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王軍 段濱艷 謝曉玲
摘 要: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本文在互聯網背景下,以圖書館的轉型研究為主要內容,分析其轉型必要性,從信息資源整合、優化用戶體驗及多樣化推廣閱讀等三個層面提出相應的轉型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館;轉型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7-0243-02
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時代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已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逐漸影響著各類行業的工作、協調方式。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條件與傳統行業的結合,可以使用戶獲得更加便捷、個性化且智能的服務,享受更加舒適的體驗。在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相結合并且獲得成功的趨勢下,圖書館將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聯網大背景下的便利條件,使傳統的圖書館模式實現真正的圖書館資源、服務以及管理等多個方面的轉型工作,成為了研究的熱點問題。圖書館互聯網化的實質在于運用互聯網獨特的通訊技術與傳統的圖書館各項服務相結合。圖書館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與用戶之間的原始信息資源的交互模式,并且可以實現圖書館業務的重組以及創新。
1 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各行各業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實現相互之間信息的交流以及交換,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結合。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開放生態以及連接一切等都是“互聯網+”具有的特征。圖書館通過互聯網可是實現圖書館服務信息的更為簡易獲取,同時可以促進圖書館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來為讀者進行服務,可以在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內涵的同時,將圖書館的服務信息與社會行業之間進行溝通,實現數據的信息化存儲以及保值、增值。
“互聯網+”模式的出現對于傳統高校圖書館來說是一場數字化、網絡化的變革,而這種變革對高校圖書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可以說“互聯網+”也給高校圖書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伴隨著互聯網信息化的不斷普及與人們日益增強的網絡意識,互聯網通信已經逐漸成為了當今社會信息與知識交流的主體。讀者在進行知識的獲取時的訪問途徑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由紙質書籍向著網絡模式轉變,從實體書籍向著虛擬化界面轉變。喬治曾經說過,如今的知識已經不再是靜態的層級與結構了,是由動態的網絡和結構構成的,知識就如同河流一般在網絡中穿梭、流動。原始的靜態的、線性的、有層級結構的知識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變成了動態的、非線性的、非層級結構的網絡模式,互聯網時代的信息與知識的組成方式是碎片化以及重組構成。碎片化以及重組不僅改變著知識本身的含義,也與此同時對知識的學習模式、方法以及習慣進行著改造。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用戶可以在更低的獲取知識成本的基礎上,獲取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并且提升了獲取知識的效率,從時間的角度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通過互聯網進行知識的獲取,可以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戶的學習,使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暢游知識的海洋,對用戶原始的閱讀習慣以及獲取知識的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沖擊。電子書以及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也逐漸成為了用戶選擇獲取知識的方式。目前,通過移動通信手段獲取信息資源已經成為用戶的首選,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資源的自由獲取導致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不斷處于下滑的趨勢。此外,網絡信息資源的幾何式冪指數增長導致資源的復雜度以及資源質量有所降低。如何利用最少的時間通過最優的方式來獲得最有利用價值的信息資源成為當前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很顯然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手段無法做到對信息資源的分析,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傳統圖書館基本采取被動的方式對用戶進行服務以及信息咨詢,在互聯網強勢的驅動下,對于用戶需求的滿足會顯得更加被動與無力。若傳統圖書館無法做到向互聯網時代的大跨步轉變,久而久之,通過圖書館進行信息資源獲取以及交流的用戶會逐漸轉移并流失,弱化圖書館的作用和地位使其逐漸邊緣化。因此,圖書館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轉型勢在必行。
2 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轉型策略
隨著各領域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資源集中式涌現,人們對于所需文獻資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期望在海量的相關資源中,更快更精確地找到所需資料,而傳統的信息資源建設更新速度相對較慢,跨館整合資源困難,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因此利用互聯網給傳統閱讀模式帶來的沖擊,推動數字化圖書館的轉型,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資源優勢,使互聯網更好地服務于圖書館。本文主要從依托于互聯網的信息資源整合方式、優化用戶的閱讀體驗和多樣化閱讀推介等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1 依托互聯網整合信息資源
為了滿足讀者對于信息的需求,對于海量的圖書資源,其整合、管理與更新工作無疑是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資源的。從應用互聯網的角度出發,對于本管內的信息資料,首先必須充分發揮新型技術的推動作用,基于互聯網技術完善本館的資源保障體系,完好的收藏與存錄館內資源,在此基礎上,建立具有各館特色的信息資源優勢,將館內各類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更新,搭建新型的信息資源整合數字化平臺;其次,擴大資源整合與管理的范圍,由區到市、由市到省再到全國范圍,建立一個或多個省內或國內互聯的統一的信息資源整合平臺,實現最大范圍的信息資源的共享,這一切都依托于互聯網技術與背景的支撐,實現高校間圖書資源互聯,高校與省市圖書資源互聯,各個省市之間信息資源互聯,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資源使用最大化。
2.2 利用資源優勢,優化閱讀體驗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雖然各個圖書館面臨著各種網絡閱讀方式的沖擊,但是我們在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同時,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積極應對互聯網閱讀的挑戰。雖然現在網絡信息資源十分方便快捷,但是其參考性與專業性并不高,尤其是對于一些專業領域的信息資源,互聯網很難給出準確的結果,搜索結果相關度不高,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篩選,有時閱讀體驗并不好。圖書館可以利用其此種特點,發揮本館的專業領域資源相關度高的優勢,積極地引導讀者快速且高效的搜索到所需要的材料,從效率上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此外,還考慮從館員的角度提高圖書館的整體素質,館員對于資源需要具有敏銳的管理與組織能力,館員是讀者與信息資源之間的橋梁,在用戶的閱讀體驗中具有十分重要影響。互聯網的背景下的館員對于自身的要求逐漸提高,不僅是基礎業務上的要求,對于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結構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夠積極地對信息資源進行挖掘,具有互聯網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用戶的研究需求。
2.3 閱讀推介多樣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在圖書館的閱讀推介方式上發現了新的機遇。首先讓用戶一目了然的是各館的門戶網站,讀者通過該網站進行搜索所需資源,因此圖書館的門戶網站是本館資源的最直觀的推介方式。如在網站的主頁上,對本館的優勢資源進行特別介紹,凸顯資源優勢,對于各類別的信息資源,推薦用戶相關的檢索方法,及時通知本館對于數據庫的更新等等。其次,可以調動一部分人員定期的從事對于本館的宣傳營銷活動,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問卷調查、知識競猜活動等各種類型的活動,對本館的資源進行推廣,調動用戶閱讀積極性,提高圖書館的知名度。互聯網背景衍生的營銷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圖書館舉辦活動的推廣,可以通過一些自媒體平臺進行發布與宣傳,如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等。對于高校的宣傳推介話動,還可以通過在教學樓、圖書館、宿舍公共區或者食堂,設立移動閱讀平臺如電子圖書閱讀器等,使廣大師生在課余時間隨時隨地閱讀,提高閱讀興趣。
3 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無疑給傳統的圖書館及其提供的閱讀模式帶來了挑戰,圖書館轉型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發展的瓶頸,從而得出圖書館在這種形勢下轉型的必要性;其次,研究互聯網給圖書館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總結圖書館轉型的核心要素;然后利用互聯網特點挖掘機遇,積極應對,從依托互聯網進行資源整合、利用優勢優化閱讀體驗和多樣化推廣等方面進行策略實施,最終使互聯網推動圖書館的轉型與更好的發展,為用戶提供越發完善的圖書資源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