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薔薇
摘 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進而帶動了我國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與革新。在我國金融行業不斷發展與革新的過程中,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正在進行不斷的轉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礎上,商業銀行的傳統利率定價機制已經不能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因此對于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進行轉型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條件下,針對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轉型進行探討。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改革;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轉型
現如今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促進了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從2012年開始,我國銀行就多次進行降息,從而不斷擴大利率浮動的空間,這代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改革過程中,賦予了商業銀行一定的自主定價權,但是這也會為商業銀行帶來一定的利率風險,因此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礎上,加強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的轉型也就變得至關重要。
一、我國商業銀行利率定價現狀的分析
1.貸款風險定價能力較弱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能力也正在穩定的提高,但是就目前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管理來看,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與矛盾,從而導致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與國際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首先便是貸款風險定價能力較弱。隨著貨幣政策的不斷調整,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正在不斷的變化,從而影響著風險定價能力。自從金融危機之后,人民幣的利率下調的趨勢正在不斷的加快,國家對于貸款投放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大,同時由于貨幣政策相對比較寬松,進而導致貸款利率水平保持低位平穩的運行。從2009年12月開始,商業銀行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25%,比年初下降0.31個百分點,下浮利率占比為33.19%,比年初上升7.63個百分點。由于貸款項目的投放較多,進而導致貸款利率水平降低,貸款利率下浮較大,進而便出現了國內商業銀行貸款數目大、貸款時間長等問題。同時由于受到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便會出現盲目追求低風險貸款來確保收益穩定,這便導致了商業銀行的貸款風險定價能力較弱。
同時對于一些小型商業銀行來說,其貸款風險定價能力相對來說較弱,因此提高風險定價能力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背景下,小型商業銀行所受到的沖擊最大,就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發展情況來看,地方性、區域性銀行的定價能力有待加強。其主要是因為一些小型商業銀行內部的定價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在制度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仍相對落后。由于小型商業銀行的規模相比國際銀行以及國內大型商業銀行來說較小,并且抗風險能力較弱,因此對于銀行的風險定價能力的要求也就相對較高。同時對于小型商業銀行的定價管理技術來說,管理技術落后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同時一些小型商業銀行無法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利率定價管理系統,對于貸款定價的設定以人民銀行為基礎,進而參考利率浮動的情況。對一些企業客戶以及一些個人客戶執行統一的利率,因此便無法看出其中的差異。
2.存款利率定價能力較弱
存款利率定價能力較弱也是現階段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其主要是因為商業銀行的普通存款利率定價處于起步階段,因此便沒有做到更加精細化以及科學化。在2014年11月之前,我國銀行已經進行了兩次利率政策的調整,雖然商業銀行雖然經過這兩次的政策調整,并且對于人民幣的存款利率形成分層報價的格局,但是大多數銀行對于存款利率的定價主要參考人民銀行基準利率。多數小型商業銀行對各期限存款利率全部一浮到頂,普遍存在著搶市場以及擴規模的現象。同時沒有充分認清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趨勢,一旦人民銀行將利率浮動上限擴大甚至取消,那么便會嚴重影響著小型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定價能力,進而阻礙了商業銀行的長遠化發展。
3.存貸款利率定價的基礎性工作落實不到位
現階段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來說,存款、貸款的利率定價基礎工作落實不到位也嚴重的影響了利率定價機制的管理工作,因此對于利率定價機制的轉型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國內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的基礎工作落實不到位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于利率定價流程管理來說,定價授權疏于細化,各個銀行并沒有根據地區的不同、以及管理人員的定價以及議價的不同,進行逐一授權,進而導致利率定價流程管理相對較弱。其次對于利率定價政策來說,相對比較粗糙,還有待細化。再次對于定價聯動機制來說,業務之間的定價聯動機制的設立不夠完善,進而導致傳統產品和創新產品之間、資產負債產品之間的聯動性較弱。同時還由于利率定價的協調機制與處理機制相對來說較弱,因此在面對經濟市場變化時,不能及時的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方案,進而需要不斷加強面對市場變化以及政策調整的能力。
二、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轉型的政策與方法
1.完善利率定價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定價流程
現階段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趨勢逐漸加快,對于商業銀行的沖擊力度正在不斷增大,其中商業銀行內部的利率定價機制作為其發展的基礎,正在不斷的引起銀行的高度重視,傳統的利率定價機制已經不能更好的適應利率市場化的發展需求,因此對于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的轉型便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完善利率定價管理體系是商業銀行利率定價轉型的重要一步。現階段對于利率定價來說,完善產品定價授權體系便是基礎,其中可以由商業銀行的總行制定利率定價的價格,并且針對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資產負債的實際情況對資金來源的利用水平以及利用期限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制定出一個較為科學且符合銀行的基準利率。同時也要對定價權限適當的進行下放,由各地區分行綜合各地區經濟發展的趨勢以及同行競爭的狀況進行匯總,從而確定利率浮動的權限。還要不斷分析不同客戶的目標利潤水平以及資信差別等,從而在總行授權幅度的范圍內制定出合理地利率價格。通過科學的定價流程,從而不斷完善利率定價管理體系。
2.加強利率定價基礎支持系統的建設力度
加強利率定價基礎支持系統的建設力度也是促進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轉型的重要步驟。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加強資金轉移定價系統的建設,進而為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利率差別進行分割,從而為資金定價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其次也要加強對信息管理系統以及風險管理系統的開發力度,從而對信用風險以及市場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把控。同時也要建立健全計算機業務操作系統,通過一個完整的操作平臺以及統一的業務流程,進而不斷加強風險管理以及相關的信息采集。
3.完善監管協調機制,維護市場秩序
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轉型對于市場秩序的要求也是十分嚴格的,因此為了確保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機制能夠有效的轉型,那么完善相應的監管協調機制也是關鍵性的一步。其中首先便要加強對銀行利率定價能力的監督與引導,對一些忽略成本、人為操縱定價以及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強管制力度。其次還要建立非現場利率監測的制度,對商業銀行的利率水平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分析,讓每一位銀行管理人員都能夠自覺的成為利率定價機制的基礎成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與指導商業銀行提高利率定價的能力。最后還要充分有效的發揮出利率定價機制的自律協調的作用,從而降低銀行之間的無序競爭。
三、結語
現階段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速度不斷加快,傳統的利率定價機制已經不能更好的適應銀行的發展與創新,因此對于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的轉型也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此過程中,要以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利率定價機制的轉型,從而不斷提升商業銀行存貸利率定價的能力,進而促進商業銀行的長遠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睿,胡冰,王月.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研究[J].西南金融,2016(03):33-38.
[2]王冬梅.利率市場化改革下的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J].金融經濟,2013(22):39-41.
[3]張建波,文竹.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商業銀行定價能力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2(10):1-13.
[4]吳水龍,周濤.國有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效應分析及實施策略[J].金融論壇,2003(0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