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敏
摘 要 文章主要從五個方面分析了在小學低段閱讀教學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52-01
小學低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加強朗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訓練學生的朗讀,要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作為訓練的重點,課上要舍得花時間,要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教師朗讀示范、領著學生讀等形式。最終要讓學生把語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是能讀出感情。下面我就所執教的《小壁虎借尾巴》為例談一談如何加強朗讀的訓練:
首先要讀正確。我認為朗讀的“正確”首先應包括正確的語音和正確的停頓。所以在初讀課文時,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從這兩方面進行訓練。(1)語音。例如,在指名讀“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一句時,一個學生讀出了“啊”的音變,另一個學生則沒有讀出來。我馬上問:“你們認為誰的朗讀讓人聽起來更自然?為什么?”(2)停頓。讀“它看見小魚在河里搖著尾巴游來游去”這個長句時,一個學生讀成了“它看見/小魚在/河里搖著/尾巴游來游去”,我馬上說:“這是一個長句,要注意讀好停頓。誰有不同的讀法?”在我的啟發下,一名學生讀出了這個長句的正確停頓。
然后要讀流利。我認為朗讀的“流利”應包括正確的語速和正確的語調。所以在再讀課文時,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從這兩方面進行訓練。同時,我認為引導學生讀出正確的語速和語調也有助于學生感悟句子意思和標點作用,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1)語速。讀“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你轉過身子看一看。”一句時,一個學生的語速快了,其他學生馬上指出:“讀的慢一點才更像慈愛的媽媽。”(2)語調。例如,聽到一名男生把“沒有尾巴多難看哪”一句讀得平平淡淡時,我馬上引導:“看看書,這句后面是什么符號?”一名女生說:“這句后面是嘆號,說明小壁虎沒有尾巴心里又難過又焦急,應該這樣讀:‘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可見,正確理解課文內容與讀出正確的語速、語調,提高朗讀能力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最后要讀出感情。我認為有感情地朗讀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訓練。因為只有熟讀了課文,才能進一步體會到課文所表達的感情。例如,《小壁虎借尾巴》這課先寫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后,掙斷了,小壁虎很難過,決定借一條尾巴,接著又寫了它借尾巴時焦急的心情,最后壁虎媽媽讓它轉身看一看,它看見自己的尾巴長出來了,心里很高興。在熟讀課文時,我引導學生用心體會小壁虎心情的變化,分角色表演,讀出感情。
二、加強朗讀評價,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我認為教師的評價對學生來說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學生通過它來衡量自己學習的效果;教師的評價更要像一把鑰匙,開啟學生的智慧,促進他們的進步。所以,我更注重對學生朗讀給予點播、指導性的評價。例如,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這段,一名學生讀“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一句時,開始只是把它當作一般的疑問句了,重音放在了“行嗎”兩個字上,我說:“小壁虎沒有尾巴多么難過、多么焦急呀!它多么想借到一條尾巴呀!我聽這只小壁虎好像不夠著急吧?”在我的啟發下,這名學生再讀這句,就知道加重“借給我”三個字的語氣了。另一名學生讀小魚姐姐的話“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一句時,把重音放在了“撥水”兩個字上,我贊賞地說:“哦,我聽出來了,小魚不是不肯借尾巴給小壁虎,是她還要用尾巴撥水呢!”聽了我的評價,學生們再讀這一對話時,就都能準確地把握了。
三、加強讀說結合,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說的態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教學《看雪》一課時,在學完之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打雪帳,堆雪人的情景,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提高了說的能力。
四、加強讀演結合,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景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重點,突出特點。如我在教學《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一課時,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讀后讓學生找小伙伴自編、自導、自演故事情節,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的表演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五、加強課外閱讀,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對于教師來說,善于引進課外閱讀資料,能大大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有利于組織好各種活動;對于學生來說,課外閱讀資料能大大豐富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使他們能把原來枯燥無味的文字符號與生動形象的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感悟。
總之,小學時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小學生能在此期間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將會對其終身受益。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想像的空間,要從多角度啟發學生進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