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敏
摘 要 課程改革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著眼點與目標,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習成為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終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力量源泉。本文以教學經驗出發,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形式四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對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認識,結合案例分析了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一般規律。
關鍵詞 數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150-01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再是教學內容的傳授者,而是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和利用者。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有意或無意地就會獲取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信息和經驗,這些信息和經驗在教學活動中被激活和利用就會成為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寶貴資源。因此,教學時,我們應正確理解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深刻內涵,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教學內容要源于生活實踐,要有較強的參與性
數學實踐活動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實踐內容應盡量保持生活的原態,只有這種意義上的數學活動,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有能力迎接生活中各種各樣數學問題的挑戰。對于小學數學實踐活動,不要奢求學生通過活動學到多少知識,培養多少能力,首先應考慮的是讓學生接觸生活實際,變換學習方式,在具體的操作乃至玩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認識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的美,品嘗成功的喜悅。
《小學數學課算出驚人生態賬》就是一個這樣的經典案例。小學數學教師柴爾紅在講授體積的計算時,將學生帶到了學校附近的甘肅民勤紅崖山水庫。學生不僅用所學數學知識計算出庫容為1.2億立方米,而且通過查資料算出水庫每年蒸發掉的水是5000萬立方米。實際上,民勤紅崖山水庫“引黃工程”的年調水量是6000萬立方米,而水庫本身的年蒸發量就是5000萬立方米。學生和我一樣震驚:這是多么粗放的利用,多么不科學啊!”“這一座水庫是這樣,再往上游還有大大小小若干水庫,再算出它們的生態賬,那樣整個西北干旱地區的水庫要丟失多少水資源啊!”柴爾紅老師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通過調查實踐的形式把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計算出來,得出了驚人的結論。不僅使學生學了數學,用了數學,而且使學生發現了數學的價值和學習數學的樂趣,還在思想得到了一次深刻環保教育。
二、教學過程要突出探究性
日常生活在學生發展中的左右毫不遜色于學科知識。尊重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數學課題或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努力把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整合起來,這是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對于研究課題的選擇與確定,通常要反映學生的生活背景和興趣,以及特定的文化傳統、自然資源狀況等,既要考慮數學課題的生活基礎,又要注意適合學生探究的可操作性。
三、教學評價要全面、積極
教學評價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同學對學生的評價。教師評價以引導、鼓勵為主。教師不僅要對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提出的奇特的猜想、嚴密的證明、精妙的論述,給以熱情的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爆發出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閃光點,也同樣要給以熱情的肯定和鼓勵,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體驗成功,建立信心。在評價過程中,要強調過程性評價,要充分體現數學實踐活動的實踐性、開放性、創造性、探究性、趣味性。教師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展。教師可以在活動中采用觀察、提問、交談、審閱活動報告等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的內容包括能否運用數學知識描述并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參與的主動性;運用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樣性以及對結果有無反思的習慣;是否進行合理的數學思考等。
四、教學形式要富有多樣性
(一)從活動時間看可以是一節課完成的,可以是幾節課完成的,也可以是幾個月完成的,還可以更長,要根據所選擇的課題,安排適當的時間組織實施。不管時間的長短如何,教師都要注意活動程序的完整性,不能半途而廢。選擇時間跨度較長的課題,要注意保持學生興趣的持久性,在中間可以穿插其他課題,以此來喚起學生的參與欲望。
(二)從活動地點看可以在學校,可以在家庭,也可以在工廠,還可以在農田,要讓學生親近生活,結合學校、課程、學生等實際情況來制定實踐內容和形式。活動之前教師要加強指導,確保活動的安全。
(三)從活動課題看課題可以是數學課程內容的拓展,可以是數學問題的探究,可以是生活問題的數學提煉,還可以是數學故事的講述、數學謎語的競猜、數學猜想的驗證、數學實驗的操作、中外數學的比較等等。
(四)從活動成果看可以是一次課堂提問和回答,可以是一次作業,可以是一個小制作,可以是一篇調查報告,還可以是評價、建議、猜想,甚至是一個新的數學問題。總之,要不拘一格、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吳臻華.讓數學實踐活動為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10).
[2]張丹.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教學談[J].內蒙古教育,2007(1).
[3]柴爾紅.小學數學課算出驚人生態賬[N].中國青年報,2004-0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