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祖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大力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對于數學這一學科而言,它具有極大的抽象性,小學生腦部尚未開發完整,根本不足以理解這些抽象概念,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小學生對此產生厭煩心理。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游戲化教學隨之產生。游戲化教學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下大力倡導的,也是實現有效數學教學的合理化手段,要通過多樣化路徑高效應用游戲化教學,在發揮多項功能作用中促使各層次學生輕松學習數學知識,在數學情感體驗獲取中發展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策略;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D045,F213.2,B0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53-01
游戲化教學策略是指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接觸游戲道具或者方法,在課堂上相對應的增加游戲以及體現游戲特性,以便于更多的孩子主動化的參與進來,既促進了孩子對于數學的學習進度,又減少了游戲對小學生產生的不良影響,對于孩子綜合性的提升亦是極為顯著,傳統教育方式主要集中在“老師講,學生聽”的層面,不僅未能調動孩子思考能力,而且對于孩子動手能力也未能完全開發。
游戲化教學符合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與學要求,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教師要根據數學學科與班級學生二者特征,優化利用游戲化教學,構建具有特色的數學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游戲化教學情境中不斷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在培養綜合能力過程中形成良好思維品質。
一、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的設計應用具體分析
(一)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設計原則
在小學數學設計的初級階段,首先應將傳統教學方式本質化改變,當然這一點并不代表需要將傳統教育完全摒除,恰恰相反的是,傳統教育之中有許多地方都是極為可取的,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數學學科本身的嚴謹性,絕不可因為考慮增加游戲性而導致數學學科本身的特性丟失,否則這種創新改革將不再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添加游戲性,而是在游戲中添加破碎的數學,而且還嚴重破壞了小學生對于嚴謹的數學學科的認知。
(二)深化課外游戲化實踐,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和課堂內外教學實踐深度聯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要科學深化課外游戲化教學實踐,在延伸拓展課內教學中不斷引領學生活用數學理論知識,在夯實數學理論基礎上高效培養數學素養,展現游戲化教學價值。以“圓的面積”為例,在課題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在聯系課堂內外過程中深化課外游戲化實踐,在綜合把握“圓的面積”和“圓的周長”課題內容過程中巧設“圖案設計”游戲,向學生提供相關素材的同時設置簡要的游戲規則,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整合、應用圓相關知識,在游戲情境中設計不同的圖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班級不同層次學生數學水平,在“圖案設計”游戲實踐過程中設置不同的關卡,讓學生在通關過程中鞏固并活用課堂上掌握的圓周長以及面積知識點,在分析、解決具體化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提升知識應用、合作實踐等能力,在形成良好思維品質中深層次完善已構建的數學知識體系,在打好數學基礎中高效培養數學素養,在游戲化課外實踐中順利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
(三)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應用實例分析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積極性,而更本質上而言是為了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發揮空間,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在設計之時便應該大幅度地減少老師的時間,從而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而教師在其中只是充當一個“看守者”或者是“游戲規則制定者”,具體舉例而言:在小學數學加減乘除學科學習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授予玩家資格”,即是初步教授運算規則;進而“制定游戲規則”,即由簡單難度漸漸加大制定一系列習題,邀請學生參與“闖關做習題”,闖關完成即可獲得獎勵以及積分,而通過積分可以在教師身上獲取“闖關技巧(即運算技巧)”。通過這些方式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以及求知探索欲。此為小學數學教育游戲性方式一個小案例,而游戲性開發教學策略不僅僅局限于此,進一步可以借助一些現代化技術與之結合,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某些相關概念,如在數學幾何學科中,三維幾何本身就是難點,對于小學生而言很難通過口頭講述幫助其認知,那么多媒體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幫助載體,通過多媒體操縱展示三維集合體,將抽象知識視覺化表述,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四)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雙面性”及教師角色分析
小學生數學教學游戲化教學策略雖然有著極大的優勢與好處,但是其兩面性也較為的強大,譬如通過游戲獎勵懲罰機制以及冒險方式可以極大的調動小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心,但是這種游戲性極強的方式對于學生價值觀的指引會存在極大的缺點,如通過禮物獎勵對于小學生尚未健全的心智指引,物質化過重,有可能引發孩子的某些“惰性消極思維”:沒有豐厚的物質獎勵不行動、一切行動都是為了得到結果獎勵等,嚴重地還會導致孩子價值觀的偏離,而此時的教師就不應該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因此,在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設計以及具體應用中,教師從一個“講師”身份轉變為了“知識傳授者”以及“游戲規則”,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作用是對于孩子價值觀的指引,在孩子們處于學習與游戲之間做好平衡關系,避免兩者發生沖突。
二、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根據游戲化教學要求與特征,在理論探究、實踐探索中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實時銜接理論與實踐教學,不斷引領學生走進游戲化教學課堂,在多層次情境實踐過程中構建、完善、擴大數學知識體系,在全面提高能力中培養數學素養,充分展現游戲化數學課堂魅力。
參考文獻:
[1]梁微.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游戲教學模式[J].讀與寫,2017(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