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豪杰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過程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過程教育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素養。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化學教學中有效滲透過程教育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過程教育;有效性;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0-0098-01
新課程倡導對科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要讓學生經歷和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化學學習的快樂。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過程教育,觸及化學課堂教學的“核”。本文從系統觀察、學會發現,參與調查、拓展資源,自主實驗、敢于創新,靈動調控、引導重構等方面此進行研究。
一、系統觀察,學會發現
觀察法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化學知識是人類對大自然及社會中某種現象的一種本質性的解釋,不僅需要推理,更多的是觀察。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教學“溶解度”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導入新課。先將兩份相同質量的碘,分別放入水和酒精中進行搖晃,然后讓學生們觀察實驗現象,學生們發現兩種溶液顏色是不同的。接著教師進行提問:“為什么會產生這一現象呢?”學生們通過觀察水、酒精在分別放入等量碘后,其顏色所發生的變化,猜想道:“因為碘在酒精中更容易溶解。”由此引入了新課的學習——溶解度。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對不同的實驗現象進行思考與分析,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觀察能力,而且自然順暢地導入了新課的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參與調查,拓展資源
化學知識大多來源于生活,教師應當注重教學生活化。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教學理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調查,促進學生深刻體會化學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水的凈化”這一知識內容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水的凈化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化學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可給學生們布置實踐作業:調查市面上出售的凈水器,了解其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在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從網絡上查閱資料、閱讀產品說明書等多種途徑,發現市面上的凈水器有的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雜質,有的是利用納米材料過濾水中的雜質……在課外調查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參與,有效拓展了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自主實驗,敢于創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他主張知行合一、勇于實踐和探索。特別是對于化學這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來說,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尤為重要。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實驗,主動去探究知識,讓學生親身經歷與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學中做,做中學”。例如,在教學“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探究金屬與化合物溶液的反應。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進行了多組實驗。如將鋅片插入到CuSO4溶液中,觀察到的反應現象是:藍色溶液逐漸變成無色,鋅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據此可以判斷發生了如下化學反應:Zn+CuSO4=ZnSO4+Cu,金屬鋅將銅從鹽酸溶液中置換了出來。學生們通過對多組實驗進行總結,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在金屬活動性統計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鹽酸溶液中置換出來。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實驗,讓他們親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充分體現了化學課堂的“過程性”。
四、靈動調控,引導重構
過程教育強調要將學生從枯燥的知識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學有所得。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要善于對課堂進行靈動的調控,關注知識的重構和再現。例如,在教學“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先由生活中鐵生銹這一常見的現象引入新課,向學生介紹道:“現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量的20%~40%,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由此可見鋼鐵的防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們該如何防銹呢?”教師將生活現象融入教學,使課本知識變得豐富了,觸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隨后再對這節課的內容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在課堂的最后環節,教師要把“老師總結”轉變為“學生自己總結”,讓學生自主闡述這節課所收獲的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重構。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靈動調控,引導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充滿了生機,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關注“系統觀察”“參與調查”“自主實驗”“靈動調控”這幾個要點,能夠高效滲透過程教育,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與認知,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素養。教學方法永遠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關心和探究的話題,如何有效地落實過程教育也值得廣大教師進行深入探究。
參考文獻:
[1]馬偉永.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中學[J].化學教學參考,2015(08).
[2]李偉森.試論新課程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途徑[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0).