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新
摘 要: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保護好野生動物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隨著社會發展,由于各種人為和自然原因,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針對我國基層在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現階段工作實際,本文提出了一些觀點并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希望能夠助力于提高野生動物保護水平。
關鍵詞:生動物;保護宣傳;基層;探討
引言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資源,在維護生態平衡,改善人居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推動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下面通過工作現狀分析,提出幾點具體保護宣傳工作策略,具體分析如下:
1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發展現狀
1.1政府重視
伴隨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我國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利用的關注程度和要求承擔相應國際責任的呼聲也越來越大。我國先后簽署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和《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與多個國家簽署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多邊、雙邊協定,并在大熊貓、朱鹮、揚子鱷等瀕危物種拯救以及自然保護區建設、保護執法等諸多方面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樹立了負責任大國形象。
1.2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形勢十分嚴峻,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土地開發的推進,人們活動空間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交叉重疊現象將日趨嚴重。受環境污染、棲息地破壞、外來物種入侵、生態功能區規劃滯后等因素影響,一些地方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破碎化、生態功能退化問題突出,境內多個物種已經或者疑似野外滅絕。同時,亂捕濫獵、濫食野生保護動物等現象在一些地方仍時有發生;因缺乏保護野生動物的科學知識,隨意放生外來物種問題還較為普遍;盲目采用鐵夾、高壓電線、投毒等方法防控野豬危害,導致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被誤殺、誤傷的事件也屢有發生。公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意識和科學知識仍需強化和鞏固,一些不良習俗、風氣亟待扭轉,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宣傳是非常必要的和迫切的。
2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的探討
2.1正確引導經營利用的輿論氛圍
野生動物歷來被稱之為保護資源,人們對其意識僅停留在保護之上。然而作為一種資源其存在著利用的價值,但這種利用是有限度的有范圍的,超過此邊界必然是違法犯罪的。對此必須充分正確的引導輿論氛圍,包野生動物資源的合理利用。首先,需要改變大眾的認知,野生動物資源是指具有高價值的自然資源,其包括物種生態資源、文化藝術價值、政治經濟效果等,若不合理利用則是對資源的浪費。其次,需要轉變輿論的養殖認知。對于野生動物可以進行合理的養殖,在其自然繁殖的基礎上,適當進行對策調整,如對于瀕臨滅絕的動物鼓勵人工養殖幫助其保留生態物種,對于肆意繁殖的大型物種可以進行適當的合法捕獵,減少其對生物鏈的破壞。再次,合理的利用野生動物物種進行繁殖。縱觀歷史,部分家禽類動物的發源均來自野生物種,因此對物種的科學利用,可以保證現代家禽的發展。并且家禽動物在生物圈中有其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這正是對野生動物資源利用的最好體現。如人們傳統觀念中的雞類生物,作為原始野雞時,其受地域影響分布受限,繁殖受阻,但是被利用之后,可進行肉用、卵用、并擴大了其繁殖數量,甚者還增加了其品種,由此可見對野生動物資源的合理利用,對物種有繼承的意義。因此,要充分利用輿論力量宣揚馴養野生動物的價值,樹立馴養野生動是對其進行保護的意識。在獲得輿論的基礎支持基礎上,利用科學技術,合理的對野生動物進行馴養,降低利用時對其造成的傷害,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引導下增加野生動物的經濟價值。
2.2科學宣傳野生動物的救護方法
為保證野生動物救助的有效性,需要對大眾進行科學救助方法的指導。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人類日益發展與壯大,逐步破壞了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使其繁衍生殖的條件被破壞,對此需要進行正確的宣揚,減少人類活動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第二,選擇性的進行生物救助。目前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有所增強,但是卻存在盲目救治的現狀。野生動物是在生物鏈中進行自然生存,其遵守自然生存法則,若人類過多的進行干預,可能會影響其優勝劣汰的原則,難以實現生態的平衡運轉。因此在進行野生動物救治時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減少對生態平衡的干擾。第三,禁止以購買的形式實現野生動物救護。對于現存的野生動物買賣行為應當及時報告有關機構,遵守法律的程序進行處理,杜絕用買賣的方法送至救助站。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買賣行為會促使非法獵殺的行為再度猖獗,實質上是對野生動物的另一種傷害。第四,每個公民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義務,對于野生動物的買賣行為必須要及時上報有關部門,或是提供相關線索。國家必須落實對相關法律的執行力度,嚴肅處理各項違法傷害行為。
2.3公開透明野生動物的資源變化
對于野生動物的保護,不能僅停留在表面對其物種的保護而是應當進行繁殖生存的保護,維持正常平衡的生態環境,保證野生動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此應當、適時地公布現有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公布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的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使全民意識到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樹立危機感,了解野生物種資源的現狀,掌握和了解人類所要面臨的共同問題。建立資源信息公開平臺,使公民可以利用此平臺了解正確的野生動物救助方法,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方法以及相關法律規范。公開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情況,如方法、用途、效果等等,便于公民對資源的利用進行監督。公開現有的野生動物資源研究情況,如相關技術、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等。此外對于野生動物保護的救助臺賬進行公示,使得公眾充分了解相關財產的去向。
2.4充分利用多種渠道開展宣傳
要通過電視、短信、微信公眾號、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標語橫幅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宣傳月期間加強對集貿市場、花鳥市場、酒樓會所、農家樂等場所的排查和宣傳,讓群眾深刻認識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人們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結束語:
總之,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要做到強化、扎實和有效進行。其目的就是要著力提高林區廣大群眾法律意識,提升廣大林區群眾依法保護野生動植物能力。通過宣傳工作的開展,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共同參與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憲鈞.三門峽市開展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宣傳活動[J].漁業致富指南,2016(24):3.
[2]李晨韻,呂晨陽,劉曉東,金崑.我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現狀與前景展望[J].世界林業研究,2014,27(02):51-56.
[3]夢夢,謝屹.淺析野生動物保護中的公眾參與[J].野生動物,2013,34(04):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