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基礎知識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學情境作為一堂課程的開端,情境創設的好壞對于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它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強度,對教學質量的好壞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生物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筆者通過對中學生物課堂行為習慣教學進行簡單的論述,希望為提高中學生物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研究
行為習慣教學是將要學習的知識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通過情境的再現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和掌握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培養彼此之間的感情和信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生物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學生對其沒有系統的印象和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加強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使生物課堂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提高學生對生物課堂學習的興趣。在如今的生物教學中,如何創設高質量的生物教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的生物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自身未來的學習和發展。生物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因為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與生物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基礎知識教學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并學習生物知識。例如在教導學生“視覺的重要性”時,教師可以創設臨時的教學情境,將一部分學生的眼睛用布蒙住,通過與沒有被蒙住眼睛的學生進行對比,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對提高學生對視覺的重視有著非常強烈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覺到視覺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更為直觀地明白學習的目標,讓學生更有方向性和積極性。這也是鍛煉學生要養成愛護眼睛的習慣,一定要學會愛護自己的眼睛。
二、 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更多地融入基礎知識教學
(一) 創設的教學情境應符合實際生活
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習的生物知識,對生活中的各種生命現象做有效的解讀,也就說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讓學生充分地感受生物這門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求知欲望。所以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要充分地結合實際生活,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種子如何發芽”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玉米粒是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萌發出新芽的,為什么它可以長出自己的新芽。通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可以更好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念,再通過教師有效的解讀,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這也是為了讓學生養成一種愛思考的行為習慣,在學習知識的時候要學會不思進取,不要一味地根據書本知識去學習,而應該學會開闊自己的眼界。
(二) 通過提問教學,養成行為習慣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單單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是不夠的,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設置一定的學習問題,通過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地提問,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同時還可以積極的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解答,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導“反射弧”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敲人腿膝蓋,腿會產生自然地彈射”,然后進行課堂講解。通過這樣的設計課堂問題,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也會對接下來的教課充滿濃厚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利用直觀教具,豐富學生視野
生物在教學過程需要采用一定的樣本進行教學,針對不同的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提供有效的不同的樣本,這是一種比較直觀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采用適當地標本或者模型進行教學,這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直觀的沖擊作用,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基本理解,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情境教學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基礎知識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可以在內心深處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適當地創新,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中心思想,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達到為祖國發展提供優良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忠.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基礎知識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6).
[2]黃成華.在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讀與寫雜志,2014(05).
[3]江德利.試論高中生物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J].素質與能力,2015(12).
作者簡介:
張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石嘴山市光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