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熙
摘 要:圖片具有直觀性強、概括性高和方便簡單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圖片獲取文本信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喚醒學生想象力;要引導學生結合文字,對圖片的內容進行多元拓展;要引導學生注重有序表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讀圖時代;核心素養;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0-0050-01
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對簡單易懂、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越來越感興趣,社會已經進入讀圖時代。學生對圖片往往很感興趣,在這個讀圖時代,語文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圖片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令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指導觀察,喚醒學生想象力
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文本的內容展示圖片,然后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豐富的想象,嘗試將靜態的圖片在自己的頭腦中轉換成連續的畫片,深化對文本的認知。教師盡量選擇一些色彩鮮艷、形象夸張的圖片,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根據文章內容繪制的圖片,讓學生嘗試展開想象,分析發生了什么事情。學生會發現圖片中有兩個身穿古裝的男子,其中一個背著荊條,跪拜在地,而另一個則彎腰去攙扶。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這到底是為什么,兩人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有學生說道,背著荊條的人可能做了什么對不起對方的事情,因此跪拜,請求對方原諒。而對方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因此原諒他,并將其攙扶起來。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閱讀文本內容,然后參考圖片內容猜想上面的人物分別對應何人。學生很快發現,藺相如是那個彎腰攙扶者,而廉頗則是那個跪拜之人。此時,教師可讓學生嘗試從文本中尋找讀圖時無法獲知的內容,了解兩人有何矛盾,為何廉頗要跪拜藺相如,向其請罪。這樣,教師便巧妙地利用圖片促使學生展開想象,將學生引入到文本的閱讀思考之中。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給課文繪制插圖,看看誰畫的插圖最符合文章的內容,最能展現文章的主題,能更好地展現文本中的各種細節。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借助圖片從文本中獲取信息,進而提高其閱讀能力。
二、結合文字,注重多元拓展
圖片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但在語文課堂中,學生不能光靠讀圖進行學習,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習如何結合文字對圖片的內容進行拓展。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讀圖,一邊閱讀文本的內容,看看文本中有哪些信息是圖片中沒有繪制的,這樣能令學生加深對文本的印象。例如,在教學《三打白骨精》時,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的內容繪制若干圖片,然后讓學生分別觀察,根據讀到的文本內容對其進行排序,按照先后順序將其擺放整齊。有學生發現,白骨精的變化是十分重要的線索。白骨精先變成村姑,后變成老婦人,最后變成白發老公公。圖片直觀形象,因此,學生只要稍作思考便能按照順序擺放,并在此過程中對文本的內容加深記憶。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根據自己擺放的結果復述課文的內容。學生可以將圖片作為線索,思考文本中還描寫了哪些細節。比如,圖片中并未展現唐僧驅趕孫悟空,而孫悟空要求除掉金箍的內容,因此,在復述中要將該內容補充進來,令復述的內容更加完整。
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內容復述文本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再現文本中出現但圖片中并未展現的細節。這樣,便將復述課文的難度降低,提高復述的效果。
三、有序表達,發展思維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嘗試表達,先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然后讓學生根據圖片的內容有序表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愛如茉莉》時,教師可以將其中重要的內容用圖片展示出來。比如,媽媽躺在病床上,爸爸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睡著了,手還和媽媽的手緊緊地拉在一起。孩子從外面走來,手中捧著一束鮮花。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中的內容,然后有條理地進行表達。有了課本內容的輔助,學生們都能很好地表述內容。此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表現生活場景的圖片,讓學生嘗試組織語言進行表達。這些圖片的內容是課文中沒有出現過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想課文是如何展現生活場景的,然后讓學生嘗試用模仿的方式進行表述。比如,有學生如此描述一幅圖片上的內容:“這是快樂的一家人,爸爸的背上背著老奶奶,應該是家中的長輩,而媽媽的懷里抱著一個小男孩,應該是兩人的孩子。一家人愉快地散步,有說有笑,十分和諧。”
在學生嘗試表達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根據圖片的內容有序地進行表達,這樣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結束語
讀圖指的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將圖片作為主要閱讀內容,從中獲取信息并加以理解的閱讀方式。讀圖具有直觀性強、概括性高和方便簡單的特點。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對圖片感興趣的特點,適當地將讀圖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曹公奇.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7(10).
[2]張亞,楊道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探索,2016(10).
[3]羅士琰,宋乃慶,王雁玲.基于實證的小學語文閱讀素養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