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兵
因為點的運動,討論三角形能否成為直角三角形問題,是中考試卷的考查熱點.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常常需要分三種情況討論,即究竟哪個角是直角.
例1如圖1,拋物線與x軸交于A、B兩點(點B在點A的右側),與y軸交于點C,連接BC,以BC為一邊,點O為對稱中心作菱形BDEC,點P是x軸上的一個動點,設點P的坐標為(m,0),過點P作x軸的垂線l交拋物線于點Q.
(1)求點A、B、C的坐標.
(2)當點P在線段OB上運動時,直線l分別交BD、BC于點M、N.試探究m為何值時,四邊形CQMD是平行四邊形,此時,請判斷四邊形CQBM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當點P在線段EB上運動時,是否存在點Q,使△BDQ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Q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圖1
【思路點撥】
1.第(2)題先用含m的式子表示線段MQ的長,再根據MQ=DC列方程.
2.第(2)題要判斷四邊形CQBM的形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根據求得的m的值畫一個準確的示意圖,先得到結論.
3.第(3)題△BDQ為直角三角形要分兩種情況求解,一般過直角頂點作坐標軸的垂線可以構造相似三角形.
【解答過程】(1)由
(2)直線DB的解析式為
如圖2,由點P的坐標為(m,0),可得M
所以
當MQ=DC=8時,四邊形CQMD是平行四邊形.
圖2
解方程得m=4或m=0(舍去).
如圖3,此時點P是OB的中點,N是BC的中點,N(4,-2),Q(4,-6).
所以MN=NQ=4,所以BC與MQ互相平分,
所以四邊形CQBM是平行四邊形.
圖3
(3)設點Q的坐標為
①如圖4,當∠DBQ=90°時,
所以
解得x=6.此時Q(6,-4).
圖4
②如圖5,當∠BDQ=90°時,所以
解得x=-2.此時Q(-2,0).
圖5
【技巧說明】討論直角的時候,通常題目討論的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并不與坐標軸平行,這時我們可構造如圖6的基本圖形,將討論∠ACB是不是直角,轉化為討論△ACF與△CBE是否相似.將對斜著的線段AC、CB的討論,轉化為對平行于坐標軸的線段AF、CF、CE、BE的討論.
圖6
例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反比例函數與二次函數y=k(x2+x-1)的圖像交于點A(1,k)和點B(-1,-k).
(1)當k=-2時,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2)要使反比例函數在每個象限內與二次函數都是y隨x增大而增大,求k應滿足的條件以及x的取值范圍;
(3)設二次函數的圖像的頂點為Q,當△ABQ是以AB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時,求k的值.
【思路點撥】
1.由點A(1,k)或點B(-1,-k)的坐標可以知道,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就是.題目中的k都是一致的.
2.由點A(1,k)或點B(-1,-k)的坐標還可以知道,A、B關于原點O對稱,以AB為直徑的圓的圓心就是O.
3.根據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當Q落在⊙O上時,△ABQ是以AB為直徑的直角三角形.
【解答過程】(1)因為反比例函數的圖像過點A(1,k)與B(-1,-k),所以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是
當k=-2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是
(2)在反比例函數中,在每個象限內,如果y隨x增大而增大,那么k<0.
當k<0時,拋物線的開口向下,在對稱軸左側,y隨x增大而增大.
圖7
拋物線的對稱軸是直線
所以當時,反比例函數在每個象限內與二次函數都是y隨x增大而增大,如圖7.
(3)拋物線的頂點Q的坐標是A、B關于原點O中心對稱,當OQ=OA=OB時,△ABQ是以AB為直徑的⊙O的內接直角三角形.
由OQ2=OA2,得
解得(如圖8),(如圖9).
圖8
圖9
【技巧說明】如圖8,要判定∠AQB=90°,只需保證OQ=OA=OB即可,因為當OB=OQ,OA=OQ時,∠A=∠OQA,∠OBQ=∠OQB,即可證明∠AQB=90°.這也是直角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之一.
當然,討論直角三角形的時候,如果能設出三角形三個頂點坐標,也可以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分別求出三角形三邊長,如果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