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心
(東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從偏重語言內部結構描寫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美國描寫語言學派,到不滿足于僅僅描寫語言行為而對人的語言能力進行解釋的轉換生成語法,20世紀以來的主流語言學理論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在語法規則的研究和語句內容的闡釋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隨著人們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新媒體信息時代網絡的不斷發展,當代中國的語言文化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人們的語言表達需求日趨強烈,逐漸產生了新興的、突破常規的、不符合傳統語言規則的邊緣現象。這些新穎的語言現象適應了社會文化的發展,滿足了人們求新求異的表達需求,同時也為語言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戰。針對這種不規則的語言現象,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以C J Fillmore、Goldberg為代表的認知語言學派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發展出構式語法。從此,構式語法成為認知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Goldberg對構式作了定義:“C是一個構式,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Fi)和意義(Si)的對應體
本文沿用Goldberg的構式語法觀,介紹了構式語法理論,并以半凝固型構式為對象,嘗試分析其構造形態、形式特點和意義特點,最后分析了多重條件對構式形成產生的影響以及歸納構式的形成動因。
目前,構式語法已經成為當代語言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話題,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代表人物有C J Fillmore、Adele Goldberg、Paul Kay等人。構式語法發端于C J Fillmore對習語的探索,他認為構式具有習用性的特點。而后,Adele Goldberg成為構式語法研究的中堅力量。Adele Goldberg出版的《Construction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2007)主要闡述了構式語法的基本理論:第一,構式的意義和形式無法從組成構式的各成分中推斷出來,構式具有“不可預測性”;第二,形式是語言的外殼,意義是語言的內核,語言是形式和意義的匹配,一方要素的變化必然也會引起另一方要素的變化;第三,學術界要關注語言的邊緣現象,對無法用一般的語法規則和意義生成規則來解釋的新興構式要予以關注;第四,構式具有習用性,俚語俗語往往不符合常規的語法規范,但被廣泛使用后就逐漸規約、固定下來,形成構式;第五,在進行構式語法研究的過程中要以語言事實為基礎,提高構式語法理論的準確性。[1]
國內語言學界對構式語法理論的探討主要有沈家煊、陸儉明、詹衛東、王華等人。沈家煊引進、介紹了國外的構式語法理論,指出“句式的整體意義不等于各個組成部分的簡單相加”[2]。陸儉明在譯介構式語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式語法應用的現實性問題,主張增加構式語法理論的方法論價值。詹衛東把構式語法和計算機中文信息處理結合起來,致力于建立現代漢語構式語法語料庫,增強構式語法理論的現實意義。王華對構式語法研究的前景進行了探討,提出構式語法的理論研究不能局限于現代漢語語言學領域,要加強跨語言、跨學科等方面的研究,為構式語法注入新的活力。
詹衛東把構式分為四類,分別是凝固型構式、半凝固型構式、短語型構式、復句型構式。我們參照詹衛東的分類,重點闡釋半凝固型構式。本文認為構式是規約后的語法形式,并著眼于半凝固型構式的構造形態、結構特點和意義特點,試圖尋求其內在規律。
半凝固型構式是構式中較為穩定又較為靈活的一種,處于凝固型構式和短語式構式之間,其內部往往有聯合、偏正、述賓、主謂等結構關系。半凝固型構式由常項和變項兩部分組成,常項是凝固的部分,變項是不凝固的部分。我們主要把半凝固型構式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并列結構,如:
“V來V去”:跑來跑去、吃來吃去、商量來商量去、飛來飛去
“X并Y著”:痛并快樂著、思考并感悟著、藝術并商業著
“很X很Y”:很黃很暴力、很純很曖昧、很貴很憤怒
“且X且Y”:且行且珍惜、且戰且退
其二,主謂結構,如:
“N百出”:花樣百出、錯誤百出、丑態百出
其三,述賓結構,如:
“求X”:求安慰、求同類、求經驗
“負責X”: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荷爾蒙負責一見鐘情,柏拉圖負責白頭偕老
“V心了”:扎心了、戳心了
“尬X”:尬舞、尬唱
“打X”:打call、打電話
“有X”:有溫度、有情懷
“懟X”:懟人、懟朋友、懟妹子
其四,述補結構,如:
“A V了”:萌翻了、美哭了、丑爆了
其五:介賓結構,如:
“被X”:被結婚、被懷孕、被娛樂、被消遣
其六,定中結構,如:
“舌尖上的X”: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新年、舌尖上的心跳
“中國好X”:中國好聲音、中國好司機、中國好老師、中國好醫生
“最美X”:最美鄉村、最美家庭、最美證件照、最美應用
“非常X”:非常關系、非常完美、非常幫助、非常了得
“X之力”:洪荒之力、吹灰之力、綿薄之力
“流量X”:流量明星、流量小生
“綠色X”:綠色消費、綠色能源、綠色發展、綠色食品
其七,狀中結構,如:
“很X”:很中國、很上海
“真心A/V(非心理)”:真心好吃、真心漂亮、真心是本好書、真心是個好老師、真心麻煩
“各種X”:各種鬧心、各種不淡定、各種悲劇、各種喜歡、各種好看
“隔空X”:隔空賣萌、隔空喊話、隔空互動、隔空爭論、隔空示愛
“是時候X”: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是時候重現江湖了、是時候說再見了
我們通過一下的表格分析半凝固型構式的機制特點,把凝固部分稱為X,不凝固部分稱為Y。

表1 半凝固型構式的機制特點
通過表1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從組成成分看,半凝固型構式由兩個組成成分構成;第二,從結構關系看,半凝固型構式組成成分之間的關系基本可歸并入主謂、偏正、述賓、述補等語法結構;第三,從形式特征看,半凝固型構式的變項比較少,長度比較短,遞歸性強;第四,從結構核心看,我們很難從半凝固型結構中找到焦點成分,這是因為構式具有的非組合性的特點;第五,從表義方式看,半凝固型構式結構整體多表示陳述,并且語言新穎,有口語化的特點;第六,從創新手段看,半凝固型構式有多種類型的創新手段,比較重要的有句法錯配、轉喻等。比如,“很中國”運用語法錯配的創新手段,用程度副詞修飾名詞,使構式無法用原有的語義生成規則分析。“中國”是專有名詞,相比于一般名詞,專有名詞帶有典型的屬性特征。專有名詞用于構式中,其概念意義被削弱,屬性意義被加強。“中國”在構式中不再只表示一個國家名稱,代表的是中國的典型屬性如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等。
首先,半凝固型構式在結構上具有穩定性強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第一,半凝固型構式整體的長度短,多數是由四、五、六個音節組成,比較精煉短小,沒有很長、很復雜的結構,比如“跑來跑去、中國好聲音、舌尖上的中國”等;第二,半凝固型構式變項少,變項數多數為1~2個,基本沒有兩個以上的變項,因此半凝固型構式很大程度上能保留詞組的原始面貌,有很強的穩定性;第三,半凝固型構式內部結構比較穩定,大多數可根據傳統的語法規則歸入述賓結構、定中結構、狀中結構、并列結構和主謂結構等。
其次,半凝固型構式具有能產性強的特點。在構式形成的過程中,類推是主要手段。半凝固型構式是在某種語用需求的驅動下,激活其特定的隱含語義,而后這些構式被類推擴散開來,受到人們的廣泛使用,最后固定成型,形成半凝固型構式。半凝固型構式具有較強的類推性和能產性,在結構進行類推的過程中,甚至可以有不符合傳統語法規則的搭配方式,比如“很中國、很德國”等,用程度副詞修飾名詞。半凝固型構式變項部分的可替換性強,比如并列結構的構式“V來V去”,變項V可以由很多動詞代替,如及物動詞“走來走去”、不及物動詞“生氣來生氣去”、體賓動詞“買來買去”、謂賓動詞“贊成來贊成去”等等。而且,半凝固型構式的變項部分是可以跨詞類擴展的。比如在傳統的語法規則中的“各種X”,“各種”大部分只能與名詞搭配,如“各種青菜、各種水果”。現在,“各種”也可以和動詞、形容詞等詞類搭配,比如“各種漂亮、各種喜歡”。
再次,半凝固型構式具有整體性的特征。“整體性”是指構式往往表達整體的形式意義和內容含義,構式內部結合緊密,大體上不可拆分,無法從其組合成分推出整個構式的含義。C J Fillmore和Adele Goldberg對構式的研究源于他們對熟語的探索,熟語與構式有很大的相關性。在我國,熟語包括成語、慣用語、歇后語和諺語等。這些固定語的特征之一就是整體性。我們認為,構式是熟語雛形,它的功能和意義都無法簡單地由其組成成分簡單加合得知。有的構式因一些創新手段,甚至產生了原詞項沒有的意義。比如半凝固型構式“綠色消費”,“綠色”運用轉喻的手法關聯生態、環保、健康、舒適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原詞項沒有的意思,體現了半凝固型構式的整體性特征。
最后,半凝固型構式具有節奏緊湊的特點,半凝固型構式結構比較短小,節奏緊湊,適合用于表達強烈的感情、渲染歡樂的氛圍。比如“隔空賣萌”,表達了可愛、喜歡這樣強烈的主觀情感,音節整齊,節奏感強,自然和諧。“跑來跑去”音節有規律地交替出現,節奏緊湊,韻律感強,給表達增添了一種整齊勻稱的美感。
首先,半凝固型構式體現了強烈的主觀色彩。構式的生成動因之一是人們在交際過程中所產生的語用需求。人們在認知活動中,對客觀對象產生了更深入、更多元化的認識。在人們的言語交際活動中,這些認知會支配語言,傳達言者的主觀色彩。比如半凝固型構式中的狀中結構“真心A/V(非心理)”,“真心”所表達的意思和“很、非常、特別”差不多,但是“真心”這個名詞被引入構式,作后面形容詞和動詞的狀語,以表達言者更加強烈、更加發自內心的主觀情感。“真、很、非常”這樣的程度副詞被人們廣泛使用而變得稀松平常,其表達的程度意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磨損,言者需要程度更深的詞來表達自己的真切之感。所以,名詞“真心”突破了原有的句法限制,功能逐步拓展,能夠與形容詞和非心理的動詞搭配,出現了“真心好吃、真心漂亮、真心是個好老師”等半凝固型構式。這樣的半凝固型構式準確、簡潔地表達了人們的認識和情感,而且促進了漢語語法的動態發展。
其次,半凝固型構式具有概括性強的特點,體現了“省力原則”。半凝固型構式長度比較短,但其表達的內容是豐富、多層次的,這體現了概括性強的特點。比如“綠色消費、綠色食品”里的“綠色”運用了隱喻的手法,用“綠色”去關聯健康、低碳、安全、舒適的生產生活方式。人們依靠這兩種不同事物在想象上引起的相關性,以較短的音節去代替較長的音節,使語言表達更簡約經濟,體現了較強的概括性。“舌尖上的中國”里的“舌尖上”運用了轉喻的手法,用“舌尖上”去關聯與飲食文化、品味美食有關的種種事物,用簡潔生動的相關事物引發人們對美食這一本體的聯想,具有概括性強的特點。“各種鬧心”里的“各種”表達了言者鬧心的程度深,體現了半凝固型構式的概括性。
再次,半凝固型構式具有抽象性強的特點。半凝固型構式有的是突破常規的語法結構,有的是對原結構式在新的語法環境下進行重新分析,有的是用傳統的語法結構構建出新的語法關系,構式的復雜性導致構式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人們在第一次接觸構式時,不是立刻就能理解其所表達的意義,需要結合語境進行思考。比如半凝固型構式的定中結構“流量X”,“流量”作定語,修飾后面的詞,組成“流量小生、流量明星”這樣的新興構式。人們沒有接觸過這類詞時,會覺得困惑、不理解,需要結合語境進行思考。“流量明星”是指經常被人們上網查閱、耗費了大量手機流量的明星,體現了這個明星的當紅、有人氣。
最后,半凝固型構式具有口語化特點。許多半凝固型構式是在人們的口語交際中產生并通過網絡傳媒等方式擴散開來的,在語言上具有簡潔、風趣、精辟、通俗的特點。構式的產生緣由和語言特點使其帶有了口語化的特征,所以構式很少進入嚴肅正式的書面材料,多被用于日常交流和網絡互動。比如,“扎心了”是指用一種調侃的方式來戳中言者的痛處,帶有幽默詼諧的色彩。“尬聊”是指不會聊天的人尷尬地聊天,使氣氛陷入冰點,多用于口語和網絡聊天。除此之外還有“真心好吃”“各種喜歡”“很黃很暴力”等等。
外在的客觀事物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語言也始終處于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這種新陳代謝表現為新的語言結構要素的產生和舊的語言結構要素的消亡。半凝固型構式是一種新興的語言結構,為滿足人們的表達需求而產生,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語言內部自我調整更新和語言外部客觀世界的雙重影響。
影響構式形成的內部動因是語言的自我調整和動態發展。語法的動態性是指某類詞已經被人們總結出了它的固定用法,但人們在實際的語言應用中發現它的語法和語義功能可以變化,產生更多、更豐富的語言樣式。在動態發展中有的詞的語法功能發生了變化,如“很中國”中“很”是程度副詞,主要修飾形容詞,但這里用來修飾名詞,語法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在常規語法規則中“被”后面只能加及物動詞,而“結婚”是不及物動詞。“被結婚”的產生使某些不及物動詞有了被動語態,在特定語言環境中表示特殊的意義。“被結婚”是指人們口中的結婚對象的婚姻事實并不屬實,甚至他們都對這種婚姻事實不知情,從而表達一種無奈、氣憤的心理。
影響構式形成的外部動因很多,主要有五點:
第一,隱喻、轉喻等認知機制對語言表達產生的影響。隱喻和轉喻是人類認知思維的重要方式。人們借助隱喻、轉喻等手段,通過聯想和推理,對陌生的事物加以理解,形成人類完整的概念系統。我們主要探討隱喻、轉喻、矛盾等這樣的認知機制對半凝固型構式的影響。最初將隱喻和認知聯系起來的是Lakoff和Johnson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指出“隱喻的本質是用一種事情或經驗去理解和經歷另一種事情或經驗。”[3]他們認為隱喻屬于人類的認知領域,是通過一個熟悉的事物對一個陌生的事物加以理解。半凝固型構式中有很多結構受到隱喻思維的影響,比如并列結構“X媽X爸”,在傳統語法結構中常常用形容詞填充“X”的位置,如“俏媽酷爸、美媽帥爸等”,但在構式中“X”可以用名詞來填充,如“虎媽貓爸”。在這里,名詞的“虎、貓”運用了隱喻的手法,用虎的兇悍隱喻媽媽的嚴厲,用貓的溫順隱喻爸爸的和藹。再比如定中結構“綠色X”,“綠色”原指大自然中植物的顏色,在這里做定語修飾,形成半凝固型構式“綠色能源、綠色發展、綠色食品、綠色消費”等,用綠色關聯健康、環保、高效、舒適的生產生活方式。類似的半凝固型構式還有“山寨手機、高薪跳蚤、公司蛀蟲等”。轉喻也是人類認知思維中的一個重要方式,轉喻本體與其相關事物在概念上具有相關性,這種相關性能夠引發人們的聯想,使人們通過相關事物對轉喻本體進行理解,達到新穎、貼切的表達效果。比如半凝固型構式的定中結構“舌尖上的X”,組成構式“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新年等”。在這里,“舌尖上”是指飲食文化、品味美食。除了隱喻和轉喻之外,矛盾也是人們認知范疇的一個重要部分,通常通過矛盾的句子來表達人們內心復雜的情感和事物之間復雜的聯系。矛盾的雙方表面上矛盾,但實際上并不矛盾,將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更能表達人們認知的深度和多樣性。比如構式語法中的半凝固型構式的并列結構“X并Y著”,在傳統的語法規則中這個結構大多數表達一致的情感,而在構式中卻不盡然,“痛并快樂著”中“痛”和“快樂”在表面上是互相矛盾的,實際上卻更加貼切地表達了人物內心復雜又矛盾的情感。
第二,人們認知的深入和多樣化導致新的表達需求的產生。外部的客觀世界處于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人們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對新的社會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產物、電子科技等產生了多元的認識和看法,他們或喜悅或焦慮或失望的心情需要得到貼切、細膩的表達,并且這種表達要符合社會大部分人求新求異的心理,由此產生了新興的、不符合常規的構式語法。
第三,新媒體信息時代網絡的發展對語言產生的影響。新媒體提供給人們高效、便捷的交流方式。網民具有語言創新和語言傳播的自覺,依靠實時在線互動,用生動活潑的口語創造新穎的語言用法,并且借助網絡文字把這些語言記錄下來。在這些新的語言形式出現后,社會上具有語言敏感性的人積極使用并且傳播這些語言形式,逐漸形成了一種社會思潮。
第四,漢語語言形式較為自由方便構式的形成。漢語具有形式自由的特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語言時常常為了滿足自己的表達需要而創造出非常規的表達形式。漢語語言形式靈活、自由的特點為非常規的構式表達提供了便捷。比如,“很中國”,用副詞修飾名詞。
第五,人們表達語言時自覺遵循的“省力原則”使構式體現出簡約經濟的特征。人們在語言表達時追求“省力原則”,力圖用短小的語言表達形式來傳遞豐富的語言信息。如半凝固型構式“各種鬧心”中,“各種”既指導致鬧心事情的種類多,又指鬧心的程度深,用“各種鬧心”就把這復雜的語言信息表達了出來,體現了人們語言運用中的“省力原則”。
隨著客觀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絡媒體的發展,構式的進步也十分迅速,出現了許多新興的構式語言現象,它們或帶著“個性”的標簽,或頂著“潮流”的光環,或被認為是不合規則的體現,但確確實實地反映了我國語法系統的動態發展,不斷補充、豐富漢語的語法系統。從理論價值上來講,進行構式語法理論的研究有利于推進構式語法與現代漢語的結合,彌補漢語構式語法研究的薄弱環節,使現代漢語的語法體系更加完整、更加現代化,符合現代科學理論建設的要求。從理論層面看,進行構式語法的研究能夠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更豐富的語言理論和更生動的語言事實,引導留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此外,構式語法對中文信息處理、漢語語法信息庫的建設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構式語法理論在中國的發展還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比如構式語法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語法體系,構式語法過于強調語法和語義而忽視了語音等其他語言要素的研究,構式語法還沒有找到它所依賴的哲學基礎,構式語法中的各種類型沒有明確系統的研究理論,等等。當前,中國的構式語法還有很廣闊的開拓空間。我們要立足于實踐,尊重語言事實,不斷補充理論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兼收并蓄,借鑒其他語法理論,采用多種語言學視角對構式語法進行研究;學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從認知心理學、邏輯學、社會學等方面入手,完善對構式語法理論的探索。
[參考文獻]
[1]Adele E Goldberg.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沈家煊.“在”字句和“給”字句[J].中國語文,1999(2).
[3]Lakoff, Johnson.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