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經濟全球化階段教育育人的最重要目標,企業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正是對教育是否真正培養出了創新人才的檢驗,日本的創新人才培養在實際的檢驗中得到了良好效果。日本的創新型人才培養主要集中于20世紀末啟動并延續至今的一系列“COE”計劃。而與日本的高等教育同屬于國家主導型的中國高等教育,在創新型人才缺乏這一緊迫國情下,需要借鑒日本的教育改革模式,結合自身國情實施新的改革,為企業、社會提供創新型人才,提供經濟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COE”計劃;日本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當今時代尤為重要,掌握創新科技的企業獲取全球商業鏈中最大的利益,而負責加工、生產的企業在競爭中始終處于劣勢。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型人才是研發新科技的主要力量,是最重要的生產力。中國是人口大國,但不是人才強國,因此要真正發揮出巨大人力資源的能量,需要高等教育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如何進行創新型人才培養?日本與中國的教育情況相似,主要是由政府主導教育的實施,中國現階段的國情也與20世紀末日本經濟轉型之前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有相似之處,而日本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創新教育在《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中展示了自己的成功,因此可借鑒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進行中國自身的高等教育改革,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一、 日本創新型人才培養重大舉措——“COE”計劃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日本政府針對當時國內科學技術領域進步微弱的狀況,制定并實施了“COE基地建設計劃”,這是日本一系列尖端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的基礎。21世紀初,日本啟動了“21世紀COE計劃”,2007年終止“21世紀COE計劃”,開始實施“全球COE計劃”一直至今。這一系列計劃徹底實現了日本經濟的轉型,日本諸多企業逐步放棄在終端產品領域與勞動力低廉國家的競爭,轉而投向高端核心零件的競爭領域,高等教育培養的科技創新人才為企業提供了高水平的勞動力和技術支撐,保證了日本企業在高端零件研發制造領域擁有掌控權。
首先,20世紀90年代,日本政府針對當時國內科技創新能力薄弱,國際競爭力低下的國情,確立了“科學技術創造立國”的政策,并在20世紀末首先制定實施了“COE基地建設計劃”,保障了日本高等教育擁有完備的硬件設施,為之后的一系列“COE”計劃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其次,2001年6月,日本文省部發表“遠山計劃”,這項計劃詳細表述了高等教育進行改革的總體方針和具體的內容,并且將核心放在重點建設30所世界高水平大學上。2002年“21世紀COE計劃”正式啟動,設立了嚴密的具體操作流程。“21世紀COE計劃”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自身在各個領域頂尖創新人才的發展,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保持經濟的高速發展。此項計劃為日本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公平良好的競爭環境,培育出了一大批年輕的創新型人才。
最后,在“21世紀COE計劃”即將結束前,日本文部科學省于2007年啟動了新一輪卓越計劃——“全球COE計劃”。“全球COE計劃”是對“COE基地計劃”和“21世紀COE計劃”的繼承和發展,因此站位更加高遠、投入更多,要求也更加嚴格,在此基礎上,“全球COE計劃”通過重點支援大學的博士生課程,提高本國科研水平,培養國際頂尖的創新型人才,進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學,最終以科學技術帶動經濟發展,掌握新時代全球經濟發展的命脈。
日本的“全球COE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良好的基礎設施以及競爭機制和政府的保障不僅僅為日本培育出了諸多優秀的創新型人才,也將大批高質量研究人才留在了國內,為本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二、 “COE”計劃對中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啟示
首先,計劃整體的連貫性和遞進性。日本的一系列“COE”計劃環環相扣,先是以“COE基地建設”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投入硬件設施,保障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無后顧之憂,再是以“21世紀COE計劃”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為不同層次的學校提供公平競爭的資格,制定嚴密的實施措施和步驟,保障了全面培養創新型人才,最后以“全球COE計劃”來進一步完善創新型人才培養和選拔的機制,提高人才培養的水平,從而達到世界級的競爭力。
其次,良好的競爭機制。日本的“COE計劃”尤其是“21世紀COE計劃”為日本各類、各層次高校之間的競爭提供了良好的機制,政府對項目的甄選只審查項目本身,為許多低層次的學校提供了與高層次學校競爭的機會。低層次不意味著低水平,日本的私立大學和單科院校中也不乏真正優秀的學校。
最后,嚴格的實施程序。日本的“COE”計劃不論是對項目的甄選還是中期考察以及最后成果的評估,都有著完善嚴格的措施,在甄選過程中,不僅僅有國內的相關專家進行評審,更會邀請國際頂尖專家參與評審,保證甄選出的項目真正優秀,在項目實施的中期,進行中期考核,一旦不合格將會被要求整改甚至是被撤銷,項目完成之后,進行更完善的最終評估,考察其是否最終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中國的創新人才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已經迫在眉睫,而實施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甚微。日本不論是國情還是高等教育制度都與中國有著相似之處,而其一系列“COE計劃”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借鑒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舉措,對中國完善高等教育改革,真正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曉慧.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01):39-44.
[2]張勝楠.中日高新技術創新能力與創新績效比較及借鑒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7(02):171-175.
[3]張豪,張向前.日本適應驅動創新科技人才發展機制分析[J].現代日本經濟,2016(01):76-85.
[4]趙俊芳,姜檢平.日本“COE計劃”的階段演進及制度實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34(6):97-103.
作者簡介:
王志玲,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