2NaOH+H2↑。在教師的一步步引領下,學生借助了實驗,得到了鉀、鈉的活潑性大于其他的金屬的結論。接下來,教師再提出這個方程式:2Na+CuSO4Cu+Na2SO4的書寫是錯誤的,培養學生的仔細觀察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小組,利用比賽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與學習的興趣,例如,比拼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默寫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解答出符號所表示的物質類別、判定溶液的pH、寫出某元素的化合價、熟背出元素周期表等等,營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自由發揮,在比拼的同時進行學習,開拓他們的知識范圍,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需要結合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身心變化,用情感帶動學生學習化學知識。不斷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進一步地去探究化學、探究生活,從而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探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
劉志翠,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陰中學新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