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月
摘 要:企業的財務管理及風險控制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能否良性發展的關鍵。因此,從企業角度看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落實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然而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企業在落實上述工作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問題,而這無疑會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質量,進而給企業的發展埋下隱患。優化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本文就此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相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財務管理;財務管理風險;風險控制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不斷變化,市場格局不斷變化。社會和市場的變化使得現代經濟的形式與傳統的經濟形式出現了較大的差別,各類企業不斷涌現,企業之間的競爭問題不斷白熱化。企業方面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之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而財務管理、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恰好為企業方面提高市場競爭力創造了良好條件,因而必須得到企業方面的足夠重視。
一、企業的財務管理及風險控制的意義
企業方面落實財務管理及風險控制具備較強的現實意義,但具體來說有如下三點最為顯著:第一,企業的財務管理貫穿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各項經濟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和保證,是企業管理的最核心的部分。第二,能夠有效地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為企業領導階級落實相關決策提供依據。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對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進行評價、分析,在對財務活動風險進行預測的同時對企業的經濟活動結果進行預測。如此一來,企業方面可以基于實際情況調整各項經濟決策,進而保證相關活動在符合國家宏觀政策的同時為企業方面謀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第三,能夠幫助企業及時地解決各種財務管理問題。利用財務管理,企業方面可以獲得各種財務指標,進而可以利用財務指標對銷售渠道、盈利情況、產品質量等進行核查,進而及時、有效地發現各類影響財務指標合理性的因素,并針對性的設計策略解決各種問題,提高企業方面的經濟效益。
二、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過程存在問題是現階段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客觀存在的現實條件,通過分析,可以總結出如下五點:
1.管理體制缺乏健全性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思想認識不斷提高,企業方面的財務管理意識逐漸被強化,雖然企業方面都已經有意識地構建了相對而言較為獨立的財務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也確實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之中發揮了作用。然而企業方面卻往往沒有較為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加之財務信息的來源比較龐雜,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使得信息傳遞難有統一標準,并最終影響企業的經濟核算,影響企業的資金利率,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2.缺乏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
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有益于企業方面更好地落實風險控制工作,進而使得風險控制的最終結果與企業方面的預期效果一致。然而現階段,企業內部的風險控制制度嚴重缺乏健全性,風險控制條例實施比較雜亂,責權不明使得相關組織機構趨利避害,企業方面即便是想要就某些風險管理問題問責,也很少能夠溯本追源查到管理問題的根部,這就使得風險控制工作質量難以提高,風險問題控制失控情況頻頻發生,企業的經濟效益難以保證,企業的寶貴的資產也因而容易遭受損害。
3.財務管理信息化不足
雖然21世紀是科技生產力時代,先進的現代技術已經深入進各行各業的各個領域。在企業財務管理方面,雖然很多企業已經引入了會計電算化,實現了利用計算機、軟件等處理企業的財務信息。然而由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數量十分巨大,來源十分廣泛,企業方面雖然擁有豐富的相關信息,但卻并沒有將所有信息充分利用的思想認識。很多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只遴選部分信息作為企業決策或是作為企業從事其他經濟活動的依據,一方面造成了大量財務信息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影響了財務信息的利用效率。與此同時,企業內部財務信息管理未重視財務信息的傳遞,財務信息泄露、流失問題頻繁發生,而這無疑也會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最終結果。
4.財務決策存在問題
雖然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部門在財務決策工作之中有一定的發言權,然而企業方面的決策權來源于企業領導,領導階級出于各方利益的權衡有時會做出與財務管理部門決策并不完全契合的財務決策。與此同時,財務管理部門制定的財務決策方案因各種因素影響,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而導致財務決策與實際的財務情況不相匹配。因此,即便企業領導階級完全遵循財務決策規劃企業的發展、調整企業的經濟活動,也無法保證決策的絕對科學。
5.財務的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較差
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結果的因素比較眾多,如市場發展情況、財務調研工作、企業管理工作的落實、財務管理人員素質等都可能會影響財務管理的最終結果。然而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很多企業內部并沒有較高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一方面,企業并不注重市場調研以及財務決策的驗證工作,這極易導致財務決策的落實方面遭遇阻礙,操作性、科學性因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面向的是不同的對象,經濟交往的雙方在進行經濟活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可能會存在“賒銷”問題。不可否認的是,賒銷有益于企業穩固合作伙伴并構建較為穩固的合作關系。然而如果合作的一方缺乏相應的誠信,那么企業方面必然會遭遇巨大的經濟風險,影響自身的資金運轉,甚至影響自身的正常運作。
三、優化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的策略
1.優化企業財務管理的策略
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完善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機構。企業領導階級需要正確認識財務管理工作,重視財務管理機構的作用,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引導企業內部全體人員正確認識財務管理工作,并能夠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予以支持和幫助,盡可能保證財務管理機構所獲得的各項財務管理信息真實、可靠、準確。第二,企業方面需要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確保各項財務管理工作開展能夠“有法可依、有據可循”,確保各個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責權,發生各種財務管理問題時能夠順利問責至個人,以便于全面提高相關人員的思想,確保相關者懷有高度責任感落實財務管理工作。第三,應充分的考慮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基于實際引入國內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和策略,不斷地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減少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人員的依賴性,降低財務管理工作的強度,為財務管理人員深入研究財務管理工作創造良好條件。第四,企業方面應該有意識地優化自身的財務管理隊伍,對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財務管理素質。如資金方面允許,企業方面還可以擴充財務管理隊伍,構建良好的薪資待遇,積極引入財務管理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優化財務管理隊伍為途徑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2.優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策略
優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可以從如下兩點出發:第一,端正相關者的風險控制意識。確保從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人員能夠明確企業財務風險的來源,能夠了解財務風險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而能夠在落實財務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對各種風險問題加以防范,提高風險控制的效率。第二,強化預算管理、審計控制。明確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目的,提高成本管理的財務控制地位,大力發展集約式管理,努力實現財務預算目標。與此同時,強化企業內部財務審計,對企業內部各項財務活動進行控制、監督,防范各類財務風險問題發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與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保證了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工作的落實質量,企業的良性發展才能夠獲得保障。因此,相關人員需要正視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問題,積極設計策略,利用完善財務組織機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完善財務控制管理等手段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和水平,為企業經濟的良性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瑞英.企業財務管理與財務管理風險控制的策略探討[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2):52-53.
[2]陳霞.企業財務管理與成本管理的對比與風險控制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4):101-102.
[3]周磊.內部控制框架下商貿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控制策略[J]. 商業經濟研究,2016(20):173-174.
[4]呂子玲.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控制與預警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6):66-67.
[5]許康嬌.淺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問題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7(13):219-220.
[6]張丹.企業投資過程中財務管理對投資風險控制的影響[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1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