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優秀的創新創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一項重要目標內容,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體現。然而當前仍然有部分高職院校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上存在一定問題,無法適應當前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教學效果造成不利影響。本文將以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為例,分析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已經愈發緊迫,每年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多但學生個人技能及綜合素質卻距離市場需求及企業單位的需求仍然有一定差距,對每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造成一定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創新創業已經成為解決我國高校畢業生緊迫就業形勢的一項重要途徑,其在位社會創造出更多工作崗位以緩解學生就業壓力的同時,也充分反映了我國高校教育優秀的教學質量。然而當前仍然有部分高職院校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上仍然存在一定問題,與此同時,校企合作作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廣為開展的一種教育模式,其對彌補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足有重要意義。本文將以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為例,分析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
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相較于外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發展時間上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點,雖然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在政府部門的大力發展下已經取得良好效果。但伴隨我國經濟結構與市場結構的轉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仍然存在諸多缺點。例如有關研究內容顯示,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踐活動與教學方法仍然無法滿足會計專業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需求。究其原因,本文認為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浮于表面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其本身就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特性,其教育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出具備有高端職業技能和高層次職業素養的優秀勞動型人才。體現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育上,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高級就業競爭能力的同時,也應該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然而受限于高等職業教育的開展時長以及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并未設立有單獨的創新創業課程。尤其對會計專業學生來說,其無論必修課程或是選修課程,均未設置有獨立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內容。因此會計專業學生想要在高等職業教育內容中接受到創新創業課程講解,只能期待教師在日常授課內容中的案例指導,或者在臨近畢業時接受到短暫的就業指導類課程,依然缺乏專門的創新創業課程內容。如此零散、短暫的講解,尤其是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始終偏向理論化講解的情況下,導致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上始終浮于表面,即使偶爾有短暫的創新創業知識指導,也過于偏向表面化且缺乏現實的指導意義。
1.2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不足
創新創業教育本身是一項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來總結經驗、累積教材的教育內容,其必須要經過實踐證實才能獲取正確的認知,從而在后續教育過程中行之有效的長期施展。然而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上仍然存在實踐不足的缺點,多數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培養只能依靠國家或者省市舉辦的創業計劃大賽、創業作品大賽等活動,真正由學校舉辦并實施的創業實踐平臺仍然較少。同時高職院校也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真實的創業環境,更毋庸說模擬創業鍛煉活動,導致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培養上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此外,梓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能力講解過程中,也仍然缺少大量實踐性的會計專業范圍內的實際案例,高職院校教師無法幫助學生分析創新創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種種問題,最終導致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上的知識理解也有所欠缺,這些都是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性有所不足問題的具體體現。
1.3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切實際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想要獲取優秀的創新創業能力,本身就是一項較為復雜和困難的過程。對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個人能力、個人素質、知識范圍、人機關系、社會資源等內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導致其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上難度較高。然而當然卻存在部分高職院校盲目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鍛煉的現象,導致部分會計專業學生無法較為有效的認識到創新創業的難度,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是一項較為簡單的過程,最終導致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上存在不切實際的問題。此外,就職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也普遍缺乏創業的實踐經驗,部分會計專業教師雖然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并不具備長久的企業實踐經驗,教師個人進行創新創業培訓的機會也不多見,因此高職院校教師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缺乏一定的實踐認知,這也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切實際的一項重要原因。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出的建議
基于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本文特提出以下建議:
2.1 加強校企深入合作以豐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
校企合作模式是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推廣模式,對加強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明確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方向、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質量等均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對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效果亦有重要作用。首先校企合作過程中可以共同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派遣學生通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實習生活來幫助學生直觀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依據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與企業單位的專業人員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解答其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細致的把握創新創業的前沿動向以便更好的分析其個人未來發展方向,繼而有效的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其次校企合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邀請到當前行業的專家人士與政府部門的管理人員,高職院校可以邀請上述人員參與到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利用更加廣泛的社會資源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真實的創新創業案例,為學生分析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也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優秀的創新創業榜樣,激發學生對未來成長方向的能力和信心;最后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和企業也可以考慮到對會計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結合到自身與區域特性以編寫優質的創新創業教材,幫助企業更進一步的發揮其實踐優勢、幫助行業更進一步的發揮其科研優勢、幫助學校更進一步的發揮其教學優勢,通過對多各方面資源的有效利用來編排教材,最終更加明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方向與培養內容,不斷豐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對提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自然也有更好的效果。
2.2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
校企合作模式對加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模式來引進更多具有優秀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經驗的教師,有條件的高職院校甚至可以通過專職教師、兼職教師的結構來構建自身的教師團隊。高職院校首先可以分析自身在會計專業教師團隊上存在的不足與需求,進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從企業中聘請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技術專業或者企業代表,邀請其以兼職教師的身份定期為會計專業的學生講授創新創業知識;其次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平臺的建立來不斷提升教師個人能力,鼓勵會計專業教師參與到校企合作的創新創業平臺活動中,不斷提升專職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和經驗的同時,對教師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改進,如此對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亦有積極作用;最后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平臺來完善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指派專門的教師代表、學生代表以及企業代表共同分析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能力上存在的不足,進而確定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方向和培養重點,避免教師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盲目培養。
2.3 加強多方評價平臺體系的創建完善以保障創新創業教育
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模式后,可以將政府部門、行業代表、企業代表、院校代表以及學生代表通通納入到合作體系中來,從而創建多方評價的平臺體系,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培養。多方評價平臺體系的創建首先能夠綜合利用多個方面的社會資源,對每一年會、每一個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評估,進而發現當前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上存在的不足,通過校企合作實踐平臺積極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并最終利用多方評價平臺體系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評價,通過標準規范的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來提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的參與力度和參與積極性,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性,擴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需要面臨的各方對象,更有助于篩選出具有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也有助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后續創新創業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論述,同時也提出了相關建議。需要注意的是,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必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無論何種能力的培養,到最后都會以學生作為能力培養的主體。學校應充分考量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同時,也利用校企合作平臺給予學生更多的資源幫助。
參考文獻:
[1]豐輝. 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研究[J]. 中國電子商務, 2014(18):151-152.
[2]錢云. 探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7(4):19-20.
[3]孫婷, 高軍.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 職教通訊, 2017(4):21-26.
[4]郝趙紅.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基于校企合作模式[J].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 2016, 4(4):68-70.
[5]劉淑娟. 高職實踐教學校企協同管理體制創新研究——基于會計專業校企合作培養模式[J]. 前沿, 2013(17):125-127.
[6]董禮. 就業壓力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 當代會計, 2015(4):20-21.
[7]黃群英.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 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 2016, 14(1):29-31.
[8]李改桃. 基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 科研, 2016(12):00090-00091.
作者簡介:
杜希杰(1976.1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實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