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社會快速發展變化,社會生產當中技術含量逐漸提升。對人才要求從體力型朝著知識型加以轉變。尤其是對創新能力類型的人才的需求非常緊缺。自從我國開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就對人才的整體綜合素質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對創新類型人才加以培養除了是如今國內素質教育具體要求之外,同時也是社會給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而本文在分析高中化學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對高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的基本策略加以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提問能力;教學對策;培養原則
在高中時期的化學之中,包含不少基礎性的化學物質和化學理論方面重要知識,同時還非常注重對高中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科學創新方面的培養。高中階段學生所學內容會對其化學素養的形成造成直接影響。高中生當前已經掌握一定知識,并且擁有自身想法,并且擁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可以單獨對問題加以探究。如果教師可以在此時期對其提問能力加以培養,可以對其創新潛力進行深入挖掘,促進其能力以及素養的整體提升。
一、 高中化學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的基本原則
(一) 把教師的主導型和學生的主體性進行結合
在課上,高中生能不能進行自主提問和其對教學內容、教師喜惡有著緊密聯系,同時不能沒有教師引導。而學生在課上的主體地位同樣是不容置疑的。而只有學生可以主動投入到教學當中,并且積極思考,這樣才能提出問題,實現培養學生提問能力這個目的。所以,實施化學教學之時,教師需對自身主動作用加以充分發揮,對學生具有的主體地位加以尊重,信任學生,引導學生,并且及時對高中生課堂表現加以評價。
(二) 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無限貼近
一般來說,高中生對待陌生事物很難提起興趣,更加無法提出一些深度較大的問題。高中生的思維基本已經成型,不再只對外表好玩、有趣的事物產生興趣,他們更加重視事物深層含義。所以,實際教學當中,化學教師需按照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無限貼近這一原則,努力創造一個符合學生現有知識系統,可以對其學習興趣加以滿足的教學情境,并且多選擇生活實例,以免學生對知識產生一種陌生感,進而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其主動進行提問。
(三) 把知識學習和創新學習進行結合
在高中階段,一堂化學課通常是45分鐘,教師要想在對教學任務加以完成的基礎上,對高中生的提問能力加以培養,教師需要對創新學習和知識學習間的關系加以靈活處理,并且在課上不斷制造機會對學生創新意識加以培養,給學生一些提問機會,用不同形式來對知識加以展示,逐漸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并且打破以往慣性思維,對其問題意識加以激發。
二、 高中化學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 營造良好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
實際上,學習期間,不少學生都“想問”但因為很多原因不敢問。提問的基礎就是敢于提問,當學生有信心、有勇氣提出問題,那么其就邁出了提問的關鍵一步。化學課上,教師需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第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關懷,和學生構建朋友關系。例如,課上,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進行提問。第二,相信學生,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第三,對提問的高中生給予適當評價,對學生的提問熱情加以保護。例如,在講解把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當中時,使用甲基橙或酚酞當作指示劑,對滴定終點加以判斷。對于提出“把橙汁當做指示劑”的問題,教師可用橙汁進行實驗演示,對學生提問熱情加以保護。
(二) 激發學生化學興趣,讓學生想問
人常言:興趣才是人們最好的教師。高中生只有對化學知識產生較高興趣,才能引發學生思考。教師要想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就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借助趣味實驗對學生興趣加以激發。例如,在講解過氧化鈉有關知識之時,教師可在棉花當中添加一些過氧化鈉,之后進行滴水生火這一實驗,進而調動學生興趣。第二,借助多媒體這個設備對學生興趣加以激發。例如,在講解“水資源”之時,教師可用多媒體對我國大好河山有關圖片加以播放,并且播放一些水體污染的圖片以及視頻,進而激發學生環保以及學習意識。第三,借助一些小故事對學生興趣加以激發。第四,借助社會焦點和熱點問題調動學生的化學興趣。第五,借助化學競賽對學生興趣進行激發,讓高中生有問題想問。
(三) 設置課堂問題情境,讓學生可問
其實,只有當高中生產生問題,其才能夠想盡辦法解決問題,進而提升自身能力。問題隨處都有,但是只有當學生善于了解創建和學習認知、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相關的問題情境,其才能夠有問題可以進行提問。第一,教師需鼓勵學生從生活當中尋找問題。例如,洗衣液為什么能夠洗衣服?為什么堿面可以蒸饅頭?這樣能夠對高中生問題意識加以激發。之后讓高中生帶著問題對有關化學知識加以學習。第二,在實驗觀察當中對問題加以探究。例如,為什么濃氨水要放到棕色瓶當中?氯水為什么可以漂白物質?為什么苯能夠做萃取劑?借助以上問題,化學教師可設置課堂問題情境,讓學生有問題可以進行提問。此外,化學教師還需在課上對高中生提問能力加以培養,傳授給學生科學提問方法,讓其學會提問,這樣高中生才能抓住重點進行提問,促進其對化學知識的整體掌握。
綜上可知,在教學中讓高中生逐漸養成“好問”這一習慣,這是一種有效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朝著積極主動學習進行轉變的措施。教學期間,化學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讓學生想問;設置課堂問題情境,讓學生可問;同時教給學生科學方法,讓學生會問。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意識,并且對其綜合能力以及素養加以培養。
參考文獻:
[1]崔金鳳.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提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119,121.
[2]李鵬.高中化學教學中引發學生自主提問的策略分析[J].求知導刊,2016(06):112.
作者簡介:
孫長才,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