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是現代學生成長教育的關鍵需要,更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核心要求,也是班主任管理質量得以保障的前提。現代德育知識的掌握是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前提,具體的提升途徑有班級管理中做好德育能力的整合,師生交往中重視德育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實踐方略
通常情況下德育能力被看成是個人知識、經驗和智慧的運用與總結,在對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能力引導中,能讓德育目標的培養方略達到預期要求。德育教育是各類能力進行有機結合的綜合體,不但有認知成分,更有實際操作的成分。其具體內容包括班級活動能力的組織,學生發展能力的深化,師生交往能力的提升等。可以這樣說,班主任班級德育工作的開設中,合理清晰的能力定位,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也是解決當前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徑。
一、 組織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具有極強的集體性,作為班主任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創新性的班級活動,使得學生能在活動中真正地認識和處理自我與他人或者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學生也能在活動中接受教育,進而能在活動中釋放出學習的壓力,讓學生具有極強的集體主義責任意識,能做好自我管理。除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以外,班級活動更是能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其中包括開班會、團體活動、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班級活動開設期間,班主任可以將活動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以“在場者”的姿態參與活動中來,甚至可以坐在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直接的互動,讓組織的觀察能力、感召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 開好班會
班會可以分為常規的班會與主題的班會。常規的班會一般都分為開學初、期中、期末和學校要求的常規班會,常規班會開設討論的主要內容是就班級活動的組織情況、開展情況、推進情況等進行研究。若從活動的類型上劃分能劃分為體驗型、討論型、表演型這幾類。而主題班會則是選擇一些具有時代感的話題,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對時代脈絡清晰的把握,能讓學生有一種親近感,可以在深入挖掘中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在此有所提升。其實一次主題班會活動就是一次精彩的生命感動,系列性的主題班會活動更是一段精彩生命旅程的開啟。成功的班會活動,能融合多樣的教育元素,更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集中體現。高中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弦繃得很緊,所以班主任適當地開展一些能讓學生放松的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讓學生的心態放松,緩解精神壓力,融洽師生關系。班會的作用可以比喻為機器的潤滑油,要想讓機器良好地運作起來,潤滑油的作用不容忽視,所以成功的班會需要班主任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組織。
三、 用真誠的態度開展對話
教育是一種心靈與心靈之間相互溝通的活動,只有從心里發出來的信息,才能夠打動另一個心靈。溝通能夠在人際交往當中起到良好的潤滑作用,有效地開展溝通能夠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減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讓教師在學生心目當中的形象變得更加和藹。師生之間之所以會產生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雙方互相之間的不理解而導致的,因此必須要通過加強溝通的方式,用最真誠的態度展開對話,才能夠有效降低師生之間的陌生感。班主任與學生展開對話時,必須要用心傾聽、分享自己的感受并進行巧妙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談話過程要以誠待人,要找好切入點,選擇正確的話題,選準切入點,抓住學生的興奮點。
四、 鼓勵期待
班主任用真誠的態度對學生加以鼓勵,能夠讓學生重新燃起自信,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成長和進步的快樂。問題學生身上的問題總是重復產生,在根治上有很大的困難,這便使得一些教師對學生失去了耐心。面對難以管教的學生,有些班主任深感力不從心,之后便采用一些帶有放棄色彩的管理方式,弄出各種古怪的管理招數,但最后卻更加難以取得效果。教師自己很不愉快,學生也同樣心情糟糕。究其原因無外乎教育管理能力缺失。學生的進步以及轉化是一個需要一定時間的過程,教師不應在學生背后窮追猛打,更加不應當喋喋不休地教育學生,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如果學生被逼到了教育的死角,便會產生極強的逆反心理。教育過程中,不接受教師幫助以及表面性的虛假接受的現象經常發生,很多情況下這種現象的產生都是由班主任自己造成的。通常情況下學生犯錯之后不可以一味地批評,否則只能適得其反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采用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與學生采用硬碰硬的態度,不但不可能有效開展教育工作,反而會造成更加強烈的負面效應。為此,班主任應當努力從心靈上接近學生,展開心靈上的溝通,以鼓勵的形式開展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更好地針對自己的缺陷進行改正和提高。鼓勵的溝通形式能夠讓學生減少對抗,避免學生走向偏激,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基礎上,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能力與人格。
五、 心理健康指導方面
根據調查數據能了解到,知識能力方面,學生具有較高的均值方差,在價值觀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性,讓學生的均值低方差增大。若教育不能讓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好,反而使學生的情感越來越冷漠。特別是學生進入到高中以后,承受的內外壓力較大,這可能成為學生進入到高中以后的學習動力,但是也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學生對于社會、他人、自我關系上,極易出現困惑和苦悶,甚至對于家長和教師也有著較強的逆反心理。作為班主任可以在“全人健康”教育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與發展需求,在團體輔導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對學生的身心素質提升做出重要貢獻。除此之外,重視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發揮也十分重要,特別是班級、團隊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六、 結束語
班主任德育能力是一個持續的全過程,需要班主任花費心思和時間進行組織。班主任為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德育能力,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方法,力爭讓學生能在放松心態的情況下,更好地緩解高中學習帶來的壓力,且通過德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格,不但能成為一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能成為一名品質兼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愛榮.新形勢下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實踐方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02):15-16.
[2]段多梅.高中班主任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01):36-37.
作者簡介:
朱宇,四川省瀘州市,四川省瀘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