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喜劇表演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喜劇表演中有這么一種原則就是將喜劇表演中的人物進行“非常態”處理,也就是節目中的人物通過反常的表演,得到節目應有的喜劇效果,而要想達到這種表演狀態,演員一般都會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加以實現,例如外部造型、外部動作(形體動作、表情等)、人物語言、內部動作(性格、心理動機、情感等)的變形等手段,使人物具有某種丑角化的形態逗人發笑。我國歷史文化悠久,不同地區有著自己不同的方言特色,通過合理的利用,往往能夠起到不同的效果。笑聲中對世事進行諷刺、嘲弄、贊頌、荒誕的描摹,最終達到針砭時事、寓教于樂的作用。
上面已經提到,我國不同地區文化影響下,方言也是種類繁雜,這其實也體現出了方言源于生活的特色,同時也是喜劇表演中所需要的。導演王全安曾說:“方言是還原真實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如果一個陜西人出現在銀幕上,一說普通話,就沒有脾氣沒有個性,只有這個陜西人說到‘俄’的時候才覺得人物活起來了。”導演寧浩也說過:“其實每種方言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文化符號,當然也有它生動的一面,這種電影比較‘貼地氣’所以我覺得方言這東西真是特別生動?!笨v觀近些年方言小品,之所以受到眾多人的喜愛,最重要是觀眾能夠通過節目察覺到現實生活的影子,這也是創作表演生活化的具體表現。
通過上述分析,對于喜劇表演作品中方言小品的作用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本文不對具體的表演技巧進行過度分析,只是針對信息時代,方言小品如何利用各種技術手段,提升自己的傳播途徑,開展良好的發展前景作出相關論述。
首先來說,方言小品的制作方要轉變傳播觀念。媒體經營要向經營媒體轉變,傳統的各自為政要進行整合,在注重方言小品品牌塑造的過程中,也要完善節目營銷模式。其次,傳播主體、平臺要明確,特別是對于地方方言小品來說,平臺最重要,頻道是大平臺,節目欄目是小平臺。頻道做一體化運營,這才是方言類節目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可以說信息時代方言小品能否得到觀眾們的喜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平臺的策劃和設置。最后要對節目本身進行反思,在過去一些方言小品中,為了追求某種節目效果,讓演員通過一些低俗的方言進行交流,雖然達到了取悅觀眾的效果,但是對于方言節目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因此在之后的傳播過程中,節目制作者要考慮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方言節目服務誰,應該滿足觀眾和客戶哪些層次的需求?第二,如何通過方言小品提升觀眾的文化修養?第三,方言類小品可開發的資源有哪些,如何利用當地媒體進行宣傳?是否能夠實現方言小品與當地政府部門的合作。
以筆者所在揚州地區為例,就針對方言小品傳播建設了周播現場節目《揚州好佬》和日播生活段子劇《好佬超市》?!稉P州好佬》系列節目說的是“家鄉話”,聊的是“身邊事”,融的是“故鄉情”,從而讓觀眾在看電視的歡笑中展示揚州方言之美,揚州生活之美。在電視屏幕播出的同時,制作者通過微信公眾號、揚帆APP,網上商城“好佬超市”等全媒體服務平臺展示,改變了傳統方言小品服務薄弱的劣勢,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互動、交往、生活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在歡樂之余為觀眾提供實際的生活幫助,成為當地老百姓最喜愛的方言小品節目,收視份額穩定在索福瑞20%,尼爾森15%,網絡點播流量超過10萬。
方言小品通過各平臺進行傳播,歸根結底是要為平臺進行盈利的,換句話說方言小品節目本身要有長遠的發展,就要有一定的盈利方法,這點是過去節目制作者所忽略的。筆者認為,方言小品由于自身生活化的特點,在盈利途徑建設方面應該與觀眾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這里也以上述提到的揚州《揚州好佬》系列節目為例,在節目中,方言小品制作者根據客戶需求和產品特性來設計一個個生活小故事,將場景定位在好佬超市內外,便于商品廣告的植入。同時在屏幕上推送二維碼和字幕,引導觀眾購買產品,最終形成了從節目到商品再到銷售的完整鏈條,具體可見下圖1所示。

圖1:《好佬超市》營銷鏈條圖
綜上所述,方言在喜劇電影表演創作中是能夠發揮巨大作用的,是藝術創作的一種手段,它的發展和變化都是伴隨著表演藝術發展和變化的。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節目的要求在不斷增加,方言小品除了要滿足傳統節目針砭時弊的作用,同時還要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也就是利益創造,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在提升方言小品質量的基礎上,為其發展提供可參考方向,進一步發揮這一藝術形式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志誠.淺談方言在小品藝術中的運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3).
[2]唐亞娟.方言電視小品的藝術魅力與發展前景[J].《四川戲劇》,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