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蔡海娜
摘 要:在美國人的心目中,“國家年度教師”是最卓越的教師,他們不僅對教育有著積極的情緒狀態,在教學方面善于創新、反思與合作,而且都具有鮮明的個人魅力和始終追求自我實現等特征,這些教師在激勵著眾多普通教師不斷地走向卓越,對我國教師的專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及啟示意義。
關鍵詞:卓越;“國家年度教師”;特征;啟示
中圖分類號:G515.1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06
1.產生背景
每一種現象的出現都會有著特定的背景,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的產生與所處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簡單來說,“二戰”以后,世界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科學技術的極大力量是有目共睹的,激烈的國際競爭演變成科學技術的競爭,科技如何發達起來?高科技的人才的培養需要教育,美國為了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開始意識到教育質量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也要提高,對教育方面大力投入,開始重視教育質量,增加了對教師的關注度。“國家年度教師”獎項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
2.“國家年度教師”的特點
“國家年度教師”是美國歷史上對教師而言最負盛名的獎項,獲此榮譽有四項基本標準:教學方面是創新高手;無論學生的背景及能力怎么樣,都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能力和潛力;善于合作,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區中都同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具有鮮明的個人魅力及深厚的修養。“國家年度教師”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光榮,每年只產生一位獲此殊榮者,由美國最高領導人親自接見、致辭和頒獎。獲此至高榮譽以后的一年當中,“國家年度教師”將受邀訪問美國各個州以及世界各個國家演講,并給出政策建議,一年以后,繼續從事教育工作。
1.鮮明的人格魅力及修養
“國家年度教師”普遍有著積極的情緒及生活狀態,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教育中的問題,這種品質有助于問題的順利解決,有利于激發教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盡管我們不能在同一個老師身上找到全部的品質,但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所展現出來的樂觀、善良、熱情、自信、智慧、風度、自律、創造力等無疑非常明顯。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談到:自我實現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這群教師就是獻身于教育事業的自我實現者,是一群為了學生和教育事業忘我工作的人。
2.教學方面都是創新高手,同時善于合作與反思
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的教學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和創新性,內化為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并且善于反思。他們不以別人最好的教學方法為萬能方法,而且相信教學創新絕不能脫離他們的教學實踐和反思,懂得如何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潛能。同時他們都是善于合作與反思的高手,持續不斷的創新體現著他們的專業價值,教學創新能夠培養教師的批判性思維,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增強教師的自信,而合作則有助于激發教師更為強烈的發展意愿,也有助于教師個體反思能力的提高。
3.科學、發展的學生觀及良好的師生關系
2000年“國家年度教師”瑪麗蓮·惠利在對待學生方面重在欣賞并接納每一位學生的多樣性,她認為應該去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學習、成長,發揮潛能。2005年“國家年度教師”卡拉姆斯認為,學生的考試成績固然重要,但成績并不是評價學生發展的唯一標準。“我不只看考試分數與外在條件。我對學生的評價不是由這些標準評定的。這些學生積極、上進、幽默,并且創造力豐富。此外,我的學生十分喜愛學習。”2008 年“國家年度教師”蓋森任教期間,學生的學習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但他清楚地認識到,如果靠不擇手段,大量搞“題海”戰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結果只會輸掉下一代。由此看出,這些教師把學生當作發展中的人,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實現夢想,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關心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需求,幫助學生實現目標。
1.教學方面要勇于創新、善于反思、樂于合作
美國“國家年度教師”都是教學創新高手,不局限于固定的教學模式,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教學,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新,積極主動地去反思自我,這正是他們成就卓越的秘密。當然,僅有反思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反思是教師自我監控、自我批判性的成長途徑,那么合作則是教師走出自我孤立環境的最佳途徑。在人際交往中,通過交流、借鑒、批判等方式是認識自我的另一方式。鑒于我國教師合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將教師合作的一致性與獨立性分離、自愿性與組織性分離、共享性與保護性分離。”“國家年度教師”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教師如何合作的豐富經驗。教師的合作應該是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而去合作,并不是因為外在壓力而合作。教師在合作過程中應充分尊重、欣賞對方的優勢之處,虛心接受對方或群體的建議,且盡心幫助對方或群體中的其他教師,不因競爭教學成果而有所保留,充分凸顯出對方的主體性。反思與合作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兩種方式,前者重視教師反求諸己:自我監控、批判、改進,后者強調由外及內:相互指正、借鑒、共同進步。在邁向卓越教師的道路上,教師應將反思與合作進行到底,既避免閉門造車、固步自封,又防止人云亦云或自高自大。
2.塑造高尚人格和教師個人魅力
優秀的個人內在品質(熱情、積極樂觀、充滿愛心和激情等)有利于幫助教師渡過難關,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跨越。因為即使教師精熟于各種知識技能,缺少對專業的熱愛和激情,那么也很難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優秀的教師是沒有國別差異的,我們應該以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為榜樣,認真學習、借鑒他們卓越教書育人的先進理念、成功做法和寶貴經驗,結合自己教書育人的具體工作實踐和學生、學校以及自己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工作,有效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3.樹立正確的教師榮譽觀
教師榮譽是對優秀教師工作的一種肯定,但榮譽的背后往往帶有一定的功利性。有些人在榮譽面前表現出很強的個人私利主義思想,認為得到了此榮譽以后會在物質上得到什么;有人采取投機取巧,損害別人的利益來獲取更多的榮譽;更有人得到了比較高的榮譽以后認為已經達到了很高的位置,進而沾沾自喜,失去了進取心,這些都是錯誤的榮譽觀念。從美國國家年度教師身上,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對“國家年度教師”這一美國教師最高榮譽有著正確的認識,始終保持著心境的寧靜和淡泊,得到此榮譽并沒有物質獎勵,該榮譽獲得者并不因為有此榮譽而停止不前,相反會更加努力進取。由此也給我們一些啟示:榮譽只是對過去成績的一種肯定,真正的榮譽是對未來的一種激勵、一種鞭策和鼓舞,來推動自己不斷地前進,不做榮譽的“奴隸”。教師重要的是教書育人,關愛學生,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應把這些當成自己的事業和職責使命,而不是為了獲取榮譽才去做這些工作。
參考文獻:
[1](法)盧梭.愛彌兒(上)[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2]胡惠閔,王建軍.教師專業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吳小貽.走出對教師合作認識的誤區[J].教師教育研究,2009(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